臣子最怕猜忌,在呂蒙正看來,這些都是浮雲,做好自己,堅持初心

做臣子最怕的就是帝王猜忌自己,那麼做帝王的呢,最怕的就是臣子權力超過自己,背叛自己。這兩種關係看起來特別矛盾,又特別微妙。

史上難處理的關係怕就是君與臣之間的關係,若能運用得當,那便君臣同心協力,共創美好未來,若是運用不當,那真的應了那句話,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

在用人和奉主兩件事中,一定要處理得當。別讓這種原本是互補的關係,最終形成了相反,叛逆的局勢。

臣子最怕猜忌,在呂蒙正看來,這些都是浮雲,做好自己,堅持初心

配圖

呂蒙,這個名字在古代好像非常受用,三國時期有一個呂蒙,乃是吳國大都督。在北宋時期呢,有一個呂蒙正,雖說多了一個正字,但這個人也似乎更勝一籌,乃是三朝宰相,只能說這兩個人都了不得。

他們呢,算是有一個共同的特點,愛看書,愛學習,前者在軍事上面獨樹一幟,後者在治國上面不甘落後。行吧,行吧,他兩哪哪都是優點,但今天的主題呢,是三朝宰相,呂蒙正。

呂蒙正也是學識淵博,從小呂蒙正就是苦命的孩子,跟隨母親,兩個人經常捱餓沒有飯吃。但這樣的環境並沒有讓呂蒙正對學習產生懈怠,甚至消極的念想。

憑著這種苦讀的功夫和才華,呂蒙正逐漸名聲大了起來,後來經過科舉考試成了狀元,從此走向仕途之路。

臣子最怕猜忌,在呂蒙正看來,這些都是浮雲,做好自己,堅持初心

配圖

之後成為了丞相的呂蒙正,也是一如既往,為人正直,務實,實打實為百姓造福,為帝王分憂,這樣的呂蒙正一直深得帝王之心。儘管說經常有人嘲笑呂蒙正的出身,但他不以為然,心想著何必與他們見識。呂蒙正這種做法雖說深得民心,但卻引來了一些大臣的不滿和妒忌。

一次呂蒙正接到了一封舉報信,裡面寫了蔡州知州張紳貪汙的事情和經過,其中還附帶了證據。作為丞相的呂蒙正肯定是不能容忍,就罷免了其職務。

這時候,搗亂分子便出來挑撥離間了,向太宗進言說,“張紳家裡十分的富足,錢在他眼裡是再平常不過的東西,他沒理由去貪汙啊。”

講的呢,也確實有點道理。呂蒙正在未成宰相之前,家裡窮。他就拿這個來說話了,呂蒙正以前太窮了,曾問張紳討要過錢財,張紳呢,雖有錢,但他不給。現在呂蒙正當了宰相,張紳位於他之下,他這是報復呢。

臣子最怕猜忌,在呂蒙正看來,這些都是浮雲,做好自己,堅持初心

配圖

太宗呢,對此並沒有發表意見,沒有說話,但做的事呢,卻代表了他的意見,他把張紳給官復原職了。

呂蒙正聽到張紳官復原職後,併為沒有去爭辯,也像太宗一樣,不說話,繼續做自己的事情。

可能說,天降正義吧。張紳復原了,並不代表他跟此事沒有關係了。這個案子還是得審查的,審查途中又得到了張紳貪汙的證據,這回張紳可算是真的落入法網了,太宗頓時羞愧的低下了頭顱。

再來看太宗這邊,“嘿嘿,呂蒙正啊,我錯怪你了,我看走了眼,這張紳還真是個狡詐惡徒,敢貪我的錢。”呂蒙回了句:“嗯”。事情就這樣完美結束了。

臣子最怕猜忌,在呂蒙正看來,這些都是浮雲,做好自己,堅持初心

配圖

呂蒙正能夠坐得三朝宰相,也不是沒有道理的。當然,這也需要君與臣之間的相互信任和理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