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有一種當官的制度,出身底層的你會不會感到寒心呢?

有人經常說唐朝是門閥制度,權力是權貴的蛋糕,隨意劃取,和底層讀書人沒關係。

宋朝有一種當官的制度,出身底層的你會不會感到寒心呢?

真是這樣嗎?

恰相反!唐朝的取材,底層出身的甚多。如太宗的宰相馬周,如玄宗時的崔圓,代宗時的楊綰和元載,德宗時的宰相喬琳,工部尚書鮑防、鹽鐵使李若初,憲宗時的御史大夫馬摠,尚書左丞崔從,文宗的宰相宋申錫,以及戶部侍郎王彥威,懿宗的宰相趙隱,唐末的柳璨,以及還有柳公權,都出身貧寒,一躍龍門。

宋朝有一種當官的制度,出身底層的你會不會感到寒心呢?

他們靠的什麼?當然是自己的才學。唐憲宗時的宰相權德輿說過:“自開元、天寶間,萬戶砥平,仕進者以文講業,無他蹊徑。”全憑真本事考出來的。

宋朝呢?很多人故意忽略恩蔭制。也就是甲做了大官,甲的子子孫孫都要享受祖宗的福廕做大官,至少可以免除賦役。這一點,唐朝比不了宋。唐玄宗時的宰相宋璟死前,就對兒孫們說:比見諸達官身亡以後,子孫既失覆蔭,多至貧寒,鬥尺之間,參商是競。

說明唐朝沒有祖宗做大官,子孫跟著享受的。北宋大思想家李覯對本朝的恩蔭制痛加斥責,“古之貴者,舍徵止其身耳。今之品官,及有蔭子孫。當戶差役,例皆免子。”比如太宗時的呂蒙正,有個5歲的兒子,宋太宗就要封這個幼兒品秩,這是當時的制度。

宋朝有一種當官的制度,出身底層的你會不會感到寒心呢?

呂蒙正推辭掉了,但也說明,如果他不推辭,幼兒是可以享受的。

以後不要再吹捧宋朝什麼是社會所有階層的天堂了,那只是極少數權貴的天堂。宋朝是有一些底層讀書人通過自身努力當上宰相,可哪朝沒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