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萬的特斯拉要來了?怕是沒有國產車能擋住了……

今天早上發生了2件大事

第1件事是馬斯克和它的特斯拉

終於吹起了最後的進攻號角:

特斯拉終於正式推出了

更便宜的model 3車型

一共兩個版本:

  • 3.5萬美元基礎版,EPA續航約354公里,百公里加速約5.6秒
  • 3.7萬美元Plus版,EPA續航約385公里,加速也有所提升

注:3.7萬美元內飾更豪華一些

(EPA是美國國家環境環保局的縮寫,這種工況測試續航比NEDC要複雜的多,和現實情況下駕駛汽車的狀況更貼近)

25萬的特斯拉要來了?怕是沒有國產車能擋住了……

model 3基礎版的推出

其實比預計要早上幾個月

原因並不是馬斯克突然想出辦法

降低了model 3 的成本

而是因為發生了第2件大事:

馬斯克決定關閉特斯拉的大多數實體店

將訂車改為純線上的模式

25萬的特斯拉要來了?怕是沒有國產車能擋住了……

據馬斯克說

減少維持店面的成本後

可以讓每臺特斯拉降低大約6%的售價

而對於無法試駕的問題

特斯拉則將退車政策改了一下:

以後網上訂車的客戶

可以在7天的時間內隨意體驗model 3

只要里程不超過1000英里

退車時都可以全額退款

25萬的特斯拉要來了?怕是沒有國產車能擋住了……

你可能會想到一個計劃

“那我豈不是可以白開特斯拉7天?”

事實上特斯拉已經為你安排好了

官方原話是這麼說的:

Quite literally, you could buy a Tesla, drive several hundred miles for a weekend road trip with friends and then return it for free.

我給大家翻譯一下它的意思:

“你可以買一臺特斯拉後,帶著朋友出去自駕遊幾天,然後將車退還給我們,一分錢都不用花”

特斯拉:

25萬的特斯拉要來了?怕是沒有國產車能擋住了……

“難倒特斯拉就不怕美帝人民薅羊毛?”

事實上還真不怕!

因為這一點官方也想到了,它說:

With the highest consumer satisfaction score of any car on the road, we are confident you will want to keep your Tesla.

我再給大家翻譯一下它的意思:

因為用戶普遍對我們的車很滿意,所以我們很有信心,(體驗過後)你一定會保留下你的特斯拉。

特斯拉:

25萬的特斯拉要來了?怕是沒有國產車能擋住了……

至於國內會不會採用同樣的政策

我覺得很有可能會

因為進口版的車型

真的又降價了:

25萬的特斯拉要來了?怕是沒有國產車能擋住了……

——價格從43.3萬降低到了40.7萬

如果不是贈送autopilot的活動結束了

那麼估計真的會吸引更多的人訂購

特斯拉全面改到線上銷售的政策

表面上看似乎只是為了降低成本

以及加快推出基礎版model 3 的速度

實際上還有更深一層的打算

25萬的特斯拉要來了?怕是沒有國產車能擋住了……

因為目前來講

之所以需要現下體驗店

是因為一方面試駕是體驗一臺車的最好方法

另一方面對於一些修建在繁華地段的體驗店來說

這家店本身就是個絕好的廣告

而對於特斯拉來說

首先知名度它已經有了

其次體驗也形成了口口相傳的良好口碑

在美國很多購買特斯拉的客戶都是直接網上下單

而他們之前並沒有試駕過這臺車

因此對於馬斯克來說

做出取消線下實體店的決定

並不是一個太令人驚訝的事情

更可怕的是

原本我計算過model 3國產的價格

應該在30萬出頭

但這次馬斯克取消線下店後

意味著每臺車負擔的成本極大降低

即便是仍然有25%關稅的情況下

也有可能會讓國產model 3的價格

繼續下殺到20多萬的價位

按售價25萬的情況來計算

豪華品牌+400公里以上的NEDC續航+5.6秒百公里加速

這個價位段

以目前國產電動汽車的情況來看

真的無人能敵

25萬的特斯拉要來了?怕是沒有國產車能擋住了……

站在抗特斯拉一線的李斌很耿直

對於特斯拉正式打上門

他說:“它來得太慢了,早就該來了,在競爭中成長起來的公司,才是偉大的公司。”

而在最近的一期CBS 60MINUTES 節目中

李斌更是直接diss特斯拉

當主持人問到“你被叫做中國馬斯克?”

李斌直接回應“我比他年輕”

25萬的特斯拉要來了?怕是沒有國產車能擋住了……

主持人:“我來之前採訪了很多中國人,他們說很喜歡特斯拉,那你要怎麼跟特斯拉競爭呢?”

李斌:“特斯拉就像T臺上模特穿的衣服,很漂亮,但是你不可能天天穿”

25萬的特斯拉要來了?怕是沒有國產車能擋住了……

25萬的特斯拉要來了?怕是沒有國產車能擋住了……

他甚至還在公開場合說過:“(特斯拉是)加州溫室裡的花朵,到中國來未必能適應激烈充分的市場環境…最終勝利一定屬於中國汽車品牌。”

“不在中國找合作伙伴的公司,都不會有太好的前景。”

25萬的特斯拉要來了?怕是沒有國產車能擋住了……

我們再來看看今年1月

特斯拉和蔚來在國內市場的銷量:

25萬的特斯拉要來了?怕是沒有國產車能擋住了……

這個情況下

作為目前在國內唯一有價位重合的品牌

特斯拉最不會輕視的是誰

就可想而知了

不過當然啦

隨著2月份model 3來到國內

以及特斯拉今天早上的2個大動作

再加上預計9月完工的特斯拉中國工廠加持

國內新能源車企的路

怕是都有點不太好走了

一場大戰看似一觸即發

25萬的特斯拉要來了?怕是沒有國產車能擋住了……

面對這個情況

目前頭腦最清醒的

似乎是汽車之家前CEO李想

雖然他的理想智造大SUV還沒上市

但立即開啟了“懟人模式”:

25萬的特斯拉要來了?怕是沒有國產車能擋住了……

給大家提煉和翻譯一下:

一方面是李想懟了很多廠商

喜歡用60等速續航宣傳的不良風氣

同時也懟了那些

喜歡配合用60等速續航宣傳的媒體

(還好還好,我從來不玩這套虛的)

另一方面,李想認為國產model 3

可以賣到25-27萬起

在這個價格下

目前的國產電動汽車完全沒有競爭力

25萬的特斯拉要來了?怕是沒有國產車能擋住了……

可以說,李想說的基本都是對的

續航這個問題我們真的應該重視一下了

特斯拉已經帶著

NEDC工況600公里以上的車來了

我們的很多車企

都還自我陶醉在等速續航600公里中

人家都打到家門口來了

各位還泡著枸杞、拿著保溫杯幹嘛呢??

25萬的特斯拉要來了?怕是沒有國產車能擋住了……

25萬的特斯拉要來了?怕是沒有國產車能擋住了……

畢竟,有句話說得好:

一個企業的信用和它兜裡的鈔票是成正比的

人們買豐田是因為相信質量

人們買大眾是因為喜歡質感

人們買寶馬是因為享受操控

人們買奔馳是因為代表豪華

人們買奧迪是因為追崇科技

那麼,人們買宣傳60等速續航的車

是為了什麼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