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東:你敢抵稅,我就漲價!稅務局發言:先別急

當幾千萬工薪族開始向稅務局申報個人所得稅專項附加扣除信息時,一場潛在的博弈已經開始。

租房者想獲得每個月1500元個稅專項附加扣除額時,需要把房東的名字、身份證號、住房地址等信息交給稅務局。這讓房東擔憂自己可能會被稅務局查繳出租房屋的稅收,因為目前現狀是,很多房東出租房屋並沒有繳稅。

稅務局也面臨兩難抉擇,如果循著上述專項扣除信息去嚴格徵稅,將面臨租房者和房東稅負增加的可能,和個稅實質性並未減少的質疑;如果不去嚴格徵稅,也可能面臨不依法徵稅,存在瀆職的風險。

多位稅務局人士告訴記者,目前地方不大可能會通過房租專項附加扣除信息去查房東租金收入是否交稅,稅務總局也沒有加強徵管方面的通知。不過在當前稅法下,出租房屋需要依法納稅,納稅人應該遵守。

租金扣稅引發矛盾!

目前在北上廣深等大城市(直轄市、省會城市、計劃單列市),租客可以享受每個月1500元個稅扣除額,這相當於起徵點從5000元提至6500元,能省下一部分個稅。

要真正享受這一住房租金專項扣除,租客需要把房東姓名、身份證號、住房地址等信息提交給稅務局。這意味著稅務局能夠藉此準確地掌握房東出租住房的基本信息,而這在以前是沒有的。

目前租房市場上,房東出租房屋一般並不繳稅。由於稅源分散且金額小,信息不透明且人力有限,地方也很少去針對個人出租住房嚴格徵稅。但隨著出租住房信息逐步透明,一些房東擔心面臨嚴徵管而補繳稅款。

個別房東甚至以漲房租為要挾,讓房客放棄專項附加扣除,以免將自己個人信息交給稅務局而面臨可能的嚴查。不過多位租客告訴第一財經記者,自己並未遇到這種情況,但確實也比較擔憂。

房東:你敢抵稅,我就漲價!稅務局發言:先別急

這起事件,普及的第一個常識是:房屋租賃是要繳稅的。

以往很多人認為,房屋出租所有收益,都將歸房東所有,這是實實在在的淨收益。事實上,按照法律規定,租房必須繳納相關稅收,包括增值稅、房產稅、個人所得稅以及城市教育附加等等。

稅務部門雖然掌握這一信息,但馬上去加強徵管也並不現實。原因在於,大量租賃合同都未進行備案,房東也不願接受備案,稅務部門更無法一一進行核查。有專家表示,全國進行租房備案的比例僅為1%。如果國家層面不明確如何處理,一些地方為了免責也有可能加強徵管。

因此,租客必須操心:本來是為通過房租抵扣,減少稅費負擔,但如果最終變成稅收轉嫁對象,承擔房租上漲的成本,乃至被房東驅趕出門,那麼顯然是因小失大。個稅抵扣的政策善意,也就消失於無形。

房東更是放不下心:房東的焦慮是多方面的。除了可能到來的稅費負擔之外,房東更擔心一旦租賃信息被稅務部門所掌握,那麼是否追繳過去的租賃稅費且不說,未來有一天會不會成為

秋後算賬”的依據?

更關鍵的問題是,目前一二線城市的租金回報率僅為2%左右,遠遠低於5%的正常水平。如果未來房價高位盤整,那麼租賃本身就是一門虧本生意。未來一旦房產持有稅和租賃稅雙雙上馬,那麼問題就更嚴重了。

一位稅務局人士告訴第一財經記者,目前當地不會從專項附加扣除信息入手去查房東出租房屋是否繳稅。住房租金專項附加扣除規定中,允許房客扣除依據是有租賃合同就行,而不是租賃發票(注:房東需要繳稅才能提供發票),這其實就考慮了這一擔憂。

另一位稅務局人士稱,目前稅務總局並沒有加強房租收入徵管的通知。但按常理來說,納稅人應該要依法納稅,稅務局保有是否追查的主動權。

房租會漲嗎?

大家最關心的問題是:如果稅費成本一旦覆蓋了房東們,會引發新一輪房租上漲嗎?

其實不用太過憂慮,房租與房價不同,房租是否上漲,不是房東單方面所能決定,而是受到供需關係和收入水平的實際制約。

短期而言,如果無法打消徵稅疑慮,房東無疑會將額外稅費轉嫁給租客,房租呈現短暫上漲的情形,而租客將要承擔“要麼漲租要麼放棄抵扣”的兩難選擇。

中長期而言,隨著經濟下行壓力加劇,不少行業的實際收入漲幅不復以往,支撐房租上漲的根本因素就不復存在,別說漲租,就是降價,也未必有人接盤。

尤其是對於人口持續流出的三四線城市,隨著租房需求越來越少,市場上供過於求的現象必然逐漸凸顯,行業的衰退已經就在拐角之後,希望藉機再漲一波房租的房東恐怕是要失望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