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生必學的50句古語精言及解釋——政治篇

中學生必學的50句古語精言及解釋——政治篇

1.木受繩則直,人受諫則聖.

意思:木料經過墨線,就能夠取直;人能接受別人的意見就能成為聖人。

2.君之所以明者,兼聽也;君之所以略者,偏信也.

意思:君王之所以能明辨是非,是因為能廣泛地聽取別人的意見;君王之所以昏庸腐朽,是因為他偏信偏聽。

3.眾人之唯唯,不如ー士之諤諤。

意思:眾多的人都唯諾諾、應承順從,也比不上一個人直言辯。

4.多指亂視,多言亂聽.

意思:對眾人的話必須善於分析,擇優而用,不可育從。

5.烏鶯之卵不毀,而後鳳凰集;誹謗之罪不誅,而後良言進.

意思:烏鴉鷂鷹的蛋不被毀壞,然後,才有鳳凰聚集而來;君主對犯有誹謗罪的人不誅殺,然後,才有忠良之言進諫。

6.聽言不可不察,不察則善不善不分,善不善不分,亂莫大焉.

意思:聽來的話一定要詳細地考察,不考察就可能會分不清好壞,分不清好壞,就會釀成大禍。

7.良藥生人,不能生不飲者。

意思:雖然可以救活有病之人,但卻無法救活不用它的人。

8.用人之言,若自己出。

意思:採納別人提出來的意見就要像採納自己的意見樣。說明接受別人的意見要虛心。

9.良藥苦於口,而利於病;忠言逆於耳,而利於行。

意思:良藥吃到嘴裡感覺苦,但對病痛有好處;正直的勸告雖然聽起來不順耳,但對人做事有好處。

10.人慾自見其形,必資明鏡;君欲自知其過,必待忠臣。

意思:人們要想看到自己的形象,必須用明鏡來自照;君王要想知道自己的過失,一定要聽取忠臣的進諫。

中學生必學的50句古語精言及解釋——政治篇

11.虛談廢務,浮文妨要。

意思:空洞無物的談話會荒廢掉政務,浮華而不實際的文章會妨礙國家大事。

12.聞死而慍,則醫不敢斥其疾;言亡而怒,則臣不敢爭其失。

意思:聽到死亡就發怒,那麼醫生也不敢告訴他疾病的所在;聽到國亡就發火,那麼大臣也不敢指出君主的過失。說明上層不能諱言過失,否則就會阻塞言路。

13.明主者務聞其過,不欲聞其善.

意思:英明的君主總是願意聽取自己的過錯,而不想聽別人對自己正確行為的誇讚。

14.安危在是非,不在強弱;存亡在虛實,不在多寡.

意思:國家安全與否在於君王是否是非分明,而不在於力量的強弱;國家的存亡在於君王是否掌握了實權,而不在於手下有多少人。

15.人之有能有為,使羞其行,爾邦其昌。

意思:對於那些有オ能、有作為的人,要讓他們貢獻自己的力量,使你的國家昌盛。

16.無政事,則財用不足。

意思:沒有好的政治,國家的財政就會不足。說明政治對國家的財力有著直接的影響

17.幾時拓土成王道,自古窮兵是禍胎

意思:什麼時候開拓疆土能成就帝王的仁義政治的?窮兵黷武自古就是災禍的根源。

18.約結已定,雖睹利敗,不欺其與。

意思:既然兩國已經締結了盟約,就算看到了成敗,也不能欺騙結盟的國家。

19.賢不肖不雜則英傑至,是非不亂則國家治。

意思:賢人與不賢的人不相互混雜在一起,有オ能的英傑就會到來;是與非不顛倒混雜國家就會安定。

20.不期修古,不法常可,論世之事,因為之備。

意思:不期望完全遵循過去,也不效法那些陳規,要研究現在的事情,從而做出相應的準備。說明政策應該因時而定

中學生必學的50句古語精言及解釋——政治篇

21.天下有道,則庶人不議。

意思:國家的政治清明,那麼,百姓就不會有非議了。

22.公道達而私門塞,公義明而私事息。

意思:公正的道路暢通了,徇私舞弊的門就被堵塞了;為公的原則明確了,私人的貪圖就停止了。用來告誡執政者應提倡為公以抵制私情的泛濫。

23.小不忍,則亂大謀。

意思:小事上不能忍耐,就往往會破壞了大計。

24.以德服人者,中心悅而誠服也。

意思:依靠自己的德行讓人信服的,人們才會喜歡,才能心悅誠服。

25.民慮之於心而宣於口,成而行之,胡可壅也?若壅其口,其與能幾何。

意思:百姓心裡的想法是經過成熟的考慮後說出來的,這是行成之後的自然流露,怎麼可以堵塞其口呢?如果真要堵塞言路,還會有誰擁護你呢?說明為政者應廣開言路。

26.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意思:能夠施行仁政的人,幫助他的人就多;而不施行仁政的人,幫助他的人就少。現多用來形容正義的事業就能得到支持,不合乎正義的倒行逆施則會遭到人們的反對。

27.弗慮胡獲,弗為胡成出自。

意思:不經過思考,怎麼會有所收穫呢?不去實行,怎麼會有所成就呢?

28.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意思:尊敬自己的長輩,並將這種尊敬也推廣到別人的長輩;愛護自己的孩子,並將這種愛護推廣到別人的孩子。

29.有德則樂,樂則能久。

意思:君主有了德行,就能叫人民快樂;人民快樂了,國家就能長治久安

30.因人之カ而蔽之,不仁;失其所與,不知。

意思:藉助了別人的力量,又反過來損害別人,這是不仁義的;失掉了自己的同盟,是不明智的。

中學生必學的50句古語精言及解釋——政治篇

31.利不百,不變法;功不十,不易器。

意思:沒有百倍的利益,不要輕易變法;沒有十倍的功效,不要輕易改變器具。

32.但得官清吏不橫,便是村中歌舞時。

意思:只要官吏都清正廉明,不橫行霸道,就是老百姓歡天喜地的時候了。

33.治世不一道,便國不必法古。

意思:治理國家不一定只用一種方法,只要對國家有利,就不必效法過去。

34.治世者若登丘矣,必先躡其卑者,然後乃得履其高。

意思是:治理國家就好比登山,一定要先從最底層開始,慢慢登到高處。用來比喻治理國家要從最基本的方面下手。

35.善為國者,倉廩雖滿,不偷於農。

意思:善於治理國家的人,即便糧倉總是滿滿的,也不會放鬆農業生產。

36.德惟治,否德亂。

意思:以德來治理國家,就會天下太會平;反之,就會天下大亂。

37.ー人飛昇,仙及雞犬。

意思:一個人得道上了天,連他的雞犬也都跟著成了仙。用來諷刺舊時一人發跡,附從者也跟著得勢的黑暗政治現象。現常說:“一人得道,雞犬升天

38.三年清知府,十萬雪花銀。

意思:擔任三年“清廉”的知府,就可以撈到十萬兩的白銀。表現了當時貪官汙吏成風的黑暗現實。

39.文臣不愛錢,武臣不惜死,天下太平矣。

意思:文官不貪圖錢財,武官不貪生怕死,國家就會太平興旺。

40.世質則官少,世文則吏多。

意思:時代風氣質樸,社會上的官員就少時代風氣浮華,社會上的官員就多。

中學生必學的50句古語精言及解釋——政治篇

41.一朝權在手,便把令來行。

意思:一旦掌握了權力,就發號施令。深刻揭露了官場上小人得志的猖狂表現。

42.堯弾之人,非生而治也;桀紂之人,非生而亂也,故治亂在上也。

意思:堯舜時代的百姓,不是天生就好治理的;桀紂時代的百姓,也不是天生就愛作亂的。因此,治和亂的根本在於上面的統治者。

43.時移而法不易者亂。

意思:時代已經變化了,而治理國家的方法不改變,那麼,國家就會出現混亂。

44.治國常富,亂國常貧。

意思:安定的國家往往富有,而社會混亂的離國家則常常貧窮。說明國家的貧富與政治

有著直接的關係。

45.十羊九牧,其令難行;ー國三公,適從何在。

意思:十隻羊,九人放,號令就難以執行;一個國家如果有三個主公,人們就不知

道該聽誰的了。說明執政要避免政出多門,事權不一。

46.馬上得之,寧可以馬上治之乎。

意思:騎馬打下來的天下,怎麼可以還在馬上治理呢?比喻可以用武力得天下,但卻不能再用武力來治理仁天下,而是應講究治術。

47.以書為御者,不盡於馬之情;以古制今者,不達事之變。

意思:只按照書上的方法來駕家馭車馬的,不能完全掌握馬的脾性;只用古人的方法來管理現今的人,就不能通達時出勢的變化。說明治國不能死守教條,要因時因事制宜。

48.莫言萬木死,不因一葉秋。

意思:不要說萬在木零不是因為一片葉子的枯黃。比喻臨民治國要見微知著、防微杜漸。

49.善為政者,弊則補之,決則塞之。

意思:善於治理國家的人,發現了弊端就會立即補救,看到了漏洞,就會馬上堵塞。

50.治國有常,而利民為本;政教有經,而令行為上。

意思:治理國家有不變的法則,但最根本的是讓人民獲利;政治教化也有固定的模式,但最緊要的是讓政令暢通無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