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语:“百闻不如一见”,下一句才是精华,却很少人知道

俗语:“百闻不如一见”,下一句才是精华,却很少人知道文/江南烟雨夜行人一个人的生命短暂,最长的也不超过一二百年,但是他对现实生活的体会和总结却可以通过语言文字流传千年。中国悠悠历史长河中,许多人的许多智慧,化为文字和语言,流传下来,最终汇集成一个成语、俗语、歇后语。相信大家在生活中都会听到一些俗语,比如“多一个朋友多一条路”,直白地说明了朋友的重要性。

俗语:“百闻不如一见”,下一句才是精华,却很少人知道

不过因为时代的变迁,社会环境都在变化,有很多针对当时的社会现象所作的俗语已经不适用于现代社会了,但是无论怎么变,关于为人处世这一块,很多都是可以套用的,比如我们今天要说的这句俗语:“百闻不如一见”,一直都很实用。

俗语:“百闻不如一见”,下一句才是精华,却很少人知道

听别人说了一百遍,不如自己亲眼见一见。比如说一家饭馆,别人的用餐体验可能都不错,评价也高,但是你不去试一试,你永远不会知道到是店家自己操控的,还是真实可靠的。而且每个人的口味都有不同之处,也许这一家饭馆的评价不高,但是口味恰好对你的胃口也不一定?

俗语:“百闻不如一见”,下一句才是精华,却很少人知道

比如市面上的一本畅销书,尽管很多人去买,很多人阅读,但是并不代表它就是值得你花钱购买的。毕竟“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同一本书,每一个读者的阅读体验都不一样;万一你看到和“哈姆雷特”一点多不讨喜,这本书对你的价值也是为零的了。

俗语:“百闻不如一见”,下一句才是精华,却很少人知道

“百闻不如一见”,相信大家对这句俗语的实用性没有什么疑问了吧。其实这句俗语之后,还有下一句:“百见不如一干”,这才是精华所在,却很少人知道。“百见不如一干”,看过了一百次,不如自己亲自做一次——这差不多就是“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的白话通俗版了。我们从课本上,从手机上,从别人的经验里学到的知识、技术,只有通过自己切实的操作,才会有真实的体验,才会知道自己所学的知识、技术到底对不对,有没有用。

俗语:“百闻不如一见”,下一句才是精华,却很少人知道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哪怕学到的就是真理,也得对此真理做一个测试才对。比如我们刚刚开始接触一个新的行业,有了一个新的工作,一般都有一个适应的时间段。这个时间段里,可能会有人带着,说应该怎么做怎么做,但是都不如自己动手做一下,如果光说不练,只是在一旁围观——终将成为一个“无能”的人。“百闻不如一件,百见不如一干。”大家觉得这句俗语精辟吗?有用吗?欢迎留言讨论。(本文图片来自网络,侵权即删)

俗语:“百闻不如一见”,下一句才是精华,却很少人知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