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鱼岛为什么是中国的


长期以来,日本在钓鱼岛问题上不时制造事端,然而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自古以来就是中国固有领土的事实无可争辩。中国对其拥有主权的法理之一,就是1943年11月25日由中、美、英三国首脑共同签署的《开罗宣言》。那么《开罗宣言》是在什么样的历史背景下签署的?对于自甲午战争以来,日本非法侵占的中国领土,宣言又做了怎样的安排?

从2012年开始至今的东亚局势看,恐怕离不开一个关键词,那就是“岛争” ,具体讲就是日本同俄罗斯、韩国、中国分别就北方四岛、独岛、钓鱼岛锁掀起的争端波澜,这些争端实际上并不是新的争端,它是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就一直存在的,但是这些存在了几十年的“岛争”在2012年同时爆发、同时升温,值得人们警惕和深思。因为尽管这三个“岛争”具有内容不同、形式不同、原因也不同的这些特点,但是这三个不同的“岛争”缺反映着一个共同的本质特征,就是颠覆还是维护二战以后战胜国对日本的战后安排、颠覆还是维护二战期间以至二战结束之后有关的国际法文件,说到日本利用“岛争”来挑战二战后的国际秩序,我们就不能不重温和重新审视二战期间一个重大的历史事件和一个重大的历史文献,这就是在埃及首都开罗召开的开罗会议及其产生的重要成果《开罗宣言》。

钓鱼岛为什么是中国的

从左至右依次为蒋介石、罗斯福、丘吉尔、宋美龄

开罗会议史称“三巨头会议” ,由当时的美国总统罗斯福、英国首相丘吉尔以及当时的中国领袖蒋介石,这么三个主要对日作战的同盟国的巨头来举行的一个三边峰会。这个峰会的目的有两个:第一个目的,进一步重申一定要作战直到彻底打败日本为止,彻底让日本为条件投降为止,所谓无条件投降在国际法上的意义就是“日本必须无条件地接受战胜国给予日本的所有条件”。开罗会议就是要表达一个同盟国的同盟意愿,就是一定要战斗到日本无条件投降为止,也就是满足了战胜国所有条件为止。第二目的更具体,就是要谋划战后怎么处理日本,谋划战后对日安排,因为战后对日怎么安排涉及到战后东亚的和平秩序稳定与否的问题,所以这个目的是当时开罗会议的一个主要目的,而这个会议本身是由美国提议和策划的。

美国提议这个事情有个很大的背景,在开罗会议召开前的这一年时间里,第二次世界大战当中先后出现了三个具有转折性意义的战役太平洋战场、苏德战场也就是欧洲战场、中东北非战场,同盟国在三个主要战场同事进入了战略反攻阶段,在胜利曙光来临之际,二次世界大战当中唯一一个介入和参加了所有战场的国家即美国,就开始谋划战后的世界秩序了。

钓鱼岛为什么是中国的

美国总统罗斯福

据史料记载1942年3月,那个时候实际上同盟国总体上还处在战略防御阶段,在美国还远没见到胜利曙光的时候,当时美国总统罗斯福在会见来访的苏联外长莫洛托夫时主动提出,在战争胜利后应该由苏、美、英、中建立四大警察制度,这在当时是一个不成熟的想法,更谈不上是一个具体的政策主张,但就是这个不成熟的想法,成为了后来联合国五个常任理事国的雏形。

开罗会议前,美国提议由美、苏、英、中四国领袖聚在一起讨论实质问题,中英积极响应,但苏联不同意,原因是当时苏联同日本依然在恪守着《苏日中立条约》 ,这个条约最简单的概括就是说,苏联或者日本双方任何一方同第三国作战的时候,苏日之间不能互相攻击,所以,苏联不能参加讨论对日作战的会议。最后、罗斯福总统提出了一个折中的方案,把这个会议分成两部分:第一部分,由正在同日本作战的美、英、中三国领袖开一个三巨头会议;第二部分,由美、英、苏三国再开一个三巨头会议。所以,美国提议的四巨头会议,通过3+3的方式技术性的绕过了难题,得到了妥善解决,使开罗会议的召开成为了可能。

钓鱼岛为什么是中国的

蒋介石与罗斯福

开罗,埃及首都,1943年临近岁末的时候,这里的气氛不同寻常。11月18日,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蒋介石在宋美龄的陪同下,与中华民国国防最高委员会秘书长王宠惠、军事委员会办公厅主任商震等人,自重庆白市驿军用机场启程,经印度、巴基斯坦21日抵达开罗。1943年11月22日至26日,中美英三盟国首脑蒋介石、罗斯福、丘吉尔在埃及举行了代号为“六分仪”的会议,史称“开罗会议” 。罗斯福与蒋介石、丘吉尔讨论了与亚洲有关的重大军事、政治问题,包括联合对日作战计划和战后如何处置日本等等,这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同盟国多次首脑会议中唯一有中国参加的一次,会议结束后,中美英三方共同发表了著名的《开罗宣言》

钓鱼岛为什么是中国的

丘吉尔与宋美龄

中美英三国领袖深入讨论并达成共识后,由美国总统罗斯福的特别助理霍普金斯把三位领导人详细的讨论记录归纳整理成了《开罗宣言》草案,由三国代表对草案进行最后的谈判修订。在谈判过程中,英国代表贾德干勋爵对草案中“日本所窃取中国领土归还中华民国”之中的“归还”应改成“必须由日本放弃

” ,“归还”和“放弃”一词之差,但是在国际法的意义上意味着本质性的、影响深远的巨大差别。英国为了自身利益,为了继续保持对自己殖民地的控制,建议把归还改成放弃,但是立即被警觉的中国人看出来了,遭到当时的中华民国外交部长王宠惠的强烈反对,当时的美国代表比较公平,支持了中国立场。在最后定稿的《开罗宣言》里,明确规定“日本所窃取中国领土必须归还中华民国”。这不仅是中国捍卫胜利果实的重大胜利,而且也奠定了日后处理日本掠夺领土的一个重要的国际法原则。

钓鱼岛为什么是中国的

英国代表贾德干勋爵

《开罗宣言》列出了日本必须无条件接受战胜国的全部条件“剥夺日本自从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后在太平洋上所夺得或占领之一切岛屿;日本所窃取中国之领土,例如东北四省、台湾、澎湖群岛等,归还中华民国;使朝鲜自由与独立”。

钓鱼岛为什么是中国的

苏联领袖斯大林

为征求斯大林的意见,《开罗宣言》当时并未签字,开罗会议一结束,罗斯福、丘吉尔立刻前往德黑兰同斯大林会晤。1943年11月30日,丘吉尔在介绍完《开罗宣言》内容后,询问斯大林的意见如何,斯大林回答说,他完全赞成宣言及其全部内容,并明确表示这一决定是正确的“朝鲜应该独立,东北四省、台湾和澎湖等岛屿应该回归中华民国”。第二天,即1943年12月1日,中美英三国在重庆、华盛顿、伦敦三地同时发表了《开罗宣言》 。

钓鱼岛为什么是中国的

中国人民积极抗日

《开罗宣言》的发表对于饱经战火蹂躏的中国人民来说,是一个巨大的鼓舞,各地民众纷纷走上街头表达自己的心情和抗战到底的决心,踊跃投入抗日一线,中国《中央日报》社论说开罗会议“转移了世界人类的命运,重写了世界历史的新页”。《开罗宣言》当时的现实影响是非常大的,而且历史的和法律的影响也非常深远,以至于它成了到现在都发挥非常重要的法律基础作用的一个国际法文献。这个文献对亚洲的和平稳定具有重要的关键性的作用,以至于在二次世界大战即将取得全面胜利的前夕,同盟国各个巨头再次聚会的时候,又通过《波茨坦公告》进一步地固化和重申了《开罗宣言》所规定的上述条款,进一步巩固了《开罗宣言》在战后国际秩序安排,特别是在东亚秩序安排方面它的法律基础作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