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和蒙古长达百年的战争,只因一个家用品,一个想要,一个不给

明朝建立后,元朝被打回蒙古草原,重新过上了放牛牧马,逐水草而居的生活。单一的游牧制经济模式,让蒙古人除了产出牛羊马主要生产资料外,对于其他的工种不再擅长,尤其是家庭必备的生产资料无法自给,导致蒙古人日常生活受到极大影响。在各项生活用品中,蒙古人对于铁锅的需求上升到难以置信的地步。由于自己不会打造,每次边境贸易和内地掳掠,铁锅是蒙古人的第一选择。

明朝和蒙古长达百年的战争,只因一个家用品,一个想要,一个不给

铁锅

《明经世文编》记载,蒙古被禁止边贸后,“生锅破坏,百计被漏用之,不得已,至以皮囊贮水煮肉为食。”“每次攻城陷堡,先行掳掠,以得锅为奇货。” 《北狄顺义王俺答臣贡表》记载,“衣用全无,毡裘不奈夏热,段布难得。”由此可见,离开了中原的手工制品,蒙古困顿如此。

蒙古瓦剌部太师也先起兵攻打明朝的借口之一,就是明朝禁止边境贸易,蒙古人无法获得最基本的生活物资,尤其是铁锅,既然明朝不贸易,蒙古就自己来抢。土木堡之变前,明朝使臣杨铭出使瓦剌部,也先亲口对他说,他出兵的目的就是为了铁锅和马鞍子、衣帽等基础生活物资。当然,对于也先这样的政治人物,他出兵的主要目的不可能只是这些,但是也不难看出,明朝禁止边贸以后,对蒙古生活的影响有多么大。

明朝和蒙古长达百年的战争,只因一个家用品,一个想要,一个不给

明朝和蒙古朝贡贸易

明成祖靖难之役后登基为帝,在一定程度上开放了互市贸易,允许蒙古以朝贡的方式,在有限的地点进行边境贸易。尤其是在永乐六年,设立甘州、凉州、兰州、宁夏等互市地点,用于双方交换生活用品。蒙古人用骏马、皮货跟中原换取铁锅、粮食、丝绸、鞋帽、药材、纸张、瓷器等物品,其中铁锅的交易量比重较大。由于明朝奉行的是朝贡贸易,所以每次蒙古来朝贡,我们回赠给蒙古各部的赏赐很多,这就导致蒙古各部贪得无厌,组织越来越大的朝贡队伍前来。按照规定,最初是100人一次朝贡,到了明英宗时期,人数最多达到3000人一次朝贡。进入中原后,所有费用由明朝中央和地方负担,回程还要有加倍的赏赐,搞得明朝苦不堪言,颇有被吃大户之感。为了平衡不均等贸易,明朝朝廷数次限制蒙古的朝贡次数和人数。随着次数和人数的减少,可用以交换的物资也随之减少。以铁锅为例,明英宗时一个三千人的蒙古使团,一次可以带回铁锅六万余,被限制规模后三百人后,所能带回的铁锅寥寥无几,尤其铁锅是日常消耗品,随着蒙古人口繁衍,这种必需品的需求也在增加。

明朝和蒙古长达百年的战争,只因一个家用品,一个想要,一个不给

蒙古马

正统年间,蒙古各部人口繁衍,数量激增,小王子、俺答汗等部已经有四十万,对明朝的手工业品的依赖更大。而此时由于边贸并没有扩大规模,导致小王子和俺答汗等数次寇边,抢劫边镇百姓家的铁锅等生活品。嘉靖二十九年,俺答汗领兵南下侵略围困大同,要求与明朝互市,不然每年都来抢。嘉靖帝迫于无奈,同意开放九边城市,实现大规模互市贸易,让俺答汗用马匹换生活用品,其中铁锅是重中之重。为了保持贸易的长久,俺答汗下令部族禁止以次充好,要维护好跟明朝的贸易关系。但是互市只开了一年,就被嘉靖帝以丧权辱国为由给关闭了,这引起了俺答汗的疯狂报复,双方二十年间打了无数次。蒙古要铁锅,明朝就是不给,最终双方都打的筋疲力尽,财政枯竭。等到隆庆新政开始,三娘子主政蒙古,双方重新开放边贸。明朝史无前例的封俺答汗为顺义王,允许大规模边境贸易这才解决了蒙古孜孜以求的铁锅问题。在其后的百年间,明朝和蒙古之间虽然有小规模战斗,但是互市贸易一直被保留下来,用来双方互通有无。

明朝禁止铁锅流入草原的原因说起来可笑,居然是因为怕蒙古将铁锅做成兵器铠甲,在不得已开发边贸的时候,也是拿劣质锅来交易,这就导致铁锅使用寿命短,蒙古在短期内不得不再次贸易。以蒙古退化的手工业制作手艺,铁锅再融重新打造成武器,已然不太可能实现了。倒是日本当时在东南沿海普遍购买铁锅,然后回炉打造兵器,用于日本战国时期征战使用。

首次公开天师道独门秘法,适合普通人居家操作(无需修炼,只要按照音频逐步操作即可)的道家秘法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