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钱就能为所欲为?微软用75亿美元解决了比尔盖茨的“心头大患”

有钱就能为所欲为?微软用75亿美元解决了比尔盖茨的“心头大患”


2018年6月4日,微软在官方博客上宣布:以75 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全球最大的开源代码托管平台GitHub。

谁也没想到,微软和开源这场长达几十年的战争,到最后双方竟然喜结连理了。


有钱就能为所欲为?微软用75亿美元解决了比尔盖茨的“心头大患”


不过,要说到微软和开源这段“孽缘”,那数据汪可大有话说了,因为这不仅是一场相爱相杀史,更是一场态度转变史。

爱之深,恨之切


开源,最早是一种程序员文化,同时也代表着一种硅谷精神。

其实当年硅谷的开源文化孕育许多杰出的程序员,像盖茨这种辍学创业的“毛头小子”更是多如牛毛,但是靠改编编程软件(BASIC)都能拿到IBM大订单的,估计也只有盖茨一个了。

IBM提供硬件,微软提供basic编程软件进行“捆绑销售”。
有钱就能为所欲为?微软用75亿美元解决了比尔盖茨的“心头大患”

而且不可否认的是,双方首次合作就十分成功,产品销量高、人气旺、用户反馈也不错,但唯一让盖茨觉得不爽的就是,硅谷那帮老友当起了“白嫖党”。

硅谷有个著名的程序员俱乐部,如今许多硅谷巨头都是这个俱乐部的活跃成员,盖茨和乔布斯曾经都这是里的常客;这个俱乐部的日常就是程序员的技术交流,而且只要被带到这里的设备、软件都可以随意地修改甚至还可以打包带走,其中就包括了微软和IBM合作推出的产品。

盖茨看到自己的心血正在被别人随意地篡改、分享,当然要发声维权啦。


有钱就能为所欲为?微软用75亿美元解决了比尔盖茨的“心头大患”

于是盖茨一气之下,便写了一封《致电脑爱好者的公开信》,公开diss这群“白嫖党”。

有钱就能为所欲为?微软用75亿美元解决了比尔盖茨的“心头大患”

《致电脑爱好者的公开信》

这帮老友不支持他就算了,还专门来搞坏,盖茨越想越来气,“你们一群业余爱好者还能编译出什么高级软件来?”

这话听了谁能受得了啊,俱乐部那帮科技宅们立马就怼了回去,“认钱不认人的家伙,咱们走着瞧。”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都说追求自由创新是人类的天性,可追求利益也同样是我们的天性,当两者不能兼得的时候,对于绝大部分人来说,无疑是后者更具吸引力,至少盖茨是这样做的。

而当时坚持追求自由创新的开源代表们,基本上都是一些松散的小组织,抛开纪律性不谈,甚至连稳定的盈利模式都没有,单凭这一点,微软具备了巨大的优势。

就好比如,虽然Windows是得益于开源这个背景下才创造出来的(“老祖宗”DOS是开源的),但是从商业角度去看,微软对自己产品的专利保护意识,就是更吸引IBM的地方,毕竟没有什么比“垄断市场”更赚钱的了。

有钱就能为所欲为?微软用75亿美元解决了比尔盖茨的“心头大患”

直到后来微软越做越大,不仅占领了80%的市场份额,还一举“歼灭”了网景、莲花、WordPerfect,并用自家的“Windows、IE、office”称霸了整个PC领域。

有钱就能为所欲为?微软用75亿美元解决了比尔盖茨的“心头大患”

开源还在苦苦挣扎


此时,开源阵营们终于意识到了什么叫作“贫富差距”了,再不做点什么就真的会被时代淘汰了。

1985年,黑客查理德·斯托曼发表了著名的GNU宣言,对外宣称要进行一场自由软件运动:欲创造一个兼容于Unix且完全自由、无偿的操作系统GNU,而且他为了避免出现资金问题,为此还专门建立了一个自由软件基金。

有钱就能为所欲为?微软用75亿美元解决了比尔盖茨的“心头大患”

为了防止不肖厂商,GNU的源代码是完全公开的



有钱就能为所欲为?微软用75亿美元解决了比尔盖茨的“心头大患”

GPL许可协议

说了这么多,其实斯托曼就是想反对软件私有,让每个人都有自由使用软件的权利,拳打“知识产权奴”、脚踢“专利狗”。

即便斯托曼搞了这么大阵仗,但微软到底没搭理他,“反我微软就是反商业,怎么会有人傻到跟市场对着干呢?”

有钱就能为所欲为?微软用75亿美元解决了比尔盖茨的“心头大患”

果然不出盖茨所料,斯托曼组织的这场自由行动很快就宣告失败了,此时,开源阵营们终于意识到了一个正确组织的重要性。

直到著名计算机工程师埃里克·雷蒙德的出现,才让开源阵营重新看到了希望。

从斯托曼的失败中汲取了经验后,雷蒙德重点描述了开源软件的开发者模式的理论和实际应用,而且还明确地将开源软件和商用软件区分开来了,并于1997年,发布了被世人称为“开源运动的革命性纲领”的作品——《大教堂与市集》。

有钱就能为所欲为?微软用75亿美元解决了比尔盖茨的“心头大患”

《大教堂与市集》,埃里克·雷蒙德著

虽然这本书完全颠覆了传统软件的开发思路,让开源阵营的程序员们看到了一丝曙光,但在面对庞大的微软帝国时,这一切都太晚了。

战略上藐视敌人,战术上重视敌人


1999年2月15日(又称为“Windows退款日”),硅谷当天众多Linux开源软件的爱好者,一路集体游行到微软的旧金山办事处,要求微软为他们未使用过的机器进行退款。

有钱就能为所欲为?微软用75亿美元解决了比尔盖茨的“心头大患”

其实开源不是有意游行的,是成心找茬的:

有一个用户购买了电脑之后,阅读了几乎从来都没有人来看过的Windows操作系统的用户协议,发现其中包含了一条条款:“如果软件未被使用,你可以得到退款”,于是他便带着自己没有使用过的机器成功地拿到了退款。

好家伙,这波大游行着实是把开源阵营沉积多年的“怨念”终于都释放出来了。

然而,斗志昂扬的他们甚至连微软的面都没见到,“你们可以来,但我可以不见啊”,仿佛印证了盖茨在公开信中挑衅开源的那句话一样。

有钱就能为所欲为?微软用75亿美元解决了比尔盖茨的“心头大患”

后来,反垄断联盟终于看不下去了,“士可杀不可辱,今天非得治治你微软”。

1999年,微软因涉嫌「Windows95与IE」捆绑销售,陷入了欧洲的反垄断官司中,而微软只有一个选择——承认开源,因为只有微软承认了开源阵营的存在,才能证明自己不是垄断。

有钱就能为所欲为?微软用75亿美元解决了比尔盖茨的“心头大患”

于是乎便有了令当时在场所有人都大跌眼镜的场景:听证会上,在盖茨带领下的微软代表团对Linux是一顿吹捧:

“我们对开源一直秉承着敬畏之心,因为没有开源、Linux,就没有Windows,我们只是希望用户们能够用上更简单明了的软件而已,比如打开我们的电脑就能使用上一款优秀的浏览器IE。”

俗话说“人争一口气,佛争一炷香”,而盖茨一心只想争市场,数据汪就想问一句:“盖茨,你脸疼吗?”

有钱就能为所欲为?微软用75亿美元解决了比尔盖茨的“心头大患”

可正当大家都以为盖茨已在“人设崩塌”的边缘时,殊不知这一切都早已都在他的掌握之中了。

早在一年前,埃里克·雷蒙德就披露了一份微软内部的机密文件——《万圣节文件》,从文件中便可看出,其实在微软内部早已承认开源的地位,“工业品质是可以通过开源软件的项目去达成甚至超越的”,这便是文件中的原话。

而且微软内部已经开始引入了开源模式,甚至他们还挖走了开源社区里的不少人才,或许这就是传说中的“战略上藐视敌人,战术上重视敌人”吧。

有钱就能为所欲为?微软用75亿美元解决了比尔盖茨的“心头大患”

数据汪的脸真疼......

我们在一起吧,别互相折磨了


直到2008年,开源阵营终于不忍心再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人才流失,GitHub的出现不仅让开源阵营的“游子们”找到了组织,而且还能让他们依靠自己的专业技术和团队协作过上富饶的生活。

有钱就能为所欲为?微软用75亿美元解决了比尔盖茨的“心头大患”

在经过随后十年的发展,微软与GitHub(开源阵营的代表)双方的价值观都有了很大的改变,从“死对头”到牵手成功,2018年6月4日这一天,终于迎来了微软和GitHub的“大喜日子”。

有钱就能为所欲为?微软用75亿美元解决了比尔盖茨的“心头大患”

纵观微软和开源的发展历程,其实这是一个必然的结局,因为商场上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无论是打击开源,还是如今的拥抱开源,本质上都是因为利益的驱使,一种顺应时代的商业策略。

再说了,以微软今时今日的地位,就算微软不打击开源,随便你怎么折腾,你又能怎么地?

有钱就能为所欲为?微软用75亿美元解决了比尔盖茨的“心头大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