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位出道”的小鎮青年

“C位出道”的小镇青年

“C位出道”的小镇青年

“城市套路深,我要回農村。” 一句網絡流行語道出近些年來城市用戶紅利趨於枯竭,各行各業都把下沉市場視作新的增長源的狀態,應運而生的“小鎮青年”也逐漸成為人們熱議的話題。

在春節返鄉之後,人們發現,老家早已不是莽荒之地,金融的種子正在這裡落地發芽。

網絡貸款、移動支付、消費分期、汽車金融,正在悄然改變著城鎮和鄉村。

出海與下沉,被稱為2019年金融科技的兩大趨勢。

“小鎮青年”是怎樣一群人?

“C位出道”的小镇青年

小鎮青年,是指那些年齡在18歲-30歲,生活在三四五線城市的人群。

若干年前,“小鎮青年”只是一個貶義詞,被打上這一標籤的人往往覺得不甚光彩,因為它與“土裡土氣”、“沒有審美”、“收入不高”、“缺乏品位”等特性相關聯。

然而,今時不同往日,眼下的小鎮青年所展現出來的面貌已經大大顛覆了人們的印象。

雖然他們大多數只有本科或本科以下的學歷,但在家鄉卻有一份穩定體面的工作;他們收入不是很高,卻無需為高企的房貸和昂貴的物價而犯愁,可自由支配的財產和消費力與一二線城市的搬磚白領們相差無幾;他們的職場工作環境相對輕鬆,擁有更多的閒暇時間……簡言之,他們雖然不在繁華擁擠的一二線城市打拼奮鬥,卻有著不錯的生活質量。

具體而言

一個典型的小鎮青年的生活狀態可能是這樣的:

在父母的幫助下全款買了房,開著十來萬的小汽車,距離周邊的大都市僅有兩三個小時的車程;

相比那些在北上廣深奮鬥的兒時玩伴,每天過著朝九晚五的日子,下班後有大把的時間休閒娛樂,海淘、出境遊也可以時不時地走一波……

因為全國的三四五線城市中有太多這樣的 “小鎮青年”,直接帶來了小鎮青年經濟的日漸壯大,曾經廣為流傳的一句戲謔之言“得小鎮青年者得天下”正逐漸成為事實。

金融科技的下沉,其中的主力軍就是“小鎮青年”。

2017年,《戰狼2》的56億票房中,有45億來自二線以下城市的貢獻。

2018年,《前任3》的票房突破20億。數據顯示,電影的三四線城市觀眾佔比達到47.3%,他們貢獻了10億多的票房。

從此之後,小鎮青年的強大消費力開始被人關注。

根據天風證券研究,比起一線城市的年輕人和白領階層,“小鎮青年”們很可能擁有更多的可自由支配財產和更高的消費力。

從人口的角度看,三線城市總人口增長明顯比一二線城市迅猛,近十年來翻了一倍。目前三線城市的人口數,是一線城市的6倍左右。

“C位出道”的小镇青年

這個新崛起群體的消費能力有多強?

“在中國,藍領階層及鄉村地區的居民有四到五億,他們依然沒有享受到傳統的金融服務。”捷信消費金融有限公司總經理羅曼·沃迪拉稱。

他表示,最前沿新潮的產品,可能會在一二線城市落地,但三四線消費者的收入水平和金融普及水平比以前要高,已經是不容忽視的客戶群體。

從縱向來看,三四線城市也會是消費金融公司爭奪的市場。

一家汽車金融公司的營銷人員發現:“現在公司的分期購車用戶中,80%都是三四線城市月收入低於1萬的年輕人,購車價格一般都在10萬到20萬之間。”

根據羅蘭貝格的統計數據,三四五線城市的中端汽車消費市場成長最為迅速,增長最明顯的,就是價格在8萬到18萬的汽車消費。

小鎮青年的消費能力為何如此之強?

他們掙得少,但強就強在幾乎不會揹負“房貸”這座大山。因此,他們的消費和購買力甚至強過一二線城市的同齡人。

這些小鎮青年,會分期購買智能手機和一輛中檔好車,也會一年出國旅行一次。他們購物喜歡拼多多,抽空就刷刷快手。

拼多多、快手的崛起,汽車金融的火熱,vivo和OPPO手機的逆襲,《戰狼2》和《前任3》的意外走紅,都凸顯了小鎮青年這個群體的強大爆發力。

城鎮再往下,就是中國廣袤的農村。

在這裡,再也沒有鄉村青年這個群體。年輕人都離開土地去打工,鄉村呈現出空心化的情況。

但是,這片對於金融來說略為荒涼的土地,依然孕育著商機。

鄉鎮崛起的新金融趨勢

這是歸家的遊子們回到老家經常會聽到的一句話。

在很多鄉鎮,移動支付已經逐漸成為常態,有些商戶甚至將其作為一種攬客的手段。

2月2日,是四川資陽市安嶽縣八廟鄉節前最後一個趕集日。集市的少數水果攤上,直接擺著一張二維碼,可以掃碼支付。

“C位出道”的小镇青年

“掃碼支付的主要是年輕人,老年人極少。”一位水果攤販稱。他還表示,春節期間,要求掃碼支付的年輕人會增加。

不止支付如此,網絡貸款也成為全新崛起的金融趨勢。

“很多客戶來我們這裡貸款,想做點小生意,但銀行很嚴,手續複雜,我就給他們推薦網貸。”廣西桂林的一位銀行人員稱,一些頭部平臺的利息,還是很低的。

同樣是在廣西桂林,街上隨處可見貸款的門店,甚至還出現了小額貸款的牌匾。

除了銀行和民間高利貸,小城市終於有了全新的貸款渠道。

消費分期的下沉之路,也早已開始。

在三四線城市的手機門店裡,到處可見“月供幾百元,iPhone帶回家”的廣告語。

一位手機店的老闆稱,現在到店購買手機的年輕人,至少有30%會主動問詢是否可以分期付款。

汽車金融也早早地在三四線城市紮了根。

在洛陽,地圖顯示有2家花生好車、19家彈個車的體驗店和門店、1家大白分期。

在桂林,地圖顯示有3家花生好車、18家彈個車的體驗店和門店、1家大白分期。

金融科技,早就不再是一二線城市的時髦詞彙。

在三四線城市和鄉鎮的土地上,金融開始落地開花,改變人們的生活……

新金融該如何留住小鎮青年?

首先,對於征戰這片市場的金融科技公司來說,它們要做的,不是盲目進攻,而是真正瞭解新群體。

你給小鎮青年提供的“想當然”的產品,未必就是他們想要的。

“你真正瞭解你的用戶嗎?有可能你一無所知。”一家消費金融公司的副總裁舉了一個形象的例子。

“你知道在閒魚上,什麼樣的二手商品賣得特別好嗎?”他稱,答案居然是“口紅”。

因為小縣城可能根本沒有知名化妝品專櫃,女性用戶就通過閒魚買一些二手口紅回來試色,覺得不錯,再買新的。

捷信的高級區域銷售經理李天齊發現,小鎮青年更愛國產品牌,消費更加理性。

“未來,我們還將根據年輕人的新需求,拓展3C、電動車、摩托車之外的分期項目。家用電器、旅遊、健身、生活美容等,都可以成為下一步開展業務的方向。”他稱。

另一方面,新群體崛起後,也不能對其過度開發,透支其信用。

“得不到傳統金融服務的人群,需要更多地瞭解普惠金融和消費金融。”羅曼·沃迪拉稱,捷信正在走進社區和學校,講解專業金融知識,並宣傳信用的重要性。

在鄉村長輩和小鎮青年的眼裡,錢存在銀行是最安全的。當P2P爆雷、集資理財跑路、微盤交易失敗甚至虛擬貨幣騙局事件屢屢在鄉間口口相傳時,關於銀行存款的風險事件,一個也沒有。

小鎮青年中也有一批樂意嘗試新興事物的人,不過他們最先接觸的基本是P2P,先後批量踩雷。享受過短暫的“賺快錢”的成就感後,這群KOL(意見領袖)們的慘痛經歷很快在親友、鄉間口口相傳,起到了某種金融教育與警示的作用。這個時候,誰再說互聯網理財安全靠譜,難免有“睜著眼睛說瞎話”的嫌疑。

問題的另一面,是縣域市場的理財供給嚴重不足。

然而,互聯網理財產品收益高吧,鄉親們又不敢下口,原因不難猜——總覺得“沒銀行理財安全”。

其實,互聯網平臺的不少理財產品是足夠安全的。問題是,本質上安全的理財產品,如何讓鄉親們“覺得”安全,這才是真正的挑戰。畢竟,站在營銷的角度,讓人“覺得”安全遠比安全本身重要。

“C位出道”的小镇青年

“2019年,金融科技的兩大趨勢,就是出海和下沉。”多位業內人士稱。

這就是2019的兩部曲:走出去和沉下來。

“C位出道”的小镇青年

本文整理自一本財經《金融的下沉之戰:拿下小鎮青年和鄉村大媽》、蘇寧財富資訊《不招小鎮青年待見的互聯網金融》、蘇寧金融研究院的雪球原創專欄《小鎮青年的消費崛起》

貪高返利的和羊毛黨們小心了,四大高返平臺爆雷只是開始!

金融科技誰站C位?Pick一下你心目中的這些大佬們

上市國資雙重背景的互金平臺逾期上億,驚動政府親自催收!

當焦慮無法緩解,他們想起了中國。

這些現金貸平臺,將被舉報!

對不起,作為一個正經小編 我今天卻溜班去跑會了!

冠群馳騁:千起訴訟背後不得不說的故事

如想加入琥珀金融幫社群,請添加微信號gxf1994114為好友,為保證社群質量,添加時請附上個人信息“公司+職務+姓名”。

琥珀金融幫

hupojrb

中國經營報旗下垂直於互聯網金融領域的全媒體平臺。已經入駐微信公眾號,今日頭條,一點資訊,百度百家,網貸之家,新浪財經頭條、網貸天眼、網易、騰訊等媒體平臺。致力於為互聯網金融從業者和投資者提供有價值的內容產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