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孩子哭闹束手无策?了解背后成因才能对症下药

文|糖妈驿璇

面对孩子哭闹束手无策?了解背后成因才能对症下药

01

中国有句古话:六月的天,小孩子的脸,说变就变。说的是小孩子情绪变化突然,且没有任何预兆。

作为父母的你一定也经历过这种情况:

上一秒天使小可爱,下一秒魔鬼小怪兽;刚刚还自己玩的好好的,突然就歇斯底里地哭起来;

嘴上说着想要一个玩具,拿到以后又说想摔在地上......

这种情况在孩子2岁以后越发明显,于是你觉得自己曾经的小甜心怎么突然变成这么个小顽皮?严重的油盐不进,哭起来天崩地裂,讲道理根本就没有用,气得你只想抽他的小屁股。

这是传说中的terrible two么?恩,也是也不是。

有人说这个阶段是孩子第一次的小叛逆,其实不如说是孩子建立自我意识的一个里程碑。

孩子从不知道自己是一个单独的个体,到慢慢意识到原来自己对某些东西也可以有控制权,是一个很大的飞跃。

当宝宝发现有些东西他可以驾驭之后,就会不断地尝试探索这个边界,但同时在这个探索的过程中,带给家长的挑战却是没完没了的哭闹和耍脾气。

02

其实,针对宝宝爱发脾气,宝爸宝妈们并不需要过分焦虑。

之前糖妈的文章:《总想打骂孩子的家长,孩子到底跟你有多大仇》里面已经说过了正面管教的一个理念,叫做“行为背后的信念”。

在我们观察孩子行为的时候,要去思考其行为背后的心理活动,很可能孩子这时候是抱着一个错误的目的。当他的错误目的消除了,他的坏情绪、打人骂人这样的行为也就随即消失了。

通过判断我们自身的感受,参照《行为的错误目的表》,就可以轻松判断宝宝真实的心理活动和本来要追求的目的。

还有一个因素对宝宝的情绪控制影响很大,这个问题之前在上面提到这篇文章里也说到过,

人类的前额叶控制高级的情绪处理。

但是前额叶要到十几岁甚至二十岁才会发育完成。所以小孩子其实并没有处理不良情绪的能力。当他们不开心的时候,直接调用的就是爬行脑(原始脑)。这意味着孩子们对于情绪的处理趋于应用直觉

任何让他们感到可以通过发泄而舒服的方式,都会成为孩子们的法宝:打人、骂脏话、摔东西、破坏......

面对孩子哭闹束手无策?了解背后成因才能对症下药

03

了解了孩子发脾气背后的秘密,咱们就可以有针对性地帮助孩子进行情绪管理。

1)4岁以下

4岁以下的孩子对我们所谓的“道理”几乎是无法理解的,所以我们可以用转移注意力为主的方式,加以绘本故事辅助,来帮助孩子正确认识自己的情绪。

2)4岁以上

4岁以上的孩子理解能力更强一些,可以通过共同设置“冷静角”,并不断练习,来帮助孩子梳理不好的情绪,同时告诉孩子,有情绪是正常的,谁都可能会生气。正视自己的坏情绪,通过合理的途径发泄出来,成为自己情绪的管理者和掌控者。

这里需要家长们注意几个个问题:

A.“冷静角”的设置一定要遵循孩子的意见,包括地址的选择是在客厅还是卧室还是哪里?装修成什么样子?等等。

B.去不去“冷静角”,一定要由孩子自己主动选择,而不是家长命令孩子去,这个是特别需要注意的。

C.家长也可以应用这个方式来处理自己的情绪哦,要点就是前两个啦!

04

关于宝宝情绪管理的绘本市面上有不少,在此推荐以下几个:

《妈妈,我真的很生气》

面对孩子哭闹束手无策?了解背后成因才能对症下药

书中的小主人公,开始通过扔东西、打弟弟等一系列行为,来表达自己很生气。妈妈温柔的引导他,可以通过设置情绪记录图,并且搭配小愿望的实现,来鼓励自己正确的表达和发泄情绪。这个方法我在跟大糖读绘本的时候,他也非常感兴趣呢。

《我的情绪小怪兽》

面对孩子哭闹束手无策?了解背后成因才能对症下药

这本书是西班牙幼儿园指定的情绪管理教材,在欧洲其他国家也非常风靡。书中讲述了一个混合了各种颜色的情绪小怪兽,不同的颜色代表着不同的情绪,当情绪混合在一起,小怪兽感觉非常糟糕,于是向朋友求助。

朋友建议应该先把各种情绪分开,于是他变成了不同的颜色。黄色代表快乐,蓝色代表忧伤,红色代表愤怒,绿色代表平静,黑色代表害怕。故事的最后,小怪兽变成了粉色,你们来猜猜看,这是什么样的情绪呢?

PS.与此相似的,还有皮克斯在2015年出品的动画电影《头脑特工队》。

面对孩子哭闹束手无策?了解背后成因才能对症下药

这部电影拿下了第88接奥斯卡最佳动画长片奖。皮克斯的核心一号人物皮特.道哥特由于困惑自己女儿的情绪低落,决定拍一部电影,来分析女儿的情绪如何影响我们的生活。

影片讲述了小姑娘莱莉从小时候的5种独立情绪的处理,慢慢随着长大变成了复杂的多情绪处理。通过幽默的动画手法展示了大脑的运作。虽然是动画片,但是里面不仅代表了一个父亲对女儿浓浓的爱,还有很多情绪背后的心理学知识,有时间推荐大家看看。

《杰瑞的冷静太空》

面对孩子哭闹束手无策?了解背后成因才能对症下药

这本书是美国正面管教的创始人简.尼尔森编著的,通过一个小故事来告诉大家如何设置冷静角,以及如何将冷静角应用到生活中。

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情绪,宝宝当然也不例外。学会拥抱情绪,正视情绪,管理情绪,是我们每位父母不可推卸的责任。希望大家多多重视哦。

大家来唠唠:

你是否遇到过孩子哭闹或者乱扔东西,打人等情形呢?你的感受如何?是否烦躁又无奈?欢迎在评论区留言,来说说你的故事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