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線房價連跌3月,樓市陰跌大幕早已拉開


一線房價連跌3月,樓市陰跌大幕早已拉開



孫峻青:“他和戰士們都被兜到網裡去了。這裡,是敵人收網的地方。這裡,就是一個即將到來的大屠殺。”

不廢話,直奔主題:

1月16日週三,國家統計局公佈2018年12月份70個大中城市商品住宅銷售價格變動情況統計數據。

據路透社統計,12月70個大中城市新建住宅銷售價格同比上升9.7% ,環比上升0.8% 。

名詞簡單解釋:

同比
,意思是同期比較,比如說18年12月和17年12月的比較就是同比。環比,意思是與上個月比較,你可以理解為環繞的意思。比如18年12月和18年11月的比較,就是環比。

注意,上面路透社的數據是說的新建商品房的價格。

之前我從重複說過多次,因為諸多的調控限制,一手房數據已經失真,而且基於穩地價穩房價穩預期的需要,新建商品房的價格是很容易從源頭控制住。

所以,咱們看二手房的。

值得注意的是,12月70城二手房價格同比僅有4個城市下跌,北上兩市均位列其中:上海跌幅2.7%,北京跌幅1.9%,意味著,跌破17年12月的價格。

連續三個月以來,四個一線城市二手房價格環比均為下跌,二手房價格環比下跌的城市數量呈不斷擴大趨勢,由11月的17個擴大到12月的22個。

房子的價值是什麼?

並不是一套房子的估值,這是抵押貸款和徵收房產稅需要的。一套房子真正的價值,是它進入到二手房市場,流通之後能變現多少,這才是真正的價值。

從實際的市場反饋看,從一線開始房價漫長的陰跌,才剛剛開始。

我們將共同見證市場的奇特現象,一手房巍然不動,二手房悄悄敗退。

再說一下數據失真的事情,為什麼說數據失真?

一手房的數據,統計局的商品房住宅價格,都是來源於各地的網籤數據。

調控高壓導致各地限制高價房簽約的前提下,房價上漲勢頭降低,符合當時的政治正確。

而最近各地鬆動的情況下,大量高端存量紛紛簽約,房價數據上漲,同樣又符合當下的地方輿情需要。

比如:統計局數據顯示,從環比看,四大一線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銷售價格上漲1.3%,漲幅比上月擴大1.0個百分點。

我們看看漲了多少

一手房方面,廣州以3%的環比漲幅領跑北京、上海和深圳則分別上漲1.0%、0.6%和0.4%二手房環比跌幅不高,北京、上海、廣州和深圳分別下降0.2%、0.3%、0.4%和0.3%

根據統計局公佈的調研方法,一手房是採取的當地房管局的網籤數據,二手房是非全面調查,採取的重點和典型調查相結合的方法。

問題來了,你覺得統計局下到70個大中城市調研二手房數據嗎?

因為18年的最後一個季度各地限制網籤的政策放鬆,尤其是一線的高價項目允許備案網籤,所有數據看上去出現明顯上漲的趨勢,但這就是在誤導普通人。

像北京12月簽約的9萬單價以上項目達到了269套,但這是2017年3月左右成交的房源。還有廣州的10月19號出臺的雙合同改成單合同,同樣也抬高了房價數據。

但是最近的市場真實反饋,卻不是數據上那麼好看。

上海三毛公司,於1月14日晚間公告,由於房地產交易市場不活躍,公司位於深圳南山區的兩處住宅房產
降價近200萬後仍無人競買,公司擬終止前述兩項房產的掛牌事宜,該房產已經撤牌。

這兩處降價也賣不掉的房產是樓市最堅挺的,最抗跌的學區房。地段非常不錯,位於深圳的核心南山區的海王大廈。

海王大廈所在的南山區“土豪”扎堆,二手房數據顯示均價在8萬左右,但上述兩處房產掛牌均價僅為3.9萬/平方米。

還有根據貝殼找房的數據,北京二手房急售房源增加,少則降價幾萬,多則幾十萬。

這些真實的二手房市場交易數據才能真正反饋市場到底發生了什麼,官方冷冰冰的數據是可以人為調控的。

另外,一線樓市還有一個被人忽視的灰犀牛,一直存在並且接近,但很少有人正視它。那就是多元化供給的戰略佈局。

共有產權房,市場價的一半人才安置房,市場價的3成公租房,租金不受市場影響限價房,設定房價天花板預期……

這些房源並非給有錢人準備的,這是給現在買不起但急需購買和資金實力有限但對城市未來發展有利的剛需們準備,並且未來會成為剛需的主流。

在現在儲蓄率如此低的前提下,沒有了底層的剛需源源不斷的掏出自己辛苦攢的錢進場,現在保持不變的房價就像空中樓閣。

剛需是地基,地基打得穩才有高層建築,否則,大風起時……

可以斷言,至少5年內,一線城市反而並不是最好的資金避險之地。除非你不差錢,不擔心這點幾百上千萬的現金流。

最近原中國人民銀行調查司司長盛松成在演講中說了這麼一段話:

大家都知道,總體看中國房地產泡沫確實比較大,房地產泡沫有很多衡量指標。有人說用空置房,用租售比,我覺得有道理但是不夠全面,因為中國人的房產概念,租售比,空置房概念不能和美國相比,這是兩回事,但是有一個指標基本上全世界統一,就是房價收入比,多少年收入可以買一套房子,這個基本上可以比。 只要長期房價可以平穩,讓人均收入和GDP超過房價增速,那麼十年、十五年以後,我們的房價收入比就可以砍掉一半。

我認同房價收入比過高,但不認同房價平穩的說法。

樓市只有漲和跌,無非快慢。

房價前兩年的暴漲不只是市場和貨幣因素,還包括了人性。追漲殺跌,這是人性的貪婪本能,不只是針對房子,所有的資本市場都一樣。

如果房價長期低於GDP增速,那就意味降低房子的金融屬性,再考慮到未來地產稅的因素,人有趨利避險的本能,當房價長期不漲成為全民共識以後,沒有增值的預期後,房價必然會跌,而不是穩住不動。

當有人嘗試拋售,嘗試低於市場價出售,就會引發更多的多套房擁有者參與進來,想要套利離場。這種行為會引發什麼,我想大家都清楚。

不過我很確定的是,至少統計數據上會一直平穩,原因你懂得。

當然,最後還是要說,不排除房價再漲一波的可能性,比如說匯率變化,比如說貨幣政策逆轉,比如說宅基地和集體土地加速入市政策等,咱們且行且看。

但實事求是講,我並不希望看到這樣的場景。

這個階段,拿穩了手裡的現金,保持警惕。穩住,別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