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一地雞毛,京東將如何收拾?

實際上,今年前三季度,京東整體業績表現還是令人滿意的。據京東發佈的第三季度財報顯示,公司當季淨利潤為30億元人民幣,同比大幅增長200%,創下上市以來新高;經營利潤率為2.2%,與歷史單季最高盈利水平持平;前三季度淨服務收入大幅增長53%。無論是收入水平、利潤率,還是經營結構,京東的表現還都堪稱亮眼。

2018一地雞毛,京東將如何收拾?

但從股市來看,京東的今年表現堪稱災難。從1月底股價達到最高點50.68美元開始,一路跌跌不休,昨日收報21.35美元,年內最大跌幅達58.35%。自市值最高點718.95億,已蒸發400多億美元。甚至京東業績在符合業界預期的情況下,第二季度和第三季度財報發佈當天,股價均遭下跌。業績和股價兩項不相稱的情況,說明了業界和投資者對其並不看好。究其原因,無外乎以下。

2018一地雞毛,京東將如何收拾?

劉強東“性侵”事件的影響

劉強東的個人形象和京東的整體品牌有極大的關聯度,甚至是密不可分。此事之前劉強東給公眾的印象多是陽光,重情義,愛護員工等正面積極的“人設”,劉強東的個人聲望也逐漸被推至巔峰,開始以人生贏家,青年偶像等姿態示人。但他辛苦打拼二十年積攢下的人品,並不是一座堅固高山,卻只似一個氣球而已,一有風吹草動,便砰然碎裂。在互聯網的邏輯下,一個人的聲譽不存在“瘦死的駱駝比馬大”,只有“一鍵鎖定”,“一眼萬年”。

2018一地雞毛,京東將如何收拾?

近期,京東變更劉強東為第二大股東的舉措,似有亡羊補牢之意,但劉強東在京東的個人烙印,並不會有實質改變。其實單純依靠切割劉強東個人和京東企業試圖挽回局面,無異於緣木求魚。

京東業務模式之困

京東之所以能成長起來,靠的是營造跟淘寶差異化的客戶體驗。京東提出“無假貨”,於是自控貨源;“更快到達”,於是自建物流。這些為他初期的迅速壯大,賺足了人氣。但由於變成了重資產公司,耗資巨大,運營成本飆升。且幾年時間下來,整個電商環境及技術背景都在變化,阿里巴巴正在逐步通過各種手段補足之前的短板。這樣,京東的“差異化”,固然取得了驕人成績,但世易時移,之前驅動京東迅速成長的動力,已悄然耗盡。

2018一地雞毛,京東將如何收拾?

其實,京東應該能看到,他們跟阿里巴巴的區別並不在於“假貨”,或者“物流”。阿里巴巴說到底是一個金融服務公司。但京東即便看到也有心無力。在移動支付領域,“支付寶”和“微信”早已坐穩頭兩把交椅。移動支付其實是互聯網“鬥獸場”高級俱樂部的入場券。沒有這張入場券,所謂電商巨頭,底色不過是“困獸”而已,看起來熱鬧,實際上只是捧場。

2018一地雞毛,京東將如何收拾?

京東的“第三條道路”

近期,“京東金融”變更為“京東數科”的公司更名,也體現了京東對其未來發展方向的規劃。京東數科除了京東金融的核心子品牌外,還增加了京東城市、京東農牧、京東鉬媒和京東少東家四大板塊。業務覆蓋智慧城市、農業、傳媒等多個熱點領域,體現了京東多元化的著力點。劉強東在最近一次公開談話中表示,現在整個京東集團的管理團隊已經穩定而且成型,個人的主要關注點放在新業務上,面臨四件事: 戰略、文化、團隊和新業務。實際上,京東的解困之路,取決於京東的多元化道路能否順利達成目標。

2018一地雞毛,京東將如何收拾?

其實,縱覽本年度京東股價走勢,劉強東“人設“崩盤事件只是其中的一個重要影響因素,絕非關鍵因素。京東的發展模式”瓶頸“,之前依賴的路徑漸成”強弩之末“才是問題的關鍵。如今京東的一地雞毛,亟待收拾,後續京東的前景仍充滿未知,劉強東能否絕處逢生,化險為夷,我們拭目以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