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文化——《百喻經》第十三、說人喜嗔喻

【白話文】過去,有一個人與大家坐在家中閒聊,說道另一個人的時候他說:“這個人的德行極好,唯有兩個缺陷:一是易怒,二是做事倉促。”剛說到缺點的時候,被說的那人剛好路過門口,聽到了有人說自己有缺點,那人發怒了,二話不說推門而入,直接衝到說他不好的那人身旁,抬手便打了起來。

旁人說:“你為什麼打他啊?”

那人說:“我哪裡有容易發怒、做事倉促的毛病?可是這人卻誹謗我,說我壞話,所以要揍他。”

旁人接著說:“如今事實已在眼前,你這易怒莽撞的形象大家都看見了,為什麼還要忌諱呢?”

佛教文化——《百喻經》第十三、說人喜嗔喻

人家說他的缺點,心裡忿忿不平,甚至不惜大打出手,大家都對這人的愚痴感到驚訝。

就像世間喜好飲酒的人一樣,沉溺於杯盞之間,做出種種放逸的事情。見到有人來苛責他們,反而產生痛恨的心情。竭力使用一些明賢的話作為自己行為的佐證,來為自己辯護。就好像這位愚人,忌諱從他人口中聽說自己的過錯,一旦聽到就要打人。

【圓照居士注】現在,“聞過則喜”的人已經很稀罕了;《弟子規》中“揚人惡,即是惡”的觀念佔了上風。這則寓言在當今的大背景下略顯尷尬。

不過,現在,“飲酒的人的情緒和身體容易失控”,已是共識。“不飲酒”和戒“殺、盜、淫、妄”共稱“五戒”,修行人應儘量避免飲酒。

佛教文化——《百喻經》第十三、說人喜嗔喻

【文言文】過去有人,共多人眾,坐於屋中,嘆一外人德行極好,唯有二過:一者喜嗔,二者作事倉卒。爾時此人過在門外,聞作是語,更生嗔恚,即入其屋,擒彼道己愚惡之人,以手打撲。旁人問言:“何故打也?”其人答言:“我曾何時喜嗔、倉卒?而此人者道,我恆喜嗔恚,作事倉卒。是故打之。”旁人語言:“汝今喜嗔、倉卒之相,即時現驗,云何諱之?”

人說過惡而起怨責,深為眾人怪其愚惑。

譬如世間飲酒之夫,耽荒酗酒,作諸放逸,見人呵責,返生尤疾。苦引證作,用自明白。若此愚人,諱聞己過,見他道說,反欲撲打之。

佛教文化——《百喻經》第十三、說人喜嗔喻

(《百喻經》,全稱《百句譬喻經》,是古天竺僧伽斯那撰,文言文由南朝蕭齊天竺三藏法師求那毗地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