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文化」佛教中的五供是什麼?

佛前供器,由爐一、燭臺二、瓶二組成,簡稱五供。

五供是中國民間祭祀用盛供品的五件器皿。又稱泰山五供、佛前五供。由香爐一隻、燭臺與花觚各一對,五件器皿成一套,合稱五供。又名“五供養”、“五具足”或“五供一堂”。其造型多仿製青銅器,在乾隆、道光年間極為盛行。

根據佛教儀式,用五供供佛來表示對佛、菩薩的恭敬和禮拜。《法華經。法師品》載:“華香、瓔珞、末香、塗香、燒香、繒蓋、幛幡、衣服、餚饌,作諸伎樂,人中上而供養之”。

供養佛、菩薩的物品有六種:花、塗香、水、燒香、飯食、燈明,它們依次表示佈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等佛教“六度”。五供的擺放中間為香爐,佛教認為香為信使,佛前點香,皈依佛的誠心可達佛前,故此又名信香。兩蠟臺分別放於香爐兩側,蠟臺小盤口的尖細頂端是安放“藏蠟”的,拜佛、唸經時焚香燃燭,以示光明。

佛教五供是隨佛教禮儀制度的形成逐漸演化而來的,是人們用香爐、燭臺和花觚來敬佛、禮佛的一種禮儀形式。佛教裡講究“三”這個數字,而“香爐、燭臺、花觚”代表了“三具足”,三者缺一不可。根據佛教儀式,用五供供佛表示對佛、菩薩的恭敬和禮拜。《法華經。法師品》載:“華香、瓔珞、末香、塗香、燒香、繒蓋、幛幡、衣服、餚饌,作諸伎樂,人中上而供養之”。供養佛、菩薩的物品有六種:花、塗香、水、燒香、飯食、燈明,它們依次表示佈施(施與他人以財物、體力和智慧)、持戒(禁止一切不符合教義的規定)、忍辱(要求眾生修行時安於苦難和恥辱)、精進(按教義勤修涅之道法)、禪定(心專注於一境,觀察四諦之理)、智慧(修習佛道辨別一切是非善惡的認識能力)等佛教“六度”。“六度”是梵文“雲波羅密”的漢意譯,即六種從生死岸到達彼岸的方法或途徑,所以佛教五供象徵“六度”。


五供的擺放中間為香爐,佛教認為香為信使,佛前點香,皈依佛的誠心可達佛前,故此又名信香。兩蠟臺分別放於香爐兩側,蠟臺小盤口的尖細頂端是安放“藏蠟”的,拜佛、唸經時焚香燃燭,以示光明。蠟臺的兩側為花觚,花表示芳香清潔,但在蠟臺兩側的花觚內一般則插放靈芝和孔雀翎,僧侶唸經時,用孔雀翎蘸水向四周摔灑,名叫“散崇”或“彈法水”,以示吉祥。佛前五供亦表示從佛得到光明清淨之意。


清乾隆款掐絲琺琅五供(勾蓮紋燭臺 勾蓮紋雙耳活環瓶 勾蓮紋朝冠耳三足蓋爐)

「佛教文化」佛教中的五供是什麼?

北京故宮博物院館藏


清乾隆畫琺琅五供(花觚 蠟扦 香爐 蠟扦 花觚)

「佛教文化」佛教中的五供是什麼?

北京故宮博物院館藏


清代剔紅纏枝蓮八寶紋五供(花觚 蠟扦 香爐 蠟扦 花觚)

「佛教文化」佛教中的五供是什麼?

北京故宮博物院館藏


清乾隆乾隆款胭脂彩勾蓮八寶紋五供

「佛教文化」佛教中的五供是什麼?

北京故宮博物院館藏


清乾隆款粉彩五供養(色 香 味 著 聲)

「佛教文化」佛教中的五供是什麼?

北京故宮博物院館藏




「佛教文化」佛教中的五供是什麼?

大雄寶殿佛祖前五供


「佛教文化」佛教中的五供是什麼?

清代掐絲琺琅太平有象佛前五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