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文化——《百喻經》(一九)乘船失釪喻

【白話文】從前有個人乘船渡海,將一雙銀缽盂墮入在水中,就想道:我如今把這兒的水畫一下,作好標記,暫且舍之而去,以後再來撈取。船行走了兩個月,到了師子國,見了一條河,便下水覓尋原先失落的缽盂。眾人問道:“你想做什麼?”他答道:“我先前丟失的缽盂,現在想尋回來。”眾人問道:“在哪裡丟失的?”他答道:“船初入海的地方丟的。”眾人又問道:“丟了多長時間了?”他答道:“兩個月了。”眾人問道:“已有兩個月了,為何在這兒尋找?”他答道:“我失落缽盂時,在水上畫了一下,作了記認。原初所畫的水,與這兒的水並沒什麼兩樣,因此就下去尋找了。”眾人又問道:“水確實沒有差別,可是你以前丟失的時候是在那邊,如今卻在此地尋覓,如何找得到呢?”一時,眾人都大笑。

佛教文化——《百喻經》(一九)乘船失釪喻

這也如外道一樣,不修正法之行,在一些似是而非的相似事中,如絕食、炙火燒身等令身體受苦,想以此來求得解脫,就好像愚人在海里丟失了缽盂,卻到河裡來尋找一樣。

【圓照居士注】“刻舟求劍”的出處是公元前239年戰國時期的《呂氏春秋》,《百喻經》在中國翻譯出來時候是南朝,兩個故事意思接近,但沒有互相抄襲的嫌疑。

這個寓言說明:修行不能只學表面像。比如,有人在唸佛時表面上和別人一樣在唸,心裡卻是在想著亂七八糟的問題。這樣唸佛,只是增加了些善緣,功夫上不去。“口唸彌陀心散亂,喊破喉嚨也徒然。”

佛教文化——《百喻經》(一九)乘船失釪喻

【文言文】昔有人乘船渡海,失一銀釪,墮於水中,即便思念:我今畫水作記,舍之而去,後當取之。行經二月,到師子諸國,見一河水,便入其中,覓本失釪。諸人問言:“欲何所作?”答言:“我先失釪,今欲覓取。”問言:“於何處失?”答言:“初入海失。”又復問言:“失經幾時?”言:“失來二月。”問言:“失來二月,云何此覓?”答言:“我失釪時,畫水作記。本所畫水,與此無異,是故覓之。”又復問言:“水則不別,汝昔失時,乃在於彼,今在此覓,何由可得?”爾時眾人無不大笑。

亦如外道,不修正行,相似善中,橫計苦因,以求解脫,狀如愚人,失釪於彼,而於此覓。

佛教文化——《百喻經》(一九)乘船失釪喻

(《百喻經》,全稱《百句譬喻經》,是古天竺僧伽斯那撰,文言文由南朝蕭齊天竺三藏法師求那毗地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