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蘇聯能在30年代中期從一個弱國迅速崛起?

至藝


蘇聯,全稱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起源自1917年的俄國革命。

1917年3月,沙俄爆發“二月革命”,在一戰中內外交困的俄羅斯帝國解體,成立了臨時政府;1917年11月,在立憲選舉中失利的布爾什維克武力推翻臨時政府並奪取權力;1918年到1921年,俄國發生內戰,布爾什維克黨領導的紅軍最終擊敗白軍以及協約國的武裝干涉;1922年12月,蘇聯成立。

附圖,蘇俄革命。

新經濟政策

在列寧時期,由於戰爭需要而實施了戰時共產主義政策,這種政策實際上是壓榨農民階層,蘇俄甚至需要派出武裝徵糧隊才能收到糧食,內戰結束後該政策受到農民的普遍抵制,農民武裝抗糧。1922年,坦波夫農民起義影響到全國,甚至連參與十月革命的喀琅施塔得水兵也提出“不要共產黨的蘇維埃”。在嚴峻形勢下,列寧一方面擴大強契卡的權力進行嚴酷的鎮壓,另一方面被迫實行接近資本主義的新經濟政策。

新經濟政策使蘇俄的經濟恢復到1913年的水平,但同時引來了斯大林等人的批評,他們認為新經濟政策與共產黨建立社會主義的政治理想完全不符。

蘇聯能從一個弱國崛起成為工業化強國,原因很複雜,我說一下我認為的幾個方面:

1924年列寧死後斯大林擔任蘇聯共產黨總書記,他先聯合季諾維耶夫和加米涅夫打倒托洛茨基,又在1926年聯合黨內右派(支持延續新經濟政策)的布哈林擊敗黨內左派——季諾維耶夫和加米涅夫等人,最終又在1929年打倒布哈林,取得最高權力。

附圖,斯大林。

1.斯大林主義——重視發展重工業

斯大林取得最高權力之後,徹底結束了列寧時期的新經濟政策。斯大林認為,蘇聯基於嚴峻的國際環境必須加速工業化進程,以趕超西方發達國家,所以他開始激進的工業化政策。

他採取以軍事工業為主的重工業發展路線,蘇聯政府制定了嚴格的重工業計劃。由於意識形態差異,蘇聯不可能從外部獲取資本發展工業,所以採取了壓榨農業和忽視輕工業的方法來獲取資金,從1929年開始強制實行農業集體化(在這一過程中,爆發了嚴重的大饑荒,僅烏克蘭饑荒便導致數百萬烏克蘭人死亡;除此之外,還有近千萬人被投入集中營或強制勞動)。

附圖,1933年,蘇聯饑荒。

通過嚴格的指令性計劃,蘇聯集中全國力量全力發展重工業,尤其是軍事工業得到飛速發展,用了不到二十年時間就基本實現了工業化。不過片面發展重工業的路線也為蘇聯解體埋下了隱患。

2.1929年的經濟危機

蘇聯政府開始實施第一個”五年計劃“之後不久,美國就發生了經濟危機並迅速蔓延到全球,導致了全球性的經濟大衰退。從1929年到1933年,歐美主要工業國家均遭到重創,大量工廠倒閉,無數工人失業。蘇聯政府乘機拉攏大量歐美人員、技術和資本前往蘇聯,許多歐美企業依賴蘇聯的工業訂單得以存活,可以說蘇聯承接了西方大量的過剩產能。

一戰戰敗後,德國受到了英法兩國的封鎖和限制,這點和蘇聯相類似。受困於凡爾賽條約的限制,德國不能在其境內大規模發展軍事工業,所以許多軍事工業和武器研發都在蘇聯境內秘密進行,蘇聯還以木材、糧食等大量農業產品交換德國的工業設備,蘇聯的工業研發得到大幅增強。

3.沙俄的工業基礎

與中國是一個完全的農業國家不同,蘇俄成立之前的沙皇俄國已經具備了相當的工業基礎,即便是經過一戰和內戰。日俄戰爭戰敗後,末代沙皇尼古拉二世任命斯托雷平(1906-1910)為總理進行改革。到一戰前的1913年,沙俄農業產值增長2%,居世界第一位; 工業產值增加5%,居世界第一位; 人口增長1,5%,居歐洲第一位; 國民收入總值為164億盧布,居世界第四; 國民生產總值為65億2100萬盧布,居於世界第五。

儘管沙俄與西歐、美國的工業水平差距較大,但是已經建立了一套初步的工業體系,並且門類齊全。如果沒有沙俄的工業基礎,而是像中國一樣的完全農業國家,在當時的環境下蘇聯是不可能在不到20年內就實現工業化的。

附圖,蘇聯宣傳畫:工廠的煙霧是蘇俄的呼吸。

這是我的一些個人淺見,歡迎交流討論!!!!!


我沒忘記home


我們先簡單說下蘇聯1930年前的背景。


蘇聯成立於1917年,1922年前國內幾乎都是內戰,1924年列寧死後,斯大林通過近4年的政治鬥爭坐穩了一把手位置。下面分析其迅速崛起的原因,個人以為有兩個具體如下:

一、內部原因(制度優勢、人民奉獻)



斯大林真正掌握蘇聯大權後,激發出了共產主義教育下人民最大的潛能,調動起了人民的無限的積極性和幹勁,為了共產主義的理想,無償為國家搞建設。經過1928年開始的兩個“五年計劃”,通過農業、工業集體化建設,到1940年蘇聯一躍成為歐洲最大的工業國,世界第二僅次於美國。經濟上的世界第二的位置持續了20多年直到被日本超過。




二、外部原因(德國的幫助~利益交換)

德國一戰失敗後,西方列強英法美等幾乎將德國打入十八層地獄:凡爾賽條約要求德國賠付鉅額戰爭款,割讓德國土地,將其海外殖民地全部瓜分。由此,德國失去了工業區、人口、礦藏,還被限制發展軍事,可以說德國是不可能短短二十年就翻身的。

德國為了報仇,尋求國家的再次強大,掙脫英法美等的控制,於是從1922年起就悄悄的私下和蘇聯訂立各種合約,與蘇聯合作。整個二十年代末期到三十年代,德國將自己工廠、工人、科學家幾乎整個國家工業體系都搬到蘇聯去,不管是軍用還是民用,借錢給蘇聯,送設備、送技術甚至送人給蘇聯,換取能在蘇聯土地上繼續進行工業和軍事的發展以及蘇聯保證德國東部安全的承諾!當然除了引進德國的,其他先進國家的蘇聯也引進。所以1930年代蘇聯的工業、軍事的發展極其迅速,飛機、大炮、坦克、潛艇等各種軍事裝備一下子躍居世界先進行列,為後來二戰的勝利打下堅實基礎。這一成就德國“居功至偉”!

總結上面兩條:一條是社會主義制度可以集中人力物力搞建設,其走的集體化道路也稱為蘇聯模式。另外一條是積極引進其他國家尤其是德國的先進設備、先進技術、先進人才以及科學家,大大推進了蘇聯農業、工業、軍事科技等行業的發展,讓蘇聯在1930年代由弱國迅速崛起,由農業國變成工業國、強國!


聖哲同學


其實蘇聯經濟的崛起都是意料之中的事情,也是無可厚非的。

我們先明白一點,那就是在蘇聯之前都是資本主義國家,而這些國家最大的特點就是經濟開放,有強大的市場經濟來確保繁榮,受國家管控的企業是很少的,在很多國家甚至沒有,這也是原始資本為何可以在海外為所欲為,因為他們不受當政者的大力管控,即使在很多方面不符合本國之本,美其名曰保護股民之財產,也就可以不受追究,。

而蘇聯30年代的崛起,看似是崛起,其實是資本主義各國的經濟衰落了,但是這樣的崛起,也給這個蘇聯經濟的崩潰埋下了禍根。

蘇聯在結束戰時經濟後,努力的尋找一條屬於自己的,獨特的,大國經濟路線,那麼很明顯,他們找對了,那就是計劃經濟。

計劃經濟相對於市場經濟的優勢在一開始並未體現出來,歐洲的各國學者也並未看好這種新的經濟模式,一度認為計劃經濟就是集權政府的常規經濟,不是現代經濟發展道路。很明顯他們是錯誤的。

蘇聯的經濟模式成功的避開了經融風暴,這並不是說經濟發展的強大,而是蘇聯的自閉模式讓他獨立於世界經濟之外。

在經融風暴完畢後,各國都開始了補救,衍生出了其他的管理和發展方式,但是畢竟都是才剛剛開始運作。

而1928年蘇聯開始了第一個五年計劃,在第一個五年計劃的完成後,使蘇聯開始由農業國變成工業國,蘇聯初步建起了獨立的比較完整的國民經濟體系,為實現社會主義工業化奠定了物質基礎。在1934年蘇聯就已經進入了第二個五年計劃,並且提前超額完成,這說明了蘇聯的計劃經濟體系已經較為完善和處於先進水平。

所以蘇聯的崛起是一定要感謝金融風暴的。


遠辰史集


答案很簡單,完成了社會革命之後,工業化的道路被徹底掃清。而布爾什維克黨也清醒地認識到如果沒有工業化,作為一個制度迥異於其他資本主義國家的蘇聯是不可能存在在這個世界上的,所以他們寧可餓著肚子也要搞工業化。

當然了,要說蘇聯是一個弱國並不合適,蘇聯繼承的沙俄工業也並非毫無基礎,雖然當年沙皇俄國的工業水平相對比其他主要資本主義國家來說確實是工業體系並不完整,工業產值也相對落後,技術水平更不用提,最關鍵的一點在於裝備製造業嚴重落後。但是沙皇俄國仍然自己能夠獨立設計和建造較為先進的戰列艦,僅此一點就可以充分說明,他也是有一定實力的。

布爾什維克黨作為一個自己定義自己為工人階級先鋒隊的政黨,從這一個建黨學說來說,天然的就有擴大產業工人隊伍的動力,只有這樣子自己的政治基礎才會不斷擴大。加上當時蘇聯賦予自己作為世界革命主要根據地的歷史史定義,那麼在未來世界革命戰爭中,必須有強大的工業作為支持,這一點自然就是順理成章的。

也正是有介於此,列寧在國內戰爭剛剛結束,開始恢復建設的時候就提出“共產主義的未來就在於蘇維埃加電氣化”。儘管在當年革命的理論,仍然存在一定的幼稚,但是列寧對於工業革命正在發展的趨勢來說還是非常敏感和判斷正確的,他準確的意識到了新的工業革命必定是建立在“電氣化”的基礎上。

雖然列寧很快就去世了,但是斯大林在加快蘇聯工業化進程上的立場與列寧並無太大不同,並且出於其個人的性格原因,斯大林毫無疑問地用鐵腕手段來推進蘇聯的工業化,這期間雖然因為農業集體化過於急躁和粗糙產生了一些諸如烏克蘭饑荒的悲劇,但是這種挫折也沒有動搖他的決心。

而國際上當時發生在29年到33年之間的大危機,正好又給了蘇聯一個千載難逢的機會,以美國著名的工業家哈莫為代表,大量的西方技術和資本為了走出遍地蕭條的環境,尋找新的增長點,在看到蘇聯願意對他們開放的時候,義無反顧地撲上了去。而西方國家雖然懼怕蘇聯的紅色理論,但是那畢竟還是在將來,現在如果能讓自己的資本找到可以獲取利潤的機會,能夠用自己的技術和設備獲取自己走出危機急需的資金,那又何樂而不為呢?

所以說蘇聯在30年代通過五年計劃,這種行之有效的方式,準確地把握了自己的發展方向和利用了國際有利條件,最後快速完成工業化,這是沒什麼奇怪的。


千里巖


這話說的,二戰前蘇聯也發展的很快啊!只不過戰後,蘇聯從一個大國變成了超級大國,並且與美國抗衡了四十多年,才讓人覺得他們發展的更快了而已。而且說實話,在赫魯曉夫下臺、勃列日涅夫大搞倒退以後,蘇聯基本上就開始走下坡路了。

有一點必須要承認,蘇聯是二戰裡面所承受傷害最多的國家之一,幾個主要的工業區和農業區都是戰爭地帶。但是蘇聯的復甦也確實是令人瞠目結舌的,具體有這麼幾個原因:

1、體制的優越性。儘管計劃經濟這個詞,現在大多數人都會覺得是個貶義詞。但是不得不承認,在戰爭結束以後,計劃經濟是最能快速復甦經濟的手段。由國家統一調配資源,能最快的給老百姓飯吃,也能最快的找回經濟發展的節奏。

2、資源的廣袤:蘇聯的國土是非常大的,這不僅給他們在戰爭年代帶來了極大的戰略縱深,也為戰後復甦帶來了極其富饒的資源。蘇聯尤其是俄羅斯的土地,搞農業也許不太適合,但是要論其搞工業,這裡有的是煤礦石油和天然氣,還有數不盡的礦產資源,這都對戰後蘇聯經濟尤其是工業的發展提供了巨大便宜。

3、冷戰格局所造成的:蘇聯的發展之快,主要是在工業尤其是重工業上,真正的國民經濟領域其實是沒怎麼發展甚至倒退的。可以說,正是出於對農業和輕工業的犧牲,才換來了蘇聯發展的“快”。但這種發展是不均衡的,所以說這是一個虛胖的漢子,終歸不能長久。






昊正說歷史


應該這麼說,第一,實際上沙俄的工業並非一窮二白,論教育、工業水準,沙俄在一戰前大致起碼屬於第二梯隊水準,比奧匈帝國、意大利和日本都要強,雖然日後的內戰破壞很大,但區域主要還是在烏克蘭區域和白俄羅斯區域,對工業的破壞不像題主想的那麼嚴重。第二,斯大林上臺以後首先是抓住了經濟危機的機會,大量引進西方技術和產品而且當時西方也真心沒有搞技術保密。比如美國卡特皮勒在斯大林格勒修建的拖拉機廠,就是美國廠房照搬過去當然,為此蘇聯的代價是很大的,烏克蘭大饑荒死了300萬人,沒有人買單,第三,蘇聯的斯大林體制發揮了作用,國家引導投資方向,所有的資源全部投降重工業,不惜一切代價這一切都促進了工業尤其是軍事工業的發展,但是,只是。。。。所以斯大林三七開。


大風起兮偶飛揚


答:因為馬克斯和恩格斯的共產主義思想傳進了俄國,列寧和斯大林掀開十月莫革命後,俄國人民能夠及時響應並推翻沙俄政府,並進行了共產主義社會,發展了工業,農業以及各項利國利民政策。而中國此時卻處在軍閥混戰局面之時,再加上國民黨反動派正在殘酷的鎮壓著人民群眾的反抗。更是殘殺著中共黨員的白色恐飾之中,加上蔣介石為了維護四大家族的利益,對人民更加殘酷地剝削者。使我國無論是農業還是工業都遭遇到了沉重的損失,另外再加上我們國家的馬關條約造成的傷害尚未復元,又遭遇到了軍閥混戰以及國民黨反動派的層層壓迫,還有我國的封建主義思想嚴重的籠罩著,國民思想落後,所以不如人家俄國發展快速也是理所當然的事情。建國後,毛澤東主席大力要求開放思想,努力學習先進文化,破除一切封建迷信思想。這才使我們現在能夠追趕俄國軍事,經濟的全面發展。


用戶6205376837


一個落後農業國在既無外援又無基礎,且被孤立的情況下,想要迅速實現工業化,必須有一個強有力的政治制度,和一個意志堅定目標明確敢於打破既得利益階層的執政黨,缺一不可。顯然沙俄做不到,只有蘇聯能做到,中華民國做不到,只有中華人民共和國能做到,德川幕府做不到,只有倒幕集權後的明治政府能做到,鬆散的德意志聯邦做不到,只有普魯士統一後的德意志帝國能做到,內戰前的美國做不到,只有南北戰爭後統一國內製度的美國能做到。


海岸線5385


首先是蘇聯資源豐富,有遼闊的國土,寬闊的海洋,再加上蘇聯政府政治經濟改革的徹底進行,同時斯大林嚴厲的反腐敗鬥爭,和國家集中資源發展重工業,促成了蘇聯國民經濟和綜合國力的巨大提升。


曹立順CLS


面積夠大,人口夠多,資源也夠多,二戰後又從德國掃蕩了很多當時的高科技資料和人員。所以才能發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