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武帝司马炎:站在风口上,猪都能飞起来。

三国魏、蜀、吴最后都被司马炎收为囊中,或许当时三国时代的人们并没有想到,司家族最后却笑到了最后,成了三家归晋的大赢家。


晋武帝司马炎:站在风口上,猪都能飞起来。​ 司马炎为三国时期曹魏重臣司马懿的孙子,司马昭的长子。公元265年,司马昭中风猝死,司马炎如愿继承了相国、晋王。同年十二月,司马炎逼迫魏元帝曹奂禅让,即位为帝,改国号为晋,建都洛阳,史称西晋。

司马家族在三国曹魏,犹如一条神龙见首不见尾,这应该归功于司马懿。司马懿早年入仕曹魏还是被曹操用鞭子抽出山了,在曹魏效力几十年历经曹操、曹丕、曹睿、曹芳四世君主,从重用到流放再到罢免,历经风雨兼程一路走来,忍常人所不能忍,可谓是一个修炼很高的忍者神龟。公元249年,隐忍了一辈子的司马懿一举发动高平陵事变,把曹魏的宗族权贵和竞争对手曹爽摁在脚下,自始,曹魏的军政大权落入司马氏手中,司马家族登上了历史舞台。
晋武帝司马炎:站在风口上,猪都能飞起来。《​新三国》司马懿 像

公元220年,魏武帝曹操去世,曹丕子承父业继任魏王、丞相。不久逼汉献帝退位,以魏代汉,自己登上皇帝宝座,建立魏国。即位魏王之初的曹丕,开始搞事情了,出台了两项新政,一、废除中常侍和小黄门,严禁宦官干政,可以说曹丕非常明白东汉末年的前车之鉴,从根本上铲除了宦官干政的根源;二、采纳《九品中正制》,让士族世代为官垄断仕途,《九品中正制》犹如一把双刃剑,后来间接要了曹魏政权的老命,直接断送了曹魏的江山,以后的司马代魏就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其实,支撑东汉末年朝廷的三股势力是宦官、外戚、士族。到曹魏时期仅仅剩下士族了,而魏、蜀、吴后期,曹丕、孙权、诸葛亮这三位领导人是如何对待士族的呢?

一、曹丕妥协

这个不用多说,曹丕为了稳定魏国大局,连眼都不眨直接批准了尚书陈群的《九品中正制》,既然胳膊拧不过大腿那就干脆把权力让给士族,以致于曹魏政权最后落入司马氏之手。

二、孙权放弃

这个怎么说?江东吴国后期实行的是“吴人治吴”,陆逊、顾雍先后为东吴丞相,这两人都是地地道道的江东本地望族士族集团,孙权的晚年神经错乱、内心分裂,最后在立太子的问题上孙权自己都无法拿定主意,这和江东本地士族的分歧和矛盾是分不开的。

三、诸葛亮逃避

蜀汉后期的实际领导人是诸葛亮,在对待士族问题上,诸葛亮采取了一条具有蜀汉特色的道路,那就是大力压制益州本地的望族士族,蜀汉政权就像是一片三明治,处在权力最顶层的是荆州集团,比如诸葛亮、关羽、张飞他们;在中间是东州集团,比如李严;在最底层的是益州本地集团,比如张松、法正、谯周等。

后来魏国大举动进攻蜀汉,谯周公然卖国劝刘禅投降,这就不难理解了。

晋武帝司马炎:站在风口上,猪都能飞起来。

所以说,后来司马炎能一统天下建立西晋,从另外一种角度讲,是天下的士族集团都站在了司马炎这边,天下归心,得士族者得天下。

对此,你怎么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