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初著名詩人宋之問因一句詩殺掉自己的外甥?只是後人以訛傳訛

都知道沈佺期和宋之問是初唐時期的重要詩人,二人合稱沈宋,是初唐時期比較有代表性的臺閣文人,他們寫的詩都是粉飾太平之作,但是他們創作了大量的格律詩,他們為格律詩的定定型做出了很大的貢獻。雖然他們是比較有才氣的文人,但是宋之問據說是個品行很不好的文人。

唐初著名詩人宋之問因一句詩殺掉自己的外甥?只是後人以訛傳訛

宋之問生活於武則天時期,武則天稱帝之後曾有很多的男寵,這個宋之問也閒不住,憑著自身的才學為武則天寫了很多情詩,並主動跪舔,想要當武則天的男寵,真是節操掉了一地,可是女皇並不吃他這一套,可能是他不是女皇喜歡的類型吧。另外,他還巴結武則天的男寵張易之和張昌宗兩兄弟,“至為易之奉溺器”不久之後,二張兄弟因為神龍政變被誅殺,宋之問也被貶。但是這個人就是不安分,老想往上爬,像武三思告密王同皎密謀殺死武三思的事情,王同皎被殺,而宋之問被提拔,不久之後武三思被殺死,他又轉而投靠太平公主,真是個牆頭草。最後他又被貶,後被睿宗“賜死桂州”。這些都不算什麼,傳的最廣泛的事情就是他為了一句詩而殺死了自己的外甥劉希夷的事情。

唐初著名詩人宋之問因一句詩殺掉自己的外甥?只是後人以訛傳訛

“洛陽城東桃李花,飛來飛去落誰家?洛陽女兒好顏色,坐見落花長嘆息。今年花落顏色改,明年花開復誰在?已見松柏摧為薪,更聞桑田變成海。古人無復洛城東,今人還對落花風。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寄言全盛紅顏子,應憐半死白頭翁。此翁白頭真可憐,伊惜紅顏美少年。公子王孫芳樹下,清歌妙舞落花前。光祿池臺開錦繡,將軍樓閣畫神仙。一朝落並無相識,三春行樂在誰邊?婉轉蛾眉能幾時?須臾鶴髮亂如絲。但看古來歌舞地,惟有黃昏鳥雀悲。”據說這首詩在《全唐詩》中有兩個作者,一是宋之問,一是劉希夷,二人為舅舅和外甥的關係,而就是因為這首詩才說宋之問殺了自己的外甥。

唐初著名詩人宋之問因一句詩殺掉自己的外甥?只是後人以訛傳訛

劉希夷被宋之問殺的這件事最初見於《大唐新語》“劉希夷,一名挺之,汝州人。少有文華,好為宮體,詞旨悲苦,不為所重……乃更作一句雲:‘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嘆曰:此句復似向讖矣,然生死有命,豈復由此!乃兩存之。詩成未周,為奸所殺。或雲宋之問害之”。就是說劉希夷寫了這首詩,之後就被奸人所啥,有人說是宋之問害死的他。

唐初著名詩人宋之問因一句詩殺掉自己的外甥?只是後人以訛傳訛

所以後世很多人就記載宋之問看上了劉希夷的“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這句詩,想要劉希夷將這首詩句的創作權轉讓給宋之問,但是劉希夷不肯,所以宋之問就生氣,用土塊將劉希夷壓死了,從中唐以來一直到現當代很多的文學家也都基本採用這個說法,但是真實情況怎樣,誰也不知道。北宋的魏泰對這件事提出了質疑,即使劉希夷這句詩寫的比較好,宋之問雖然品行不端,但是也不至於為了這一句話殺人,像明代的李攀龍,清代的賀裳等人也是持有這個想法。《大唐新語》也只是說了一種假設,劉希夷被奸人所啥,有可能是宋之問,但是並沒有坐實這件事,沒有明確的證據,後人對於這個事情的猜測無非就是根據這個《大唐新語》加上因為宋之問這個人的人品不好,就斷言了劉希夷就是宋之問殺掉的。所以這個宋之問殺人案件只是後人的一個推斷。所以是否是宋之問殺人這件事還值得商榷。

唐初著名詩人宋之問因一句詩殺掉自己的外甥?只是後人以訛傳訛

加上宋之問無論在文壇的地位還是在他對於近體詩的貢獻,還有創作的數量來看,各個方面都要比劉希夷要優秀,像在《全唐詩》中劉希夷僅僅收錄了30首詩,而宋之問的詩卻收錄了近兩百首,其中宋之問的詩有很多優秀的作品,而劉希夷卻“不為所重,體勢與時不合”。並且沈佺期和宋之問並稱為沈宋,他們的作品“約句準篇,如錦繡成文,學者宗之”,二人優秀到什麼程度呢?很多的學者都學習沈佺期和宋之問的詩歌寫作手法,足以見得他的創作能力是很高超的。宋之問的才情,文學地位,影響都遠遠高於劉希夷,他沒有這個必要為了兩句詩而殺人。

唐初著名詩人宋之問因一句詩殺掉自己的外甥?只是後人以訛傳訛

當然,宋之問人品不好是那個時期所公認的,他的作品據考證也有很多的疑點,存疑的詩句中有多首被認為不是他自己所獨創的,雖然也有一首是劉希夷的“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但是存疑抄襲沈佺期的詩文卻高達十首以上,那麼找來說他最大的威脅應該是沈佺期而不是劉希夷了。所以宋之問殺劉希夷的這件事只是以訛傳訛罷了。劉希夷為奸人所殺無疑是板上釘釘的事情,但是至於這件命案的兇手仍然是存疑的,並不能輕易下結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