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长平之战中,如果赵国换成李牧领导,赵国的胜算如何?

九亿少女的梦想


李牧实为史上不世出的将军,以区区代地边兵大破匈奴十余万骑,灭襜褴、破东胡、降林胡,匈奴十余年不敢近赵边城。秦军大破赵军后,李牧临危受命而三年两次大胜秦军,即使王翦亲率各路大军围攻赵国,李牧也能率军立于不败之地,直至被秦国反间而密杀。以此观之,李牧带兵打仗之能笑傲青史。

王翦以绝对优势的兵力无法战胜李牧,而王翦的行军打仗之能堪与战神白起匹敌。长平大战之时,秦赵兵力相当,如果李牧带军与白起对战,纯就战场而言,赵国不会败。事实上,长平大战前三年由廉颇领导,赵军也没有处于下风。

然而,长平大战不是一般的战争,而是决定战国走向的举世大战,君王和丞相的运筹帷幄对战争的胜负也会起到关键作用。秦国主持的是秦昭襄王和范睢,一个是战国成就最高的君王,一个是足智多谋而让各国君王胆寒的应侯;而赵国主持的则是赵孝成王和赵胜,一个是刚继位四年的年幼君王,一个是徒有虚名而无实才的平原君。在秦赵据长平相持三年时,双方均有力疲气竭之势,形势对赵国来说更为有利,赵胜应该联合其他五国趁机攻秦或援赵,以解除六国共患,让秦国限于孤立无援之地而退兵。然后,李牧带领赵军以迅疾之势攻杀秦军,连飘忽不定的匈奴骑兵都能被李牧大举攻破,现带领赵军居高临下攻打力疲气竭的秦军,赵军获胜的概率非常大。

但是,愚蠢的赵胜估计没有联合各国之能,年轻的赵王也不会听取蔺相如、赵豹之言,因为他更加仰仗威名赫赫的王叔赵胜,多半也会让纸上谈兵的赵括取代李牧。

所以,最后的结局大概还是赵军大败。


积微Derek


长平之战是秦国和赵国的国运之战,双方几乎都竭尽全力,最终,赵国惨败,几乎损失了所有精锐,元气大伤,秦国从此再无劲敌,为一统天下奠定了基础。关于此战的假设数不胜数,很多人都从将领角度出发,如果赵国的统帅不是赵括,而是其他谁谁谁,赵国还会不会战败,事实上,我个人认为,长平之战不同于以往的战役,秦国是赌上国运的,所以,无论赵国是谁来指挥,最终都难逃一败,为什么呢?我从以下几个方面说说,不妥之处,还请方家多多包涵。


第一,长平之战是一场巨大的国力消耗战,拼的是综合国力。谁也不会料到,因为一个小小的上党郡,秦赵提前进入了决战阶段,赵国更加没有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根本没有心理准备。一开始,双方互有胜负,可廉颇并未估算到秦国的决心,坚持认为秦国是远道而来,力求速战速决,他只需要坚守壁垒,等秦国粮食耗尽,自然会主动撤军。


众所周知,廉颇虽然老谋深算,可这次他失算了,秦国不但不撤军,反而继续征发国内壮丁入伍,并源源不断增援长平前线,战事一拖就是三年。到了这种局面,根本不是拼将领的一时之谋了,只能拿国力来消耗了。战国末年,论经济实力,谁也比不上秦国,因为此时秦国已经占领了巴蜀,而且打垮了楚国,占领了肥沃的鄢郢之地,粮食产量远远超过赵国。赵国本身就是山地较多,加上连年灾荒,底子薄弱,经不起消耗,东方其他五国都在看笑话,不愿借粮给赵国,如此一来,即使李牧指挥,又有何良策可以解决后勤问题呢?所以,战局一旦进入消耗阶段,赵国事实上就已经败了。


第二,李牧与廉颇相比,并不擅长坚守作战。廉颇老将还是有两把刷子的,论坚守才能,李牧并不如他。李牧最主要的功绩是在北方对匈奴作战,虽然他也曾经对秦作战取得过胜利,可毕竟规模不大,而且对手也不是令人胆寒的白起。因此,把李牧放在多山的长平一代,并不能发挥他的运动作战特长,他不一定比廉颇打得更好。

第三,秦国能够最终取胜,白起的个人能力也是关键因素。白起作为战国四大名将之首,绝对不是盖的,他利用地形,把现场预设在一个小盆地之中,四周已经修筑壁垒,只要赵军进入预设战场,就只有死路一条。赵括最终按照白起的设想进入了死地。假如前线指挥换成李牧,以李牧的性格来看,他很有可能不会把全部主力冲入预设战场,而是更加稳妥地派遣一部分兵力前往试探,这种结果只能有一个,那就是赵国的军队会坚持更久一些,而且会给秦国造成更大规模的杀伤,但败局还是难以挽回的,毕竟他们已经没了粮食,只不过,很可能会重创秦军。



由于问题特殊,以上纯属假设,想象成分很大,如有不切实际的地方,还请方家指正,欢迎留言讨论,但谢绝语言攻击。再次感谢邀请。


猫叔说历史


战国后期,在经过长平之战后,赵国国力已经衰败。但是此时的赵国崛起了另一个军神——李牧。

李牧不但围歼了十万匈奴骑兵,而且接连打退秦国以及韩国魏国的多次进攻,力保赵国的稳定。但是因为秦国的反间计,最终李牧身死于赵国邯郸。



那么,李牧为什么能打胜仗呢?

李牧组建了一支北方强军。这支部队有骑兵、步兵、弓箭兵、车兵组成,形成了退可守,进可攻的联合军团。包括后来他多次击败秦国侵略军的战斗,都是以这支军队为主力的,

李牧本身军事才能也很出色。战斗方式更加灵活,而他的手下将官们也非常拥护李牧。

李牧后期击败秦国军队的将领,没有白起、王翦这么难对付。比如秦国两路大军攻赵那次,李牧也是先铸壁垒以守,消磨秦军的锐气,然后趁着秦军分兵之后留守兵力的懒散而发动攻击,然后再回军以静制动,消灭秦国回援部队。

但是在这几次战争中,李牧实际上并没有对秦军造成重大杀伤,只是击溃而已。对于秦国国力的消耗不大。

如果李牧主持长平之战,能不能胜利呢?

很多人觉得,赵国如果是李牧主持长平之战,一定能够取得胜利。其实在我看来,这个是未必的,而且即便是李牧,也很难取胜。

  1. 秦赵长平之战,秦国有备而来,赵国并无准备。秦国先是去攻打韩国的,目标上党郡。而上党郡投降了赵国。赵国国君还在犹豫要和不要的问题的时候,秦国大军已经在攻击上党的路上了。
  2. 长平之战,最终是在比拼两个国家的综合实力。秦国人口数倍于赵,粮食产量更是远远超过赵国。赵国唯一支撑下去的优势就是后勤线路比较短。但是后来秦国发动百万民众开挖运河,运输粮食的速度比赵国还快。
  3. 赵国总人口本来就比秦国少,四十五万士兵已经相当于全国总动员,而秦国六十万大军出动,对于秦国还没有达到支撑不下去的地步。后来赵国到了春耕,田地荒芜无人耕种,国内十来岁的娃娃都要派来上战场。因为赵国处于四冲之地,东南西北都有国家,赵国也不老实,老是去欺负这些国家。到了长平之战后期,更是连粮食都借不到。
  4. 廉颇在对阵秦军的时候,起初秦军将领还不是白起,但是廉颇依然被秦军挟胜韩之势打败两次,不得不铸造壁垒坚守,以消磨秦国锐气。李牧此时还没有形成自己的军团,即便出战也比廉颇强不到哪里去。
  5. 比较理想的局面,就是李牧不断寻找机会消灭秦国有生力量。但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秦国消灭赵国四十万大军,也付出了损失二十多万大军的代价。秦国可以不断补充兵力,而赵国到后来连兵员都不能保证了。
综上所述,赵国虽然曾经强大,而且诞生了赵国四大名将之二——廉颇和李牧。但是终究因为国力不如秦国,难逃失败结局。而且赵国基本国策始终有问题,很少与周边国家合作,多数是攻击。最终在他需要帮助时无人伸出援手。

阿庆还是阿庆


纵观李牧的成名之战,我们就会发现一个问题。

李牧最擅长的就是敌不动,我不动;敌一动,我伺机而动,从最想不到的地方击垮敌军。

那么如果是李牧来主导长平之战,早期一定会与廉颇实行都样的方法,坚壁清野,拒守不出,以待战机。

而秦军主将白起,同样在等赵军主动进攻。

于是两方势必会陷入长久的对峙,等待其中一方主动进攻。

而双方都心知肚明,只要谁率先发动总攻,那都将是战败的哪一方。

这是关乎国运的战争,谁也不敢赌,也就是说谁也不会轻易出战。

那么对峙到最后,其实就不是李牧与白起的比拼了,而是赵国与秦国之间国力的碰撞。

几十万大军,在前线人吃马嚼,消耗巨大。

赵国的底蕴不如秦国,所以打这种持久的消耗战,赵国根本就吃不消。

这也是赵孝成王换掉廉颇,任命赵括为将的根本原因。

就是因为廉颇与秦军长久对峙,但赵国却支持不了这种长久消耗,只能求速战速决。

所以,赵国的国情、国力不变,就算是李牧领兵,也是难逃一败。

因为对峙到一定阶段,赵孝成王一定会像催促廉颇一样催促李牧。

如果李牧依旧不出兵,那么孝成王一定会换掉李牧。

如果李牧出兵,那么就正中白起的下怀。

唯一的区别,就是李牧出兵时的部署,一定不会向赵括那样,一股脑倾巢而出,而是会部署几股兵力,相互援助,不至于全军都陷入白起的包围圈。

固然赵军依旧会败在秦军手里,但绝不会全军覆没,大部分有生力量会被保存下来。

接下来的邯郸保卫战,就会舒服很多。

说不定秦军长平虽胜,但打不到邯郸。


盗帅夜留香YE


战国四大将领,白起 王剪 廉颇 李牧他们为什么被史书称为四大将领已经是一个迷,百家讲坛王立群教授讲过,可能和秦国打仗没有败的将军才能得此称号,可以肯定的是李牧的确军事能力很强,他与廉颇都没有败给秦国,我们再来看看长平之战,当时是廉颇在领军


廉颇刚开始的时候打得也不顺利,总是损兵折将,后来有经验的廉颇没有乱,根据地形而战,长平离赵国都城很近,而离秦国很远,这样防守有助于赵国后勤供给,而秦国后勤供给很远,这样廉颇的战术是用对了,当时还不是白起领军,廉颇已经能稳定战局了,这样消耗下去,秦国就会慢慢被打退,假如换李牧来,都会是同样的结果,被秦国使用反间计,调换将领

我们先不说调换谁,廉颇都可以稳定战局,为何还要调换,这就是秦国厉害之处,事实也证明,最后李牧用十万军队与王剪对峙的时候,王剪都觉得仗难打,李牧依然被反间计拿下,这就是领导不给力的原因,同一个石头砸了两次脚。

其实纸上谈兵的赵括在长平之战也有一定的名气了,他的老爸也不是一个简单的人物,能力能和廉颇 李牧并列一起的赵国大将“赵奢”赵奢在听完儿子谈兵法后都自叹不如,可是赵奢的老婆和赵王报告的时候就说,千万不能让赵括上战场,假如要让他打仗先允许我一家与赵括断绝关系,这个话说得很重了,后来长平之战过后赵奢已经过世了,但是赵奢的老婆安全。所以说很多事情都是事先知道的,可是秦国始终还是抓住了漏洞,

不管是谁接手长平之战,比的是国君对将领的信任以及国君实力,说到底还是比领导,就按照战国当时的趋势,赵国必败。

长平之战赵国其实已经粮食短缺了,后来向齐国求救,当时齐国的权利是个女的掌权,没有想帮助赵国的意思,那个女皇帝认为秦国削弱一个赵国对齐国的崛起有大用,所以我们看看有时换掉廉颇也许是无奈之举,返观换谁都没有换赵括合适,万一纸上成真了呢?

喜欢就关注 不喜欢就点赞 想骂就大胆留言吧!


搞史小乖


首先。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搞清楚长平之战的性质。长平之战的性质,是秦赵两国的战略决战,赌的是两国的国运。所以,决定长平之战的关键因素是两国的综合实力,而不单是军事方面的比拼。

战争潜力方面,秦国完胜。粮食产量,人口规模都超过了赵国。

再加上,秦国实行商鞅变法后,打造了完美的战争体系。整个国民经济都服从于战争的需要。兵器生产,军粮的运输,兵员的补给等,从效率到规模都超过了赵国。

可以说,战场上的赵国一半是被打败的,另一半是被硬生生的拖垮的。

并且,赵括被围时,长平之战进入白热化,双方开始拼后援。秦国的大规模援兵,完全压制了赵国的援兵。如果,赵国援兵占优势并到达战场,赵国能反败为胜都有可能。

其次,秦国独处西方,可以放开手全力打赵国。赵国则不然,是四战之地。打秦国时,北方要驻扎骑兵防备匈奴,同时还得防备燕国和齐国。

大家是否记得赵武灵王胡服骑射训练的著名骑兵,规模大战斗力强,赵国就赖此崛起起的。



赵国北方邻居匈奴极为强悍,赵国深受其害,直到赵武灵王时,才打败匈奴,并修建了长城。可是,赵国仍然要投入很大的兵力防备匈奴的骚扰。

在长平之战中几乎没有出现关于赵国骑兵的记载。据现代专家考证,赵国骑兵部队的确没有参与长平之战,当时驻扎在北方边境,应对匈奴和燕国。

本来综合国力就逊色的赵国,还不能全力去打,获胜的概率大吗?

其次,秦国依赖强大的国力战,在外交上占据优势。依托外交优势,秦国在信息战方面完胜赵国。

现在假设一下,李牧取代了赵括。供李牧选择的方法是两个:一个是进攻,一个是防守。

假如李牧要防守,赵王就会撤了李牧另换他人。因为赵王撤换廉颇,就是因为赵国粮尽,已经耗不下去了。

假如李牧要攻,会怎样呢?

秦国在长平之战,完美的对赵国进行了欺骗。赵国一直都认为,长平秦军的主将是王龁。以为白起仍在做外交官,为秦国出使魏国和韩国。赵括出击时,做的部署,就是针对王龁设定的。结果直到被包围,才发现对手由王龁换成了白起。

如果,换成李牧主持战事。并且,依据王龁的特点制定作战计划,极有可能也走了赵括的老路,遭遇惨败。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指挥作战,就好比是盲人瞎马,难度系数是很大的。

再退一步说,即使李牧知道白起到达战场,又会如何呢?

几乎占有全面优势秦军由白起这样的天才指挥。李牧即使一如既往的优秀,又有多少优势呢?我认为,李牧最多就是不败也不胜,和秦国打成平局。(本文原创,图片源于网络。)


德全不畏


这里是不请自来的守仁君

长平之战其实是一场大规模消耗战,把长平之战完全归罪于赵括一人身上其实是非常不讲道理的。

秦赵长平之战,双方投入兵力达七八十万。廉颇为什么采取守势,不是他不打,是他前面打了几仗发现打不过。怎么办呢,那就固守呗。长平之战是在今天山西晋城高平打的,秦国补给线漫长,廉颇希望熬到秦军断粮,自然不战而胜。

但是赵国的情况并不允许廉颇这么做,赵国在此前连年战争,国力损耗严重,秦国虽然战线漫长,但是秦国有强大的国力能支撑起这一仗,但是赵国撑不下去。

所以不论秦国挑拨不挑拨,急于求胜的赵王都准备换下廉颇。

而赵括刚接手就改变廉颇的防御策略,开始进攻,那其实也是赵王的本意。

当然,赵括本身是有大问题的,但是长平之战赵国失败的主要原因还是国力不济。


赵括虽然纸上谈兵,但是最后他能慨然带着勇士战死沙场,为国尽忠。廉颇确实是一代名将,但是他到最后却因为权力之争投靠魏国。

至于说李牧,长平之战时李牧尚无法接触到赵国高层。

李牧是一代名将不假,但是高手之间过招,看的还是谁底子厚实。如果李牧指挥长平之战,无疑赵国的胜率会大大增加,但是顶多四六开,秦国六。


守仁读仁


一个几千年的骗局。我们都知道长平之战结束于公元前260年,那么什么时候开始的呢?《秦本纪》和《白起王翦列传》都明明白白记载着,秦昭王47年(公元前260年)秦派王龁攻上党,然后赵国派廉颇应战。也就是说长平之战满打满算就是一年,何来三年?

然后那些人不服气,他们说史记写错了!不见棺材不落泪,我们去看一个铁证,出土的两千多年前的秦国竹简(云梦竹简),竹简主人比秦始皇还早两年出身,他一生参与了秦灭六国的多次战争,最后他当了一个秦国地方官。他墓中有很多记载秦国法律和资料的竹简。其中有一本记载秦国历史的《编年纪》,里面有这样一句话:(秦昭王)四十七年,攻长平。现在铁证如山,长平之战就是满打满算才一年,何来三年?

还有说啥赵国缺粮?苏秦说:当今之时,山东之建国,莫如赵强。赵地方二千里,带甲数十万,车千乘,骑万匹,粟支十年。

我翻遍了史书,都没有关于长平之战赵国缺粮或者粮食紧张的记载,倒是找到了秦国当年发生了饥荒。

昭王既息民缮兵,复欲伐赵。武安君曰:“不可。”王曰:“前年国虚民饥,君不量百姓之力,求益军粮以灭赵。(这里说的前年就是公元前260年)

还有赵国向齐国借粮发生在公元前259年,长平之战他借粮前一年就结束了?那赵国为啥还借粮?因为秦国来打邯郸之战。也就是说长平之战赵国不缺粮!你说邯郸之战赵国缺粮可以,但是请不要说长平之战赵国缺粮!请不要张冠李戴!

所以结论是长平之战一年都还没有打够,赵国也不缺粮,李牧来也会坚守不出,守到秦军漏出破绽再小心反击,如此李牧有6成胜算,像赵括那样是0成。



青玉案i


将有所长,亦有所短。这个问题可以比喻为:将海军司令临时抽调去指挥陆军去打一场山地战役一样,不可行。白起擅长于打歼灭战,李牧擅长于骑兵作战,长期在华北平原防范匈奴来袭,上党高地是山地与河流交错之地,长平之战赵国为何没用李牧的原因也在于此。



长平战场不是骑兵的主战场,不是骑兵的主战场就不是擅长指挥大规模骑兵作战将领的战场。从长平古战场的地理条件来看,上党高地地处太行山脉,山路崎岖不平,又有丹水、沁水、清漳河三大水系围绕,秦赵对决所在地长平,周边势凹凸不平且有丹水隔开,不管是从整个上党高地,还是长平战场,如此崎岖难行的地理位置都不适合大规模骑兵驻军和作战的。如果赵国在长平大量动用骑兵,不光难以保障,更坚持不了三年,骑兵本身的负荷就能把赵军拖垮。



骑兵,在古代绝对是个“烧钱”的种兵,《史记》中记载到:汉武帝发动漠北之战动用十万骑兵对匈奴作战时,就要五十万步兵跟着十万骑兵后面为人和马提供军械粮响和草料保障,其中还有三十万匹用于作后勤保障的非作战马匹紧追步兵保障部队;也就是说1名作战骑兵要正常作战,背后必须是5名步兵和3匹马支撑着。而且当时的汉武帝还是倾尽了统一后的举国之力才筹措完的,可想而知费用多庞大了!



李牧作为战国时期赵国的骑兵“司令”,在赵国的北大门是专门防御匈奴和燕国偷袭的,因为华北平原和内蒙古草原适合骑兵作战,那里的战争是以骑兵较量为主,也只有骑兵才能在平原上发挥出强大的兵种优势。如果真把李牧换到长平战场,真如让海军司令去指挥陆军部队打山地战役那样糟糕。


海马叔叔说史事儿


胜算为零,但是败仗也不会败得那么惨,顶多就是丢失上党17郡,至少那45万军队可以被带回来。这是李牧性格决定的,李牧是穷人家的孩子,从来没尝过富裕仗的滋味,更不会像赵括这种富家子弟一样败起家来不心疼。

当时赵国换帅的主因是廉颇拒绝出城迎战。当时的赵国情况就是餐无隔夜米,整个国家粮草都被吃光了,这时候赵王才会想着去赶紧决战,可是赵王一天几道圣旨都无法让廉颇出城大战,这里责任主要在赵王,前线在打仗他则是在背后瞎指挥,缺粮草是可以理解,可是这么给前线将领压力也是不对的。我们看过李牧打仗的策略,这个人特别能忍,就忍字一功上面他对廉颇肯定是有过之无不及。假如换个李牧上来,李牧肯定采取跟廉颇一样的防守反击的作战策略。这就会造成一个结果,赵军缺粮,耗不下去,只能放弃上党退守邯郸,这是赵国国力决定的,李牧也无可奈何。

不过呢,由于李牧肯定不会出击的,那么那长平战死的45万赵军肯定也不会死的。所谓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这上党17郡本来也不是赵国的,丢了也就丢了,有这45万大军随便打哪里也能夺来那么多城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