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寿命最短的航空母舰——信浓号

说到航空母舰,大家都会想到海上巨无霸,决定海战胜负的关键力量。一般来说,一支航空母舰周边会伴随着大量的护航船只,由驱逐舰、巡洋舰等组成,水下还往往由潜艇以防对方的水下攻击,再加上航母本身的舰载机组成的空中防护,因此要击沉一艘航空母舰往往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但在现实中就有一艘航空母舰在自己第一次下水试航的时候就被击沉了,这艘航空母舰就是日本的信浓号。

该舰于1940年5月4日开工建造,1944年10月8日在日本横须贺港下水。11月9日编入日本海军序列。满载排水量为72000吨,长266米,宽36米。原本该军舰是打算建造成一艘战列舰,作为大和级战舰的三号舰(另外两艘分别是大和号、武藏号)

世界上寿命最短的航空母舰——信浓号

太平洋战争爆发之前,日军中普遍盛行大炮巨舰主义,于是建造了超级战舰大和号和武藏号。事实却证明,太平洋战争中决定海战胜负的,已从大型战舰转移到了航空母舰。作为日本海军象征的大和号和武藏号,在历次战役中没有起到什么作用,更多的只是一个摆看的角色,以及得到了一个“海上豪华旅馆”的称号(大和号和武藏号上的饮食住宿在日军中是堪称豪华的)

到了战争末期,日军在太平洋战场节节败退,全盛时期众多的航母也所剩无几,在这样的背景下,作为大和级战舰的第三号战舰,信浓号,原本是作为战列舰建造的计划,则改成了航空母舰。当然,就吨位来说,也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航母了。

信浓号整体设计风格依旧源于“大凤”号重装甲航母,着重在防御性能方面进行了强化改造,信浓号理应更加坚固。但这项改造计划处在特殊时期,为了投入紧张的战区,整个项目工期被缩短,改造过程化繁为简,工程质量自然不惊喜,留下的隐患便为后来的悲剧埋下伏笔,紧张改造竣工之后的信浓号并没有经过严密的试验便直接投入战争,留下的隐患便为后来的悲剧埋下伏笔。

世界上寿命最短的航空母舰——信浓号

1944年日军为了躲避美军B-29轰炸机的空袭,只能将庞大的信浓号航母转移到相对安全的吴港。1944年11月28日信浓号航母在日本舰船“矶风”、“滨风”和“雪风”三艘舰船的护航下前往目的地。正巧的是美军潜艇“射水鱼”正在营救B-29轰炸机的落水队员,此时发现意欲转移的信浓号,便开始追击攻打。追击过程中美军潜艇发射了航速46节的6枚MK14-3A鱼雷,发射的第一枚鱼雷便击中了信浓号,之后又连续击中三枚。

信浓号在被击中后仍旧继续以18节的速度航行,但在几个小时之后,信浓号已经是动力全失,沉没在太平洋里,舰船上死亡军官共有2400名,成为史上最短命航母,也是被潜艇击沉的最大军舰。

世界上寿命最短的航空母舰——信浓号

当时的日军对信浓号投入很大的心血,视其为救国巨舰,可惜被美军潜艇轻而易举的击沉。这艘耗费日军六年时间的大航母还没有起降过一架飞机,没有发射过炮弹便出师即死。之后日军调查中,认为只工期粗陋导致的信浓号舰体密封差。美军认为信浓号的防鱼雷出存在设计缺陷,恰好被美军潜水艇攻击了其缺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