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父遗事5 真假大洋见世风

祖父遗事5 真假大洋见世风

祖父遗事5 真假大洋见世风

祖父遗事5 真假大洋见世风

曾祖父和祖父对这头亲事都很满意。都以为是攀上了一棵大树,所谓大树底下好乘凉。以当时曾外祖父在鄱乐万几县的名气和家业,曾祖父只能是望其项背了。因而对哲文先生撮合这门亲事很是感谢。

祖父订亲后,又去南昌继续读书。

这时的南昌,和全国各地一样,正处在封建社会的末期,国家政局动乱,老百姓是民不聊生,街道肮脏,生意萧条,到处是一派衰败的景象。北京城里更是好人受气坏人当道的政治骗子交易所。一个很有抱负,很有理想,力图变法图强的好皇帝光绪帝,被那老妖婆迫害致死,人民在哀泣,国家在颤抖。光绪帝实施君主立宪,反对君权神授,深得变法者的信赖。他曾说:“朕但欲救中国尔,若能救民,朕虽无权何碍。”皇权是统治者的命根子,大都是到死也紧紧抓住不放的,你看那慈禧老妖婆,就是一个玩弄权术的高手,一个好好的国家差点被她玩完了。她真正是一个祸国殃民的历史大罪人。而光绪帝,就凭这句话,就知道他是一个民贵君轻的开明统治者,是一个无私的爱国者。其实他也是有具体行动的,只是,他被迫害死了,这是国家的悲哀,这是人民的悲哀。

在这动荡的年代,一些青年学生,要么做时代的弄潮儿,轰轰烈烈地去干救民救国的大事,如陈独秀李大钊等,要么沉伦下去,做社会的看客,统治者的顺民。我的祖父既无胆量胸襟去做所谓的大事,参与反清救亡运动,也不会去做祸国殃民的坏事,因而游离于政治之外,关闭于书斋之中,实在混不下去,只好中止学业,回家另谋生路了。

回家后,整天在家也就是看看书,写写字什么的,有时也帮父兄做一点田间地头的轻活。

一次,祖父去石镇街办事,办完事后就去书店买书,祖父挑好书后付钱,店老板说祖父付的大洋是假的,不收。

祖父据理力挣,“这是正宗的光绪元宝,怎么能是假的?”

“维新后,光绪元宝就掉价了。”老板不屑地说。

祖父只好不买,悻悻地离开店铺回转。在渡口,正好碰到他的岳父大人。祖父告知内情,外曾祖父说,哪个店铺,带我去。于是,翁婿二人来到刚才的书店,那店老板一见曾外祖父,赶忙笑脸相迎,又是搬座,又是倒茶递烟,一口一声地大老板好,谄谀之声不绝于耳。见我祖父站在身后,忙问:“这位是?”外曾祖父说是小婿。那店老板啊唷唷地夸赞,公子真是一表人才,气宇轩昂,仪表堂堂。祖父说,过奖了,小生来此想买几本书。老板说请挑请挑。祖父拿起了刚才挑好的书,然后把大洋递过去,店老板说,几本小书那能要公子破费,祖父说,买东西是一定要付钱的,外曾祖父也说,收下吧,这是规矩。店老板才笑嘻嘻地将大洋收下。

你看,同样的一块大洋,在不同人的眼里,就有不同的身价。这事发生在清朝末年,那时世态炎凉是社会的通病,如果外曾祖父不在场 那店老板是决不会收我祖父所谓假大洋的,更会鄙夷我祖父的。就是在今天,趋炎附势,狗眼看人低的现象也还是经常发生的。

于是,他们出得店来,准备去家吃午饭。一路上翁婿两寒暄了几句。

突然曾外祖父问:“你不去南昌读书了?为什么?”

“不去了。因为世道太乱。同学们一天到晚也就是打打杀杀的,经常游行罢课,没有几个人认真学东西的。”

“那你现在家没有事做,有空就到店里来帮助打点生意吧。”祖父想想也是,反正闲着也是闲着,不如在店里帮帮忙,长长见识。其它的事以后再说。

一年以后,祖父祖母结婚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