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父遺事5 真假大洋見世風

祖父遺事5 真假大洋見世風

祖父遺事5 真假大洋見世風

祖父遺事5 真假大洋見世風

曾祖父和祖父對這頭親事都很滿意。都以為是攀上了一棵大樹,所謂大樹底下好乘涼。以當時曾外祖父在鄱樂萬幾縣的名氣和家業,曾祖父只能是望其項背了。因而對哲文先生撮合這門親事很是感謝。

祖父訂親後,又去南昌繼續讀書。

這時的南昌,和全國各地一樣,正處在封建社會的末期,國家政局動亂,老百姓是民不聊生,街道骯髒,生意蕭條,到處是一派衰敗的景象。北京城裡更是好人受氣壞人當道的政治騙子交易所。一個很有抱負,很有理想,力圖變法圖強的好皇帝光緒帝,被那老妖婆迫害致死,人民在哀泣,國家在顫抖。光緒帝實施君主立憲,反對君權神授,深得變法者的信賴。他曾說:“朕但欲救中國爾,若能救民,朕雖無權何礙。”皇權是統治者的命根子,大都是到死也緊緊抓住不放的,你看那慈禧老妖婆,就是一個玩弄權術的高手,一個好好的國家差點被她玩完了。她真正是一個禍國殃民的歷史大罪人。而光緒帝,就憑這句話,就知道他是一個民貴君輕的開明統治者,是一個無私的愛國者。其實他也是有具體行動的,只是,他被迫害死了,這是國家的悲哀,這是人民的悲哀。

在這動盪的年代,一些青年學生,要麼做時代的弄潮兒,轟轟烈烈地去幹救民救國的大事,如陳獨秀李大釗等,要麼沉倫下去,做社會的看客,統治者的順民。我的祖父既無膽量胸襟去做所謂的大事,參與反清救亡運動,也不會去做禍國殃民的壞事,因而遊離於政治之外,關閉於書齋之中,實在混不下去,只好中止學業,回家另謀生路了。

回家後,整天在家也就是看看書,寫寫字什麼的,有時也幫父兄做一點田間地頭的輕活。

一次,祖父去石鎮街辦事,辦完事後就去書店買書,祖父挑好書後付錢,店老闆說祖父付的大洋是假的,不收。

祖父據理力掙,“這是正宗的光緒元寶,怎麼能是假的?”

“維新後,光緒元寶就掉價了。”老闆不屑地說。

祖父只好不買,悻悻地離開店鋪迴轉。在渡口,正好碰到他的岳父大人。祖父告知內情,外曾祖父說,哪個店鋪,帶我去。於是,翁婿二人來到剛才的書店,那店老闆一見曾外祖父,趕忙笑臉相迎,又是搬座,又是倒茶遞煙,一口一聲地大老闆好,諂諛之聲不絕於耳。見我祖父站在身後,忙問:“這位是?”外曾祖父說是小婿。那店老闆啊唷唷地誇讚,公子真是一表人才,氣宇軒昂,儀表堂堂。祖父說,過獎了,小生來此想買幾本書。老闆說請挑請挑。祖父拿起了剛才挑好的書,然後把大洋遞過去,店老闆說,幾本小書那能要公子破費,祖父說,買東西是一定要付錢的,外曾祖父也說,收下吧,這是規矩。店老闆才笑嘻嘻地將大洋收下。

你看,同樣的一塊大洋,在不同人的眼裡,就有不同的身價。這事發生在清朝末年,那時世態炎涼是社會的通病,如果外曾祖父不在場 那店老闆是決不會收我祖父所謂假大洋的,更會鄙夷我祖父的。就是在今天,趨炎附勢,狗眼看人低的現象也還是經常發生的。

於是,他們出得店來,準備去家吃午飯。一路上翁婿兩寒暄了幾句。

突然曾外祖父問:“你不去南昌讀書了?為什麼?”

“不去了。因為世道太亂。同學們一天到晚也就是打打殺殺的,經常遊行罷課,沒有幾個人認真學東西的。”

“那你現在家沒有事做,有空就到店裡來幫助打點生意吧。”祖父想想也是,反正閒著也是閒著,不如在店裡幫幫忙,長長見識。其它的事以後再說。

一年以後,祖父祖母結婚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