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啟當太子時請衛綰吃飯,衛綰不去,為何劉啟登位後重用衛綰?

yuzuki


我們通常說,態度比能力重要。劉啟能夠重用衛綰,就是看中了他的人品。衛綰為人誠實敦厚,心無旁騖,不玩虛的。這種人辦事可靠,讓人放心。

在漢文帝劉恆時代,衛綰已經進入了官場,雖然沒有太大的建樹,但是贏得了大家的好評。

劉啟做太子的時候,曾經搞了一次大型宴會。他邀請了皇帝身邊的近臣喝了一場酒。在一般人看來,下一任皇帝邀請自己吃飯,一定會按時出席。雖然衛綰在受邀的名單中,可是他卻稱病失約,大家都覺得衛綰不識抬舉,沒事找事。關鍵是這件事更讓太子劉啟很不高興。

儘管漢文帝劉恆在臨終前給太子劉啟交代:衛綰是一個忠厚老實的前輩,你要好好待他。

但是,劉啟心裡不爽快,上任一年多時間沒有召見過衛綰。衛綰明白是什麼原因,不論幹什麼事情都小心翼翼,生怕惹出什麼麻煩。

有一件事情可以看出衛綰的實誠。一次,劉啟由未央宮前往上林苑,衛綰和皇帝同乘一輛車,身為中郎將的他負責安全保衛工作。劉啟事後問衛綰:你知道我為什麼讓你同坐一輛車嗎?衛綰回答不知道。劉啟突然發問:我是太子的時候請大家吃酒,你為什麼不來?衛綰誠惶誠恐地說:我知道不去是死罪,但是我生病了。

衛綰就是這麼一個十分具體的人物,於是劉啟賞賜他一把寶劍。誰知道衛綰拒絕接受。當他把先帝劉恆前後賞賜的六把拿出來給劉啟看的時候,劍在鞘中,雪亮如新,從未用過。

衛綰就謹小慎微、從不爭功,還常常讓功於人,深受好評。

劉啟先後任用他為河間王太傅、中尉,封為建陵侯等等。他的歷程正好說明了,人品比能力更重要。


文蹤旅跡


衛綰此人雖然學問不大,能力也不出色,但他有一個良好的品行,及平和的性情。用句通俗的話來講,這樣的人就是“無公害”人物,值得信任,值得託付重任,尤其是輔佐幼主。漢景帝看中的就是衛綰這一點。


一、衛綰其人

衛綰年輕時有一大特長——車玩得好,駕車技術好,還能擺弄車輛。現在開車不算啥,古代人會駕車,算一“藝”,六藝,禮、樂、射、御、書、數,御就是駕車。

因為這項技能,衛綰當了郎官,成為漢文帝的專職司機,後來逐步被提拔為中郎將。中郎將在西漢屬中級官員,顯然,除了技能外,衛綰還有一定過人之處。

衛綰的這個過人之處,就是他的品行。他為人忠厚,不張揚,甘守平庸,心無雜念,且為人處事很謹慎,不莽撞。他還有一個寶貴的品德,喜歡將功勞歸於他人,從不爭功,別人有過失,總想辦法替別人掩過。


因此,他深得漢文帝喜愛,漢文帝臨終前,特地關照漢景帝,將來善待衛綰。

雖然,衛綰因為拒絕出席漢景帝的宴請,讓漢景帝很不爽。但其實漢景帝明白,作為皇帝的親信,隨便接受太子的宴請,本來就不是一件好事。衛綰不接受,就是忠於漢文帝,沒什麼可指責的。所以漢景帝對衛綰的拒邀,心裡一半是不高興,一半欽佩!

經過一段時間的冷落,漢景帝發現衛綰根本沒有絲毫失落,依舊該做什麼就做什麼,一副心底無私天地寬的架勢。於是漢景帝就自降身價,主動跟衛綰談及當年事,釋放自己的那點不痛快,準備重用衛綰。

二、漢景帝的心思

在舊事重提過程中,他還得知,父親生前竟然曾經賜了六把劍給衛綰,而衛綰竟然從來沒對人炫耀,更沒變現花銷。


這樣漢景帝重用衛綰的決心更強了。漢景帝想用衛綰幹什麼,讓他這麼小心謹慎?

原來,漢景帝早就在謀劃,廢黜劉榮太子之位,改立膠東王劉彘。由於劉彘尚年幼,他想給太子尋找一個可靠的輔佐之人!

這就是漢景帝的過人之處,一是獨到的識人眼光,二是深謀遠慮的安排。

在漢景帝心目中,太子的佐臣,需要的不是能力,而是忠誠可靠,及內斂的性格。無疑,衛綰就是一個非常合適的人選。


而與衛綰對應的兩個重量級人物,周亞夫和竇嬰都被排除在外。竇嬰不夠內斂,周亞夫太過剛直,將來太子不好降伏,甚至可能凌駕於幼主之上。這就是後來周亞夫悲劇命運的原因。

朝堂政治,向來充滿殺機,衛綰能力不強,政績也不突出,但靠著他的本性,能被皇帝選中,承擔輔佐幼主的重任,而能力出眾的周亞夫枉死,真是時事造英雄,時事也能捉弄人吶!


尋根拜祖


衛綰是文景時期的歷史人物,這人在歷史上沒什麼作為,但是懂得雜技雜耍(漢文帝喜好這口),又非常忠誠敦厚,所以深得漢文帝信任。

劉啟即漢景帝,是漢文帝兒子,在文帝即將翹辮子時,他請衛綰吃飯,請吃飯的目的就是為了跟衛綰等漢文帝身邊的臣子打好關係,好保住他太子的位子,也是為了間接討好漢文帝。因為當時漢文帝對劉啟這個太子不那麼滿意。歷史記載說漢文帝腳生瘡了,為了考驗太子劉啟的孝心如何,特意讓劉啟吸膿血,結果劉啟同學流露出嫌棄的表情,這讓漢文帝很不爽……

回到劉啟請吃飯這裡來,衛綰的確沒去吃的,沒去吃不是因為劉啟的飯局菜色不好,而且衛綰這人還是很謹慎的,他考慮到文帝還沒死,他就去跟劉啟走太近,這會讓漢文帝有想法的。所以就沒去。

至於後來劉啟當上皇帝后為什麼還重用衛綰,主要還是因為衛綰是個忠厚老實人。說是重用談不上,反正漢景帝劉啟就是用了他,到後來還讓衛綰做了三年丞相。本人覺得漢景帝用他主要是因為覺得衛綰這人老實可靠,不會有什麼大作業,但放在身邊絕對放心。僅此而已。


貓守米


這說明漢景帝是一個合格的儒教國家的神,因為在古漢語中,帝就代表神。

中國儒教國家的神,既要有天使👼般的笑容,又要有魔鬼般的手段。

或者說既要有儒家的儒雅和氣量,還要有法家的殘暴和睚眥。

或者像四川近代著名文人李宗吾總結那樣,面厚心黑。

衛綰其人,實沒有必要去斤斤計較,所以漢景帝善待了他,因為根本不影響統治,這個時候帝王是不會無緣無故對他兇狠的。

以德報怨,與寬容胯下之辱兇徒的韓信相比,也不遑多讓。


河東來


1、衛綰不付太子的邀請,說明他不是一個趨炎附勢之徒,同時這證明衛綰忠於漢文帝,對於人品好又忠心的人當然要重用了。

2、天子講究天子氣度,衛綰不付邀請得罪太子,太子登位重用得罪過自己的人,對自己的名聲大有益處。


退而結網429


物以類聚,人以群分。太子請客一般人肯定會趨之若鶩,但是衛綰反其道而行之,這讓劉啟印象深刻,他肯定會不斷地琢磨衛綰這傢伙是個怎麼樣的人呢?漢景帝劉啟雖然脾氣爆躁,但是他城府極深,久而久之他可能認為衛綰是一個極煉如不煉出色而本色的人,是和他一樣胸有城府的人,既然品行相投,自然就惺惺相惜了,劉啟當然明白大行不顧細謹大禮不辭小讓的道理,他怎麼會因為自己請客衛綰不給面子而埋沒衛綰呢!因此劉啟登基後重用衛綰也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