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启当太子时请卫绾吃饭,卫绾不去,为何刘启登位后重用卫绾?

yuzuki


我们通常说,态度比能力重要。刘启能够重用卫绾,就是看中了他的人品。卫绾为人诚实敦厚,心无旁骛,不玩虚的。这种人办事可靠,让人放心。

在汉文帝刘恒时代,卫绾已经进入了官场,虽然没有太大的建树,但是赢得了大家的好评。

刘启做太子的时候,曾经搞了一次大型宴会。他邀请了皇帝身边的近臣喝了一场酒。在一般人看来,下一任皇帝邀请自己吃饭,一定会按时出席。虽然卫绾在受邀的名单中,可是他却称病失约,大家都觉得卫绾不识抬举,没事找事。关键是这件事更让太子刘启很不高兴。

尽管汉文帝刘恒在临终前给太子刘启交代:卫绾是一个忠厚老实的前辈,你要好好待他。

但是,刘启心里不爽快,上任一年多时间没有召见过卫绾。卫绾明白是什么原因,不论干什么事情都小心翼翼,生怕惹出什么麻烦。

有一件事情可以看出卫绾的实诚。一次,刘启由未央宫前往上林苑,卫绾和皇帝同乘一辆车,身为中郎将的他负责安全保卫工作。刘启事后问卫绾:你知道我为什么让你同坐一辆车吗?卫绾回答不知道。刘启突然发问:我是太子的时候请大家吃酒,你为什么不来?卫绾诚惶诚恐地说:我知道不去是死罪,但是我生病了。

卫绾就是这么一个十分具体的人物,于是刘启赏赐他一把宝剑。谁知道卫绾拒绝接受。当他把先帝刘恒前后赏赐的六把拿出来给刘启看的时候,剑在鞘中,雪亮如新,从未用过。

卫绾就谨小慎微、从不争功,还常常让功于人,深受好评。

刘启先后任用他为河间王太傅、中尉,封为建陵侯等等。他的历程正好说明了,人品比能力更重要。


文踪旅迹


卫绾此人虽然学问不大,能力也不出色,但他有一个良好的品行,及平和的性情。用句通俗的话来讲,这样的人就是“无公害”人物,值得信任,值得托付重任,尤其是辅佐幼主。汉景帝看中的就是卫绾这一点。


一、卫绾其人

卫绾年轻时有一大特长——车玩得好,驾车技术好,还能摆弄车辆。现在开车不算啥,古代人会驾车,算一“艺”,六艺,礼、乐、射、御、书、数,御就是驾车。

因为这项技能,卫绾当了郎官,成为汉文帝的专职司机,后来逐步被提拔为中郎将。中郎将在西汉属中级官员,显然,除了技能外,卫绾还有一定过人之处。

卫绾的这个过人之处,就是他的品行。他为人忠厚,不张扬,甘守平庸,心无杂念,且为人处事很谨慎,不莽撞。他还有一个宝贵的品德,喜欢将功劳归于他人,从不争功,别人有过失,总想办法替别人掩过。


因此,他深得汉文帝喜爱,汉文帝临终前,特地关照汉景帝,将来善待卫绾。

虽然,卫绾因为拒绝出席汉景帝的宴请,让汉景帝很不爽。但其实汉景帝明白,作为皇帝的亲信,随便接受太子的宴请,本来就不是一件好事。卫绾不接受,就是忠于汉文帝,没什么可指责的。所以汉景帝对卫绾的拒邀,心里一半是不高兴,一半钦佩!

经过一段时间的冷落,汉景帝发现卫绾根本没有丝毫失落,依旧该做什么就做什么,一副心底无私天地宽的架势。于是汉景帝就自降身价,主动跟卫绾谈及当年事,释放自己的那点不痛快,准备重用卫绾。

二、汉景帝的心思

在旧事重提过程中,他还得知,父亲生前竟然曾经赐了六把剑给卫绾,而卫绾竟然从来没对人炫耀,更没变现花销。


这样汉景帝重用卫绾的决心更强了。汉景帝想用卫绾干什么,让他这么小心谨慎?

原来,汉景帝早就在谋划,废黜刘荣太子之位,改立胶东王刘彘。由于刘彘尚年幼,他想给太子寻找一个可靠的辅佐之人!

这就是汉景帝的过人之处,一是独到的识人眼光,二是深谋远虑的安排。

在汉景帝心目中,太子的佐臣,需要的不是能力,而是忠诚可靠,及内敛的性格。无疑,卫绾就是一个非常合适的人选。


而与卫绾对应的两个重量级人物,周亚夫和窦婴都被排除在外。窦婴不够内敛,周亚夫太过刚直,将来太子不好降伏,甚至可能凌驾于幼主之上。这就是后来周亚夫悲剧命运的原因。

朝堂政治,向来充满杀机,卫绾能力不强,政绩也不突出,但靠着他的本性,能被皇帝选中,承担辅佐幼主的重任,而能力出众的周亚夫枉死,真是时事造英雄,时事也能捉弄人呐!


寻根拜祖


卫绾是文景时期的历史人物,这人在历史上没什么作为,但是懂得杂技杂耍(汉文帝喜好这口),又非常忠诚敦厚,所以深得汉文帝信任。

刘启即汉景帝,是汉文帝儿子,在文帝即将翘辫子时,他请卫绾吃饭,请吃饭的目的就是为了跟卫绾等汉文帝身边的臣子打好关系,好保住他太子的位子,也是为了间接讨好汉文帝。因为当时汉文帝对刘启这个太子不那么满意。历史记载说汉文帝脚生疮了,为了考验太子刘启的孝心如何,特意让刘启吸脓血,结果刘启同学流露出嫌弃的表情,这让汉文帝很不爽……

回到刘启请吃饭这里来,卫绾的确没去吃的,没去吃不是因为刘启的饭局菜色不好,而且卫绾这人还是很谨慎的,他考虑到文帝还没死,他就去跟刘启走太近,这会让汉文帝有想法的。所以就没去。

至于后来刘启当上皇帝后为什么还重用卫绾,主要还是因为卫绾是个忠厚老实人。说是重用谈不上,反正汉景帝刘启就是用了他,到后来还让卫绾做了三年丞相。本人觉得汉景帝用他主要是因为觉得卫绾这人老实可靠,不会有什么大作业,但放在身边绝对放心。仅此而已。


猫守米


这说明汉景帝是一个合格的儒教国家的神,因为在古汉语中,帝就代表神。

中国儒教国家的神,既要有天使👼般的笑容,又要有魔鬼般的手段。

或者说既要有儒家的儒雅和气量,还要有法家的残暴和睚眦。

或者像四川近代著名文人李宗吾总结那样,面厚心黑。

卫绾其人,实没有必要去斤斤计较,所以汉景帝善待了他,因为根本不影响统治,这个时候帝王是不会无缘无故对他凶狠的。

以德报怨,与宽容胯下之辱凶徒的韩信相比,也不遑多让。


河东来


1、卫绾不付太子的邀请,说明他不是一个趋炎附势之徒,同时这证明卫绾忠于汉文帝,对于人品好又忠心的人当然要重用了。

2、天子讲究天子气度,卫绾不付邀请得罪太子,太子登位重用得罪过自己的人,对自己的名声大有益处。


退而结网429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太子请客一般人肯定会趋之若鹜,但是卫绾反其道而行之,这让刘启印象深刻,他肯定会不断地琢磨卫绾这家伙是个怎么样的人呢?汉景帝刘启虽然脾气爆躁,但是他城府极深,久而久之他可能认为卫绾是一个极炼如不炼出色而本色的人,是和他一样胸有城府的人,既然品行相投,自然就惺惺相惜了,刘启当然明白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的道理,他怎么会因为自己请客卫绾不给面子而埋没卫绾呢!因此刘启登基后重用卫绾也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