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朝廷有个差事:人人挤破头想干,最多却只能干3年

有一个词叫做“肥差”,指的是中间有油水可以捞的差事。在古代,做官是最有赚头的,俗话说“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可是所谓伴君如伴虎,做官想要保证自己官运亨通一帆风顺,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更何况历朝历代帝王,都非常厌恶贪官污吏,想要通过做官来大大捞一笔油水,其实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相比做官而言,在古代有一桩官差,油水最多,也是人人挤破头的想要去做的差事。

古代朝廷有个差事:人人挤破头想干,最多却只能干3年

这桩官差,就是做看守库银的衙役。拿清朝举例,看守库银是一个非常紧要的差事,清政府规定,专门负责看守库银的衙役,只能由满族人担任。而且跟负责其他职责的衙役不同,看守库银的衙役,每3年一轮岗,不得续任。

也就是说一个满族衙役,一辈子只能有3年的时间可以获得看守库银的机会。而且这个岗位的竞争非常激烈,库银由户部直接管辖,所以看守库银的衙役也需要由户部进行调拨。僧多粥少,为了能够干上这桩差事,很多满族衙役直接想出了一个投机取巧的方法,就是贿赂上级长官。

古代朝廷有个差事:人人挤破头想干,最多却只能干3年

银子一送就是至少500两起步。在清朝,一两银子大致相当于如今的200元人民币。也就说想要当上一个看守库银的衙役,贿赂金一掏就是至少10万,令人乍舌。不过对于这些衙役来说,前期投入虽然多,但是后期也是有赚头的。所以还是有很多人愿意倾家荡产掏出这笔钱,以换得一个可以看守库银的肥差。

而这个差事的油水,就落在“监守自盗”4个字上。俗话说“家贼难防”,衙役们每日看着白花花的银两,没有不动心的,所以就想方设法的从库房中偷银子。清政府为了防止衙役偷银子,也用了很多方法。好比说衙役上岗的时候,必须先更换一次衣服,穿上特制的紧身衣。

古代朝廷有个差事:人人挤破头想干,最多却只能干3年

这种紧身衣没有内兜,而且比较贴合身子,如果想要在衣服里夹带银两,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可是即便如此,还是有衙役想出了方法,就是在离岗回家的时候偷偷的将这件“紧身衣”带回家,进行改造,然后使用这件改造过的紧身衣来偷窃库银。

发现更换衣服这件事也不足以防范之后,清政府又想出了另外一个办法。这种办法可谓是釜底抽薪,差点就从根源杜绝了衙役偷盗库银的恶习。那就是要求所有看守库银的衙役,在换岗的时候要脱光了衣服,裸身从库房里出来,接受检查。

古代朝廷有个差事:人人挤破头想干,最多却只能干3年

当时没有“女衙役”一说,大家都是男人,即便脱光了衣服也无所谓。可是很快又有人想出了新的方法,那就是将库银砸碎,将它塞在自己身体的某个隐私部位,以此夹带出库房。在古代,银锭和碎银子一样,都是真金白银可以用来消费。很多衙役就靠着这一招,日日夹带银两出库,3年至少能攒下将近20万的家财,比当时很多人一辈子赚的都要多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