勝敗乃兵家常事,那麼為何馬謖敗了一次就被斬了呢?對此你怎麼看?

宋燕兒


首先,我要說諸葛亮不是因馬謖丟街亭而斬他,諸葛亮殺馬謖更不是因為立威,當時的諸葛亮平定了南中,可以毫不誇張的說,諸葛亮已經是權傾朝野一把手了。那是因為什麼?是因為馬謖斷送了此次北伐,失去了街亭就意味著阻斷了通向關中之路……我曾經有個想法,街亭那麼重要,為什麼諸葛亮指派1萬人馬?是不是太勉強了,好的我們不扯這些。馬謖到底斬了嗎?其實,大家都是被《三國演義》這本書洗腦了,在《諸葛亮傳》中只稱諸葛亮“戮謖以謝眾”,而《王平傳》中載:“丞相亮即誅馬謖及將軍張休,李盛”。從這些兩傳來看,馬謖確實是被諸葛亮下令處死的,但到底有沒有付諸實施呢?那麼在看《馬謖傳》中有明確記載,“謖下獄物故,即病死獄中。”《向朗傳》中記述,當時向朗是諸葛亮長史,隨軍征戰,而向朗素與馬謖善,街亭敗後,謖逃亡,朗知情不舉,亮恨之,免官還成都。這句話,意思還有馬謖畏罪而逃,而向朗又知情不報……《襄陽記》記載馬謖臨死前寫給諸葛亮的信,這件事情《三國演義》演的很深入,就沒必要說了。

這麼多矛盾的地方,為什麼很多人就一定斷定是諸葛亮斬了馬謖了,要知道蜀漢的法律是三國裡最輕的,感興趣的可以去查一下。從史書記載我更相信馬謖的死是病死獄中,而諸葛亮也不是因一戰得失就斬馬謖,而是因為馬謖畏罪潛逃,觸犯了諸葛亮的底線,所以以儆效尤,而且還處理了因街亭丟失的其他將領。總之,我覺得馬謖到底時怎麼死的,已經並不重要,諸葛亮之後的北伐在沒有馬謖這個人,這是事實。樓主,勝敗乃兵家常事,打敗仗不可怕,可怕得是打了敗仗畏罪潛逃,不勇於承擔責任,你說這樣的人就算是人才,如果不處理他,以後蜀將打了敗仗都要逃跑,以後怎麼帶兵呢?所以,諸葛亮在處理馬謖問題上做的無可挑剔。

打個比方,如果馬謖沒有逃跑,而是勇於承擔罪責,這時諸葛亮還殺他,我就覺得諸葛亮太不近人情了,如果曹操也學諸葛亮,可能手下大將都死翹翹了。不說了,要不又有噴子說我發明歷史了!哈哈


歷史怪獸小火龍


諸葛亮揮淚斬馬謖也是沒有辦法,因為這個馬太驕傲自大了,而且在馬謖奉命出兵鎮守街亭之前,他是立下過軍令狀的,並且當場表示如若守不住街亭,甘願“乞斬全家”。



可是最終馬謖無視軍紀,自作主張,驕傲輕敵,導致街亭失守。戰後這小子不僅沒有悔改之意,而且居然違背軍令,畏罪潛逃。也就是說馬謖並沒有兌現當初立下軍令狀時的承諾,所以他這是在自尋死路。諸葛亮怎麼可能不追究他呢?俗話說勝敗乃兵家常事,打敗也就罷了,可是,你馬謖丟了街亭不說還拒不歸隊,偷偷逃跑,這就是明目張膽的在違反軍令。


所以馬謖被斬首,不僅僅是因為丟失街亭這件事這麼簡單啦,他戰敗之後做出的一系列做法,足以證明這事很嚴重。導致他被殺的真正原因除了他誇下海口立下軍令狀外,還有馬謖違抗軍令,擅作主張,畏罪潛逃,這幾項就足以要了他的命。所以,馬謖的死是他咎由自取的結果。

反之,如果就單純的一場戰役失敗了,諸葛亮也絕不會就將馬謖斬首,諸葛亮之所以這麼做也是在執行一個統帥的權力,同時也是在給自己立威信。



另外馬謖的做法也確實罪不可饒恕,諸葛亮如果不這麼做,在那個軍令如山的軍營裡面,群雄割據的年代,他如果不秉公執法,日後還怎麼帶兵打仗,因此,諸葛亮才揮淚斬了馬謖,此舉實乃不得已而為之的事。


任馳贏天下


馬謖被斬,咎由自取。

第一,諸葛亮立威。

馬謖丟失街亭是諸葛亮的第一次北伐,是在諸葛亮平南之後。再之前的一場戰爭是幾年前的夷陵之戰。夷陵之戰的結果大家都知道,造成蜀漢傷筋動骨。劉備駕崩後蜀漢在諸葛亮的治理下逐漸恢復了元氣。諸葛亮招兵買馬,訓練士卒,儲備糧草,就為了北伐一舉成功,可偏偏被他看好的馬謖搞砸了。“今敗軍折將,失地陷城,皆汝之過也,若不明正軍律,何以服眾?”。諸葛亮為了樹立他的威信,只好揮淚斬下馬謖的頭顱。

第二,為了給朝野一個合理的交代。

諸葛亮北伐有很多人反對。首先後主是反對的。後主說“相父南征,遠涉艱難,方始回都,坐未安席,今又欲北征,恐勞神思”。其中譙周反對最激烈。老百姓經過夷陵之戰和平南之戰損失了不少子弟,他們有相當一部分人是反對戰爭的。馬謖丟失街亭損失了不少士兵,導致北伐功虧一簣,浪費了蜀漢不少糧草,削弱了蜀漢的綜合國力。諸葛亮為了給朝廷以及老百姓一個交代,也只好揮淚斬下馬謖的頭顱。

第三,馬謖咎由自取。

馬謖去守街亭是立了軍令狀的,並且是以全家立下軍令狀。諸葛亮還令王平同去,同時分派魏延跟高翔接應。去時一再告誡馬謖街亭的重要性。“街亭雖小,干係甚重。倘街亭有失,吾大軍皆休矣”。到街亭后王平也指出應該當道下寨,並且還指出一旦大軍圍山斷了水源的後果。無奈馬謖始終聽不進一絲勸告。終於丟失街亭被諸葛亮斬頭以正軍法。


歪彈情


1、街亭失守影響巨大。諸葛亮大軍首出祁山,正欲佔領長安,只取中原。街亭乃大軍糧道,街亭若失,大軍危矣。而此時街亭大敗,不僅將蜀軍的整體戰略部署打破了,更使諸葛亮陷於險境,幸虧空城退敵才得以保全,否則,整個蜀國危矣。

2、不聽將令,戰術失敗。諸葛亮在令馬謖把守街亭時,曾令他當道紮營,抵擋魏軍,並讓謹慎的王平為副將,以確保戰術的實施。然而馬謖自認才高,不聽諸葛亮將令,也不聽王平勸導,導致大敗。

3、軍中無戲言。馬謖在請戰之前,曾立下軍令狀,街亭若失,乞斬全家。若不是當初如此的重視,諸葛亮也不會將此重任交給他。兵敗之後,諸葛亮只斬他一人,並答應他照顧家人,培養孩子。諸葛亮軍中要服眾,只斬他一人已經足夠寬容了。

4、先帝遺言。劉備在白帝託孤之時,曾對諸葛亮說道,馬謖言過其實,不可委以重任,諸葛亮兵敗後,大哭以表悔不聽先帝之言,並自請降職,原因就是沒有聽從先帝的遺言,今後已經不可能再讓馬謖戴罪立功了,所以馬謖必須死。


霜露既降


按演義裡是立了軍令狀的,所以要斬。按史實的說法,馬謖是棄軍潛逃的,逃兵這是死罪。反正歷史上他就是死了,所以,他也只能死了。


逍遙(白子嶽)


街亭失利,使第一次北伐勝勢反大敗,斬馬謖,找替罪羊,諸葛就將責任推了。

馬謖是馬良之弟,馬良與諸葛交好,三者同為荊州派系。所以諸葛特意提拔親信馬謖,讓其建軍功,帶部隊,最終強化自己的軍權。

但諸葛指揮佈署完全錯誤,導致街亭戰敗。

街亭位於隴山,扼守關中通隴西的要道。

諸葛出祁山,進隴西,須阻擊關中魏軍穿隴山過街亭增援。

街亭地形,南北山,中間開闊地,一馬平川。街亭阻擊戰難度很大。

《三國志、馬謖傳》,戰前眾議,“皆以宜魏延吳懿為將,亮違眾拔謖”。如此重要艱難戰鬥,諸葛居然提拔派遣同屬荊州派系的親信,但從無作戰經驗的馬謖為主將,荒唐如兒戲。

在街亭,張頜騎兵馳援將至。王平所說據城,應指無兵小城鎮,非城堡。街亭在魏境內,如城堡必駐魏兵,須攻城非據城。小城鎮不能堅守,結寨搭營來不及。馬謖兵少,張頜5萬兵多,只有搶佔山頭,居高憑險,才利於堅守,是軍事常識。馬謖上山據守戰術正確。雖斷水被張頜擊敗,但已最大限度遲滯魏軍,避免諸葛主力被截斷退路。馬謖其實有功。

街亭阻擊若勝,只有兵力充足,山頭及當道都佔據,互相支援才成。

當時局勢,隴西各郡戰備鬆懈多年,不足為慮,關中援軍才為大敵。諸葛應自率主力實施街亭阻擊,圍殲關中援軍,截斷關中隴西聯絡,隴西自成囊中之物。

實際戰況,果然隴西各郡聞風而降,僅存殘敵,諸葛應果斷暫放隴西,親率主力,迎擊張頜,或能補救,否則必敗。

諸葛戰局把握完全錯誤,兵力調度完全錯誤,終致失敗。

街亭之敗實諸葛指揮佈署嚴重失誤。

勝勢反而大敗,斬了馬謖,諸葛責任全推了,馬謖成無辜替罪羊。


柿正紅


據史料記載其實諸葛亮和馬謖的關係是很好的,也正是因為看好他了,所以才派他當前鋒的。但問題是馬謖一個人怎麼能和國家大事相比呢?北伐難道不比馬謖的命更重要嗎?所以當第一次轟轟烈烈的北伐就此失敗了還怎麼看好馬謖。所以諸葛亮是當場下令把馬謖捉拿歸案,同時為了嚴正法紀,把窩藏馬謖的向朗給免官了。但馬謖歸案以後諸葛亮並沒有立刻砍他的頭,而只是扔到監獄裡了,然後啟動司法程序,要求判馬謖死刑。當時很多人都認為馬謖雖然打了個敗仗,但他確確實實是個人才呀!蜀中最缺的是什麼?人才呀!所以還是留下吧,讓他戴罪立功不好嗎?可諸葛亮不同意,堅決在判決書上寫了維持原判。這樣就把孔明大義滅親、賞罰分明的一面表現得十分突出。雖然仗是打敗了,但孔明的形象卻更加光輝了。


用戶109219242891


為了服眾,忍痛割愛

當時蜀漢政權內部分為三大集團,一個是諸葛亮為首的荊襄士人集團,劉璋原來投降的東周集團,還有益州本地集團。內部矛盾比較複雜。這是諸葛亮北伐緩解內部矛盾的原因。

馬謖是諸葛亮屬於荊襄集團,和諸葛亮私人關係特別好。本來諸葛亮此次北伐已經佔領了幾郡之地,希望很大。街亭失手對於戰役是致命的打擊,責任完全是馬謖指揮失誤,而且立了軍令狀,弓拉得太滿,所以得治罪

馬謖確實有些才華,深得諸葛亮欣賞和信任,但是如果諸葛亮不殺馬謖,其他士人集團會心有不服。

所以揮淚斬馬謖


紹康解讀心理學


雖然說勝敗乃是兵家常事,但是也要看是什麼程度的勝敗,街亭之戰可謂是一個重大轉折點,不然也不會引起大家這麼激烈的討論。

換句話說,如果馬謖犯的只是一個小錯,那麼以諸葛亮和馬謖的關係,諸葛亮為什麼還要殺馬謖呢?直接把他關幾天不就行了。



馬謖犯的錯誤太大了,大到諸葛亮也保不住他的地步,大到史學家每看到這一段就要拿出來批鬥批鬥的程度,這件事已經過去了這麼久,還有人討論。那麼可想而知,在馬謖丟失街亭的當下,會引發蜀漢廟堂多麼大的震撼,要是馬謖真的守住了街亭,那麼諸葛亮說不定能夠重創魏軍,可惜的是馬謖失敗了,諸葛亮之前肯定是對馬謖寄以厚望的,真是可惜了。

馬謖丟了街亭,不僅他賠上了自己的性命,也差一點動搖了軍師諸葛亮在蜀漢的威信,為了保住自己的威信,為了樹立公正無私、賞罰分明的形象,所以馬謖必須死,而且必須得由諸葛亮親自下令執行才對,這才是馬謖之死最深層次的原因,你要是諸葛亮,你也會這樣做的,這點很正常,畢竟馬謖丟街亭,諸葛亮也要負一定的責任。


明鏡塵


諸葛亮是個心胸狹窄之人,對誰也不放心,三個人以上的事他都得親自處理,他的權力不容外人侵犯的,象魏延馬謖有才不聽活之人,他都不能容許他們自己建功立業的,所以找理由和藉口殺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