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部人揭密中民投:股東10億投資收回2億,倫敦兩大樓已被抵押

內部人揭密中民投:股東10億投資收回2億,倫敦兩大樓已被抵押

文字|今晚財訊 米娜

2019年初,在北京凜冽的寒風中,已經從中民投董事局主席離任的董文標,親自去拜訪了中信集團董事長常振明。

他希望中民投與中信集團在借款或出售資產上能展開合作,以紓解中民投目前的困局。

1月29日的中民投30億違約事件,震驚了整個債券市場,也將中民投的危機徹底暴露在世人面前。

一位接近中民投的知情人士向《今晚財訊》透露,董文標並沒有真正離開,大的事情他仍在管,也依然在為中民投四處奔波籌劃。

事實上,2018年處在離任關口上的董文標,還曾經親自去找前東家民生銀行借款給中民投。他本來想借50億元,最終民生銀行只借了30多億元。

恍惚之間,中民投已從巔峰墜落。也在一夜之間,董文標嚐遍人情冷暖。

股東開始維權

2014年,被稱為“靈魂人物”的前民生銀行董事長董文標搭臺組建中國民生投資集團(簡稱“中民投”)時,一時之間追捧者雲集。

史玉柱、孫為民、盧志強、左宗申等59位民營企業家紛紛出資,成立了這家全國工商聯牽頭、註冊資本達500億元的“民企航母”。當然,這一切也與董文標在民生銀行近20年間與這些民企大佬之間的互幫互助分不開。

時至今日,仍有中民投離職員工向《今晚財訊》感嘆:“最開始時,大家是信心爆棚的。至少2015年6月份之前,都挺開心。第一年就盈利了60億元。”

2018年10月,董文標宣佈離任董事局主席,由中民投總裁李懷珍接任該職務。但對於董文標來說,轉身抽離卻是一件似易實難之事。

上述知情人士表示:“畢竟很多民企老闆看的是董老闆的面子,是因為他,大家才拿出錢湊份子加入了中民投,董老闆之前在圈內的口碑一直不錯。但事到如今,中民投不僅辜負了眾多股東的信任,對他個人品牌也是很大的傷害。”

隨著董文標的離去,一些大佬級人物亦先後退出中民投董事局,比如泛海系的盧志強、巨人的史玉柱、工商聯副主席茅永紅、包商銀行董事長李鎮西等。

2月11日,正大集團副董事長楊小平正式出任中民投董事局聯席主席。據《今晚財訊》瞭解,此時楊小平被推出來救火,是來自股東層的授意。

“經營業績這麼差,很多股東對現在的管理層不滿。楊小平以前幫助中民投引進過戰略投資者,所以希望他來摸底公司,並幫忙引新的戰略投資者進來。”上述知情人士表示。

之所以會選擇楊小平,除了他是中民投董事局成員,更主要的是他的資歷和能力是各方都是比較能接受的。據瞭解,正大集團通過正大光明企業管理有限公司在中民投投資了10億元,持股約為2%。

從一開始,為了有利於職業經理人掌控公司,不受股東干擾。中民投邀請各企業入股時就規定,股東持股比例最高不超過2%,即10億元。截至2018年10月10日,中民投共有63位股東,絕大部分都是全國各地的民營企業,實收資本409.46億元。

但這個模式的問題在於,一旦職業經理人失控,如此分散的股權,誰來對這個公司負責?

《今晚財訊》瞭解到,對於大部分股東而言,在中民投的投資仍屬於鉅虧狀態。中民投從2014年成立至今4年多,僅在2015年底和2016年底為股東分了紅,均為10%,即10億投資通過分紅共收回了2億元。而董文標初到中民投時,曾向股東許諾“三年就能回本”。

而當中民投遇到危機時,各位股東的意見也並不一致。一些提前感覺到危機的股東,早就採取了行動。

2016年,中民投通過旗下的上置集團分別斥資7.5億元、2.9億元收購了倫敦法興銀行總部大樓與倫敦金融城的Cazenove總部大樓。

“這兩棟大樓也早被抵押給了一箇中民投的股東史英文,他是榮和集團的董事長。”上述知情人士對《今晚財訊》表示。

剛剛過去的豬年春節,中民投很多員工沒有拿到2018年的年終獎。“現在子公司走的人比較多,中民投集團走的相對少一些。”上述知情人士表示。

對於近期離開的離職員工而言,更大的問題在於,手中購買的大量中民投股票該怎麼處理?

按照中民投公司內部的政策,從2017年到2018年,公司陸續要求員工花錢購買公司股票,購買的內部員工價為1元10股。而員工離開公司時,可以申請讓公司回購自己持有的公司股票。但從2018年下半年開始,中民投一些離職員工發現離職時申請公司回購股票,公司已經難以兌現了,甚至有員工為此鬧到董文標處。

董文標的班底

董文標在擔任中民投董事局主席期間,曾多次陷入各種傳聞之中,包括涉及安邦、明天系等調查的傳聞。

“他很多精力都被這些事牽扯掉了,事實上他又沒事。他在個人能力上是很強的,但被各種利益關係牽扯,需要去幫助協助調查,導致沒有太多時間靜下心真正去做企業。”一位接近董文標的內部人士對《今晚財訊》表示,同時,銀行出來的人並不真正懂投資,“銀行人投資看下限、風格保守、喜歡做大規模”。

董文標的得力助手李光榮在2018年4月因涉嫌行賄罪,被湖南長沙市望城區人民檢察院批准執行逮捕。李光榮通過特華投資仍持有中民投2%的股份,也是華安保險和華安資管董事長。資料顯示,李光榮曾任中民投執行董事、董事會諮詢委員會主席。

“李光榮在的時候,他會幫董老闆管理一些中民投國內業務,董老闆則在海外跑,但後來他出事了。”上述內部人士表示。事實上,早在2017年年初,董文標就萌生了退意。“他跟身邊很多人說他想退,但工商聯包括股東都不願他走,因為中民投已經砸了個大坑,大家沒法收場。”

直到2017年底,董文標才卸任全國工商聯副主席職位。2018年10月15日,中民投進行了董事會換屆。會上,時年61歲的董文標宣佈退休,李懷珍接任。

在董文標搭建的中民投團隊裡,核心班底主要有兩大類人:一是他的河南老鄉,二是他在民生銀行的老部下。

李懷珍和呂本獻都是董文標的河南老鄉和老部下。“李懷珍與董文標還是同學,同寢室上下鋪關係,都是河南銀行學校1977級的學生”,上述內部人士表示。

公開資料顯示,李懷珍之前多年在政府體制內工作,曾先後任中國人民銀行鄭州分行行長、山東銀監局副局長、銀監會財會部主任等。2012年4月,李懷珍任民生銀行監事會副主席。而中民投現任總裁呂本獻,董文標就任交通銀行鄭州分行行長時,呂本獻是他的秘書。

雖然李懷珍自中民投成立之初即出任總裁,但內部人士表示:“李懷珍在民生銀行時,資歷淺,銀行人對他不是很上心。到了中民投,底下也有很多人不服他。”

2018年下半年,作為中民投董事局主席的李懷珍也曾去找民生銀行借款,但民生銀行沒有買賬。

“注重關係和熟人,一開始就沒有搭建起強有力的核心管理團隊”,被內部人認為是董文標的一大失誤。

子公司亂局

董文標管理中民投及旗下公司的方式,是國際金融集團通用的“放養式”,同時採用“重獎勇夫”的激勵措施。據《國際金融報》報道,中民投集團一般只管旗下子公司的董事長、CEO、CFO,其他的都不管。

但問題在於,中民投集團還要求子公司各成一體、自負盈虧。

“集團想把子公司的錢都收回來,子公司為了讓自己活下去,需要藏著錢(隱藏盈利),這導致集團與子公司之間內部鬥爭很激烈。”上述內部人士對《今晚財訊》稱,這種內部鬥爭的結果是,有的子公司就發生了大量的關聯交易,互相輸送利益,最後中民投就當了冤大頭。儘管集團禁止這種關聯交易的發生,但子公司仍採取了很多辦法來規避。

截至2017年6月末,中民投納入合併財務報表範圍的主要子公司有:中民未來、中民投資本、中民嘉業、民生資管(已更名為中民亞洲)、中民新能、中民通航、中民國際資本、佳渡置業、中民築友、董嘉置業、中民國際控股、中民華恆、中民國際融資租賃、中民築友科技、上置集團、中國民生金控、思諾國際保險、億達中國等。

國內主流投資基金的存續期大都是“5+2”(基金的投資封閉期5年,退出期2年),出資人的資金不得在5年內退出。但中民投的資金來源卻主要來自銀行貸款、債券、信託、理財資金等,其中有大量短期融資。

“4年內,就成立了幾十家子公司、孫公司,又大量佈局回報週期較長的房地產、光伏、融資租賃等業務,管理混亂、短債長投導致債務危機爆發。”上述內部人士稱。

2018年10月29日,李懷珍剛接手中民投董事局主席不久,印尼獅航(Lion Air)一架載有189人的客機墜毀,震驚世界。印尼獅航網站資料顯示,該機由中民投航空融資租賃有限公司購買並租賃給印尼獅航,2018年7月30日首飛,8月13日交付,機齡只有3個月。

然而,即使子公司出現瞭如此重大的事故,最終此事該由誰來負責,幾個月過去了,中民投一直沒能給出說法。

中民投從成立之初,就緊密依靠政府關係,定位在投基礎設施和獲得國家政策支持上。董文標則將中民投比喻為全國工商聯的小兒子。

上述中民投內部人士稱,中民投很多人是從政府跳槽出來的。“在管理上,還是國企銀行那一套,注重層級、官威重,看重關係,有子公司的人來了啥也不幹,也能拿到很高的錢。”

“中民投很多領導去周邊地區,都是政府大員出面對接簽約。中民投會迎合地方政府去投資一些項目,但很多話最後都成了空頭支票,後面沒兌現,導致地方上的意見也很大。”上述內部人士稱。

兩頭不討好?

2017年6月,中民新能旗下中民新光推出“S2B模式”的中民智薈平臺,推出了分佈式光伏項目。

“當時每個投資者投了六七十萬用來做保證金,杭州有幾百戶居民投資了。這事還在解決中,有當地投資者還曾去中民投公司門口堵著要賬。”上述內部人士稱。

除了分佈式光伏項目,早在2016年,中民投就準備出售旗下子公司中民新能投資位於寧夏(鹽池)的單體光伏電站。“當時剛剛做了不到一年,最後價格就差了一到兩毛(折算的股價)沒賣成,之後留在手裡成了包袱。”上述內部人士稱。

寧夏光伏項目,是中民投成立之初上馬的。按照中民投最初的規劃,計劃在3-5年內,在寧夏投資建設3GW-5GW光伏發電項目,總投資300億元-500億元,成為全球最大的單體光伏電站。

但《今晚財訊》從山東一家光伏新能源負責人處獲悉,中民投寧夏電站項目實際建設了1.1G瓦,投資了約100億元。電站如今拿到政府補貼並順利併網的大約為380MW,還有約800MW沒有拿到併網指標,現在還在寧夏曬太陽。

2013年《國務院關於促進光伏產業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出臺後,國內從2015年到2017年各種光伏電站迅速裝機上馬,“裝機太多,補貼卻沒跟得上,導致很多電站沒有指標並不上網。”上述負責人說。

《今晚財訊》瞭解到,順利併網後,電站的壽命為25年,國家會持續補貼20年,其中補貼與投資的收益率大概在10%~15%之間,一個並上網的電站一般六七年就能回本。

但不幸的是,中民新能電站有2/3的產能都在曬太陽,沒有拿到併網指標,“這可能造成50億到60億元的虧損。但也可能地方會私下給它開口子,讓它以脫硫煤電價上網,電站發的電以兩毛或兩毛五的價格賣給電網,只是沒補貼。”上述負責人表示。

光伏行業也是中國很多產業政策的一個縮影。“政策寬鬆了,整個行業就大幹快上,一年能裝50G,相當於一兩萬億的產值。政策一收緊,一年也就幾千億的規模。”上述負責人表示,從2018年一直到今年初,光伏都處於低迷期。現在雖有所恢復,但如果電站要賣的話,目前市場價也基本在成本價左右。

中民投成立之初,董文標曾說,中民投要成為一家產融結合的金融控股集團,獲取地方支持,承擔經濟轉型的重任等。但矛盾在於,中民投本質上還是一家投資公司,如何做才能在股東利益與政策需求之間達成平衡?現在看來他並沒有考慮清楚。

誰來接盤?

對於中民投走到今天的局面,上述知情人士認為:“一開始是戰略失誤,後來是管理失控。”

2014年成立時募到的409.46億資本金,中民投很快就投了兩個大項目:一是以248.5億元拿下上海董家渡地王項目;二是花了100億元投了寧夏光伏電站。

如今,董家渡地王項目在近期被迫出售,寧夏光伏電站還砸在了手裡。

早在2018年6月,中民投的一些投資經理發現,一些好的項目急需資金投資,但公司連幾十萬資金都拿不出來。甚至公司每個月的工資,都在很努力地去湊。

今年1月29日,中民投發行的30億元債券“16民生投資PPN001”到期,但投資者至今未收到還款。這是中民投第一筆技術性違約的債券,也成為了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中民投的債務危機被徹底暴露出來。

令人擔憂的是,2019年,中民投還將面臨198億元的境內債券到期或行權。且一年內到期的非流動負債達430億元,面臨很大的短期償債壓力。

據公開財報顯示,中民投2014年、2015年、2016年和2017年的歸母淨利潤分別為60.96億、47.3億元、27.67億元和35.54億元。截至2018年第三季度,中民投總資產達3108.64億元,負債總額2327.92億元。

“目前股東層最大的擔心是:中民投的資產是否被誇大,是否還有隱形負債,而優質資產是否早已被抵押出去了?”上述離職員工表示。

《今晚財訊》曾就相關問題致電中民投公關部,但對方未予回覆。

4年前,董文標聯合59位民營企業家“搭臺唱戲”。但眼下樓要塌了,眾兄弟富貴隨雲散,此時的董文標又該如何燈火下樓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