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防工業」美軍技術創新實體及創新過程

「国防工业」美军技术创新实体及创新过程

2月22日,美國空軍退役上校、諾格公司電子系統部前主管約翰·約翰遜在《國防》雜誌刊文,闡述了美軍技術創新實體及創新過程。美軍之所以享有這麼多年的技術優勢,是學術機構、政府部門、工業企業及用戶團體等不同實體共同創新的結果。

美國擁有數量可觀的理工科大學。從東海岸的麻省理工學院、佐治亞理工學院到西海岸的斯坦福大學、加利福尼亞理工學院,這些大學奠定了美國技術發展的基礎。當前,英國劍橋大學、德國慕尼黑工業大學、俄羅斯聖彼得堡大學和日本東京大學等知名學府的技術專家也被髮動起來,由這些國家的政府資助開展技術研究。

政府實驗室及部門架起了大學與國防之間的橋樑,構成了軍事技術發展過程的第二步。政府提供的資助鼓勵研究機構之間的合作,國防領域有一些有趣且啟人深思的研究活動,年輕學者被吸引來從事“可能性藝術”,參與隱身技術、靜默推進系統、高超聲速武器等方面的研究。美國國防先期研究計劃局(DARPA)及其他政府機構深諳自然科學發展規律和“可能性藝術”,負擔起了進一步探索有前景技術的成本。DARPA雖然不擁有科研設施,但通過資助各種方案來驗證特定賦能技術的可行性,並取得豐碩的國防技術成果,如因特網、GPS和隱身技術。如果軍方意識到某項技術能滿足作戰需求,DARPA就將該技術轉移給軍種,以儘可能集成到下一代作戰系統之中。目前,英國國防評估與研究局、北約科學與技術部和日本新能源與工業技術發展組織等部門正努力效仿DARPA,資助軍民兩用研究。

「国防工业」美军技术创新实体及创新过程

軍工企業也積極開展研究,進一步推動技術成熟。不同於大學和政府實驗室,軍工企業必須追求投資回報,這就需要高效地分配有限的研發資金,為此制定了系統、子系統和部件層面的技術路線圖。每個層面的裝備都擁有技術路線圖,指導著飛機蒙皮從鋁合金發展到雷達吸波聚合材料、雷達從平面機械天線發展到電子掃描陣天線、成像技術從光電技術發展到多光譜技術。這些路線圖是創新的關鍵組成部分,也是企業保障軍隊技術優勢的一種方式。技術路線圖是活的文檔,綜合了用戶需求和技術發展,週期性的路線圖審查和調整十分必要,因為核心技術微小的變化都可能導致十年後武器系統的巨大不同。軍工企業及軍方用戶必須耗費大量時間來識別技術發展的近期和遠期目標,然後向大學和政府機構尋求實現目標的創新想法。

最後,用戶團體的輸入至關重要。在國防領域,利益相關者存在觀點分歧,因為戰場與實驗室存在很大不同。作戰人員經常批評工程人員沒有充分考慮戰場環境,而工程人員經常抱怨作戰人員不理解技術和產品開發所需付出的大量工作。成功的企業承認不同觀點的合理性,並努力在健康、協作的工作環境中彌合各方分歧。企業和用戶必須一起量化潛在收益、預測潛在產量,這樣企業才能容易地計算內部收益率,政府也能更好地優化預算分配。

(藍海星:孫興村)

文章推薦

1

多國和地區從管理層面推進軍工技術創新

2

美國採用軍民融合理念推動技術發展的實踐

3

美國嚴防軍事技術流失

4

美國致力於維持技術優勢

5

一場會議看美軍在芯片基礎技術發展中的核心作用

「国防工业」美军技术创新实体及创新过程

想了解更多國外國防戰略、軍事工業、裝備發展、前沿技術相關研究,請關注藍海星智庫微信公眾號:SICC_LHX

「国防工业」美军技术创新实体及创新过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