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利普·费雪的投资术

人物生平小故事

菲利普·费雪的投资术

菲利普·费雪(Philip Fisher)1907年出生于三藩市。他小时候费雪就知道股票市场的存在以及股价变动带来的机会。有一天下课后费雪去看望祖母,恰好一位伯父正与祖母谈论未来的工商业情景以及股票可能受到的影响。费雪说:“一个全新的世界展开在我眼前。”两人虽然只讨论了10分钟,但费雪却听得津津有味。不久,他就开始买卖股票。1920年代是美股狂热的年代,费雪也从中赚到一点钱,然而他父亲很不高兴,认为这只是赌博。

1928年费雪毕业于斯坦福大学商学院。1928年5月三藩市国安盎格国民银行到商学研究所招聘一名主修投资的研究生,费雪争取到这个机会,成了该银行的一名证券统计员(就是后来的证券分析师)。

1931年3月1日,费雪创立了费雪投资管理咨询公司,开始了他的投资顾问生涯。到1935年的时候,费雪已经拥有一批非常忠诚的客户,事业也获利可观。

珍珠港事件之后,美国被迫卷入第二次世界大战。1942-1946年费雪在陆军航空兵团服役3年半,处理各种商业相关工作。

1954-1969年,费雪所投资的股票升幅远远超越指数,这是他飞黄腾达的一段时间。费雪个人最主要的持股是摩托罗拉和德州仪器,前者是他持股最多的股票,他抱了21年,股价总计上涨了20倍;后者先是涨了14倍,然后暴跌,再后来创出的新高比前高的价格高出30倍。他的投资管理顾问公司每年平均报酬率都在20%以上。他1958出版的《非常潜力股》一书,至今仍是所有美国投资管理研究所的指定教科书。终其一生,费雪投入了他的热情在成长型股票上。他时时关心并寻找一档能在几年内增值数倍的股票,或是一档能在更长时间内涨更高的股票。费雪被称为最伟大的成长型投资大师,他与价值型投资之父葛兰姆同为投资大师巴菲特的启蒙老师。巴菲特曾经推崇地说:我的血管里85%流着葛兰姆的血,15%流着费雪的血。巴菲特融合了两者的理念与逻辑,为他自己及柏克夏公司投资人创造了可观的财富,也造就了现代投资市场的投资典范。

1961和1963年费雪受聘于斯坦福大学商学研究所教授高级投资课程,直到1999年,接近92岁才退休。2004年3月,一代投资大师与世长辞,享年96岁。

菲利普·费雪是现代投资理论的开路先锋之一,是成长股投资策略之父,是教父级的投资大师,是华尔街极受尊重和推崇的投资家之一。

菲利普·费雪的投资术:

(1)投资目标应该是一家成长性公司(费雪执着于成长性投资),公司应当有按部就班的计划使盈利长期大幅成长,且内在特质很难让新加入者分享其高成长。这是费雪投资哲学的重点。重视公司经营层面质化的特征,这是现代投资管理理论的重要基础。

(2)集中全力购买那些失宠的公司。因为市场走势或当时市场误判一家公司的真正价值,使得股票的价格远低于其真正的价值,此时则应该断然买进,且注意时机的重要性。

(3)抱牢股票直到公司的性质从根本发生改变,或者公司成长到某个地步后,成长率不再能够高于整体经济。除非有非常例外的情形,否则不因经济或股市走向的预测而卖出持股,因为这方面的变动太难预测。绝对不要因为短期原因,就卖出最具魄力的持股。

(4)追求资本大幅成长的投资人,应该淡化股利的重要性。获利高但股利低或根本不发股利的公司中,最有可能找到十分理想的投资对象。分红比例占盈余百分率很高的公司,找到理想投资对象的机率小得多。

(5)为了赚到厚利而投资,犯下若干错误是无法避免的成本,重要的是尽快承认错误。

(6)真正出色的公司数量相当少,当其股价偏低时应充分把握机会,让资金集中在最有利可图的股票上。

(7)卓越的普通股管理,一个基本要素是能够不盲从当时的金融圈主流意见,也不会只为了反其道而行便排斥当时盛行的看法。相反的,投资人应该拥有更多的知识,更好的判断力,彻底评估特定的情境,并有勇气在你的判断结果告诉你,你是对的时候要学会坚持。

(8)他强调到处闲聊以挖掘可投资标的的“葡萄藤理论”,后来深受金融投资人及许多基金经理人的推崇,并付诸实践。

费雪的基本论点:

◐超额利润的创造

投资那些潜力在平均水平之上的公司(幸运且有能力或幸运来自其能力者)

向那些最有能力的经营阶层看齐(重研发与营销)。

◑利润必须相对成长

没有公司能永远维持其利润,除非公司能同时分析成本结构,了解制程中每个步骤所耗费的成本。

以盈余维持成长,非以不断增资,扩充资本。

买进优良普通股的十五个要点

1.这家公司的产品或服务有没有充分的市场潜力——至少几年内营业额能大幅成长。

2.管理层是否决心开发新产品或制程,在目前有吸引力的产品线成长潜力利用殆尽之际,进一步提升总销售潜力。

3.和公司的规模相比,这家公司的研发努力有多大的效果?

4.公司有没有高人一等的销售组织?

5.公司的利润率高不高?

6.公司做了什么事,以维持或改善利润率?

7.公司的劳资和人事关系好不好?

8.公司的高阶主管关系很好吗?

9.公司管理阶层深度够吗?

10.公司的成本分析和会计纪录做得好吗?

11.是不是有其它的经营层面,尤其是本行业较为独特的地方,投资人能得到重要的线索,晓得一家公司相对于竞争同业,可能多突出?

12.公司有没有短期或长期的盈余展望?

13.在可预见的将来,这家公司是否会因为成长而必须发行股票,以取得足够的资金,使得发行在外的股票增加,现有持股人的利益将预期的成长而大幅受损?

14.管理阶层是否报喜不报忧?

15.管理阶层的诚信正直态度是否毋庸置疑?

投资人十不原则

①不买处于创业阶段的公司。

②不要因为一支好股票在未上市交易,就弃之不顾。

③不要因为你喜欢某公司年报的格调,就去买该公司的股票。

④不要因为一家公司的本益比高,便表示未来的盈余成长已大致反映在价格上。

⑤不要锱铢必较。

⑥不要过度强调分散投资。

⑦不要担心在战争阴影笼罩下买进股票。

⑧不要忘了你的吉尔伯特和沙利文。

⑨买进真正优秀的成长股时,除了考虑价格,不要忘了时机因素。

⑩不要随群众起舞。

从费雪的实例中,我们可以体会一个成功的投资者如何以最有用的方式,找到他知之甚详的出色公司。保持套牢三年的原则,买进并套牢,只要原来的买进原则没变,就不理会市场的风风雨雨,最后胜率一定大增。

The stock market is filled with individuals who know the price of everything ,but the value of nothing.——Philip Fisher

(免责声明:国内目前的经济环境与国外名人生活时代的经济环境有诸多不同。本文尽可能整理归纳名人观点,但不代表这些观点适用于国内或至今仍然适用。文章仅供学习交流与参考,不具有任何投资建议倾向。希望每个人都能通过学习形成自己的一套交易系统。市场有风险,投资请谨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