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茶妹妹買房虧了千萬

奶茶妹妹買房虧了千萬

最近有這麼兩件小事。

奶茶妹妹以1350萬澳元甩賣澳洲豪宅,相比買時虧了270萬澳元。

按照匯率來算,即使不算資金成本和稅費,1300萬軟妹幣虧掉了。

還有件事,集思路前段時間有個很火的帖子。

一個深圳網友說自己買的房子從高點到現在跌了有10%,他詳細核算了下各種費用。

最後發現,如果把各種費用、資金成本算進去,首付都快虧沒了。

當然,1300萬對劉強東夫婦來說可能連個小目標都不算,集思路上這個人的也不太公允,把裝修什麼的亂七八糟費用也都弄進去。

但是,這兩個小事,共同反應的問題是房子不會只漲不跌。

人口是決定長期房價最重要的因素。

這周,國家統計局公佈了2018年出生人口數據,直接掉到1523萬,比上年減少200萬人,是近40年來環比下降最多的一年。

給你們看一張歷年出生率的圖:


奶茶妹妹買房虧了千萬

三年前,國家放開二胎政策,出生率小小的反彈了下,但是這個浪花卻不大,馬上又掉轉頭下跌。

可以說,我們國家的人口想要再保持高速增長,可能性很小。

如果再說的極端絕對一點,中國的人口可能也就這樣了,今後甚至會慢慢減少。

原因很複雜,房價和養育成本太高是重要的因素。

別說是二胎了,在大城市裡,就是養一個孩子對普通家庭來說也是不小的負擔。

全世界那麼多發達國家對出生率都沒有太好的辦法,日本韓國是這樣,俄羅斯歐洲有幾個大國也是這樣。

我們國家雖然還是發展中國家,但是經濟已經發展得相當不錯。

隨著人們生活質量的提高,個人意識的增強,大家對生育這個事並不再像60年代那時候的看法。

人口這樣了,長期來看,房價很難好起來。

過去一些年裡,房價暴漲的原因最主要的是兩個,人口和貨幣。

隨著80、90年出生的人集中結婚,需要大量的婚房供給;隨著次貸危機以後,全世界包括我們國家的大水漫灌。

房價在過去十幾年裡,出現了只漲不跌的盛況。

現在,人口這個導火線已經被掐斷,今後從利好甚至可能變成利空。

再看貨幣政策,大水漫灌刺激經濟,在低迷時期確實會很有效果,但經濟這個大系統會對這種刺激產生“抗性”。

2008年撒下4萬億可以讓經濟增長速度提升好幾個百分比,現在再撒下4萬億,可能也就見點小水花。

而且,寬鬆的貨幣政策,會催收很多資產價格泡沫,帶來很多風險。

國家前兩年一直在提“去槓桿”,就是看到了這些危害。

雖然因為經濟承壓,今年的貨幣政策改成了“適度寬鬆”,但想要保住現在的房價,每年再多發20%的貨幣?幾乎不可能。

更重要得是,對小城市貨幣輸送最重要得渠道——棚戶區改造貨幣化(這個我之前講過),去年規模銳減了一半。

所以,貨幣這個導火線,也好不到哪去。

而且,就像集思路的帖子裡算的,即使房價不漲不跌,五年八年算上資金成本也是虧上一大筆。

綜合看下來,今後房價恐怕是很難大漲了。

當然,房價很難大漲這個結論是相對於全盤來看,這並不意味著所有城市都符合這個規律。

這就像股市裡大盤一樣,大盤不漲不跌,也會出現一些妖股。

哪些城市會是妖股呢?

我們國家的城市化進程還是有空間的,越是大的城市,經濟發達的城市,房價可能越是堅挺。

小城市往大城市遷移,大城市往一線城市遷移還是今後好些年的趨勢。

一線城市的房屋供給就那麼多,北上深的房子即使不再大漲,也絕對不會便宜到一般人都能買得起的地步。

不過考慮到整體趨勢,還是原來那些話。

大城市裡的剛需有機會還是要早買,但如果你想投資,那現在已經很不合適了。

和不可逆轉得大趨勢對抗,最後的結果往往都不是太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