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那么多育儿干货,为何还是教不好孩子?原因竟然是这个!

总能听到许多父母抱怨:每天为了孩子付出了百倍的心血,耗尽了时间、精力和金钱,却收效甚微。

孩子叛逆、不听话;成绩不好,写作业拖拉;性格怪僻,容易发脾气……

常听人说,世界上没有熊孩子,只有不知道怎么教育孩子的父母,那到底什么样的育儿经,才是父母最实用的呢?

看了那么多育儿干货,为何还是教不好孩子?原因竟然是这个!

1、有多少中国妈妈正患上了“育儿焦虑症”?

前一阵子,有两名妈妈因为辅导孩子写作业,分别登上了微博热搜榜。

一位是南京的妈妈,今年33岁,辅导女儿写作业时,因为孩子动作磨蹭,一生气,头部一根大血管分支血管堵塞,诱发了中风。

另一位是武汉的妈妈,因15岁的儿子2019年要参加中考,她每天晚上都要督促儿子学习,处于叛逆期的孩子极其不听话,隔三差五就跟妈妈吵架。

中考的紧迫,孩子成绩始终不见提高的焦虑,导致这位妈妈长期严重失眠,最终突发心梗,险些丢命。

此类新闻屡见不鲜,让不少小学生妈妈胆战心惊:成绩什么的随他去吧,保命要紧!

看了那么多育儿干货,为何还是教不好孩子?原因竟然是这个!

辅导孩子写作业,一直是妈妈们的心病。

许多妈妈,白天要在职场拼杀;晚上回家,还得打起精神和孩子上演“写作业”三十六计,身心疲惫,焦虑不堪。

二胎妈妈Linda就是个典型例子,Linda有两个6岁的双胞胎女儿,刚从幼儿园升到小学一年级。

为了让孩子读好的小学,Linda两年前就开始倒腾,看重点学区、换学区房,并提前半年给孩子报了幼小衔接班,生怕孩子掉队。

孩子终于顺利入学了,可每天晚上的作业辅导,成了Linda最头疼的事儿。

看了那么多育儿干货,为何还是教不好孩子?原因竟然是这个!

Linda和老公都是工薪族,老公比较忙,经常加班、出差,所以两个孩子的接送、照顾和教育,基本都落到了她身上。

从幼儿园的散漫到小学的紧张,两个孩子一直没有适应过来,老师的讲课节奏始终跟不上,作业完成得也很慢。

焦虑不安的Linda,每天下班后不得不急忙赶回家,亲自上阵给孩子开小灶,辅导功课。

孩子写作业磨蹭了,Linda就狠厉批评她们,可孩子被批评后,反抗性反而越来越大,不仅作业完成的效率更低,还经常跟妈妈发脾气,严重了还会躺地下打滚。

看了那么多育儿干货,为何还是教不好孩子?原因竟然是这个!

心理学家说:焦虑的妈妈,最容易培育出情绪失控的孩子。

不写作业母慈子孝,一写作业鸡飞狗跳,育儿路上屡屡受挫的Linda,心情越来越差,看着撒手不管的丈夫,她内心常常有一种生无可恋的感觉。

2、缺席的爸爸,是家庭教育失败的“病根”

一个成功男人的背后,往往有一个默默支持他的女人,而一个焦虑的妈妈背后,多半藏着一个缺席的爸爸。

2018年年初,北京一教育机构,曾经对上千个有3-6岁幼儿的家庭做过调查。

结果显示:有高达80%的爸爸,坦言自己工作太忙,根本没时间陪伴和教育孩子;有超过一半的家庭,存在爸爸完全缺席,妈妈充当子女教育主角的情况。

看了那么多育儿干货,为何还是教不好孩子?原因竟然是这个!

成功培养一个孩子,花费的精力远比金钱更重要。

3岁之内的养育和照顾;3-6岁习惯和性格的养成;6岁以后的学习监督,兴趣班、辅导班、学校的选择……

这些隐形的工作,看着不起眼,工作量却巨大无比,常常让人心力交瘁。

而认为只需承担费用就万事大吉的爸爸,首先伤害的,就是妈妈与孩子。

当爸爸成了家庭中的隐形人,孤军奋战的妈妈就会陷入孤独和不安中的恶性循环,导致情绪暴躁、焦虑。

经典电影《克莱默夫妇》中的梅丽尔·斯特里普,便是经典例子。

妈妈的不良情绪,也会很快传达到孩子身上,导致孩子性格越来越叛逆、敏感和怪僻,逐渐成长为大家眼中“不听话”的孩子。

看了那么多育儿干货,为何还是教不好孩子?原因竟然是这个!

家是两个人的,陪伴和教育孩子,也不是妈妈一个人的专利,爸爸也必须参与进来。

3、好的家庭教育,父爱和母爱缺一不可

一个幸福家庭的经营,靠的是夫妻双方的热爱和付出。

父亲的勇敢、坚强与担当,母亲的温婉、呵护与关怀,对孩子的成长缺一不可。

只有父爱、母爱都不缺席的家庭,才能培养出身心健康、性格乐观、人格健全的孩子。

看了那么多育儿干货,为何还是教不好孩子?原因竟然是这个!

一个聪明的妈妈,要懂得制造机会,让爸爸尽早参与到育儿过程中来。

看了那么多育儿干货,为何还是教不好孩子?原因竟然是这个!

看了那么多育儿干货,为何还是教不好孩子?原因竟然是这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