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耳為什麼背井離鄉?申生為什麼自縊身亡?當時晉國發生了什麼?

說到重耳大家可能比較熟悉,大家對於他流亡在外19的歷史也比較耳熟能詳,提起申生大家可能就沒那沒熟悉了。其實申生是重耳的哥哥,當時晉國的太子,地位也是非常顯赫。但是為什麼兄弟幾人要麼流離逃亡,要麼自縊而亡呢?晉國在當時究竟發生了什麼事情呢?故事就從曲沃武公說起吧。

大家可能有點好奇了,為什麼是曲沃武公呢,不是晉武公才對麼?其實武公是晉穆候的曾孫,是曲沃莊伯的兒子。公元前716年,武公繼父位,成為了曲沃的新一任國君,稱為曲沃武公。到了公元前678年,武公發動戰爭,殺死了當時的晉國國君晉侯緡(min),曲沃一系在歷經桓叔、莊伯至曲沃武公六十七年終於全 面的佔領了晉國的土地,“曲沃代晉”的戰爭終於圓滿的畫上了句號。戰爭結束後武公用大量的財寶賄賂了當時的周朝天子周釐(li)王,央求周釐王封自己為晉國國君,並且位列諸侯之列。從此曲沃武公才改稱為晉武公。1年後,武公病死,其子詭諸繼位,即為晉獻公。這段插曲必須要提一下,因為後來發生的故事其實深受武公登位這種方式的影響。

重耳為什麼背井離鄉?申生為什麼自縊身亡?當時晉國發生了什麼?

晉獻公這個人可就有意思了,晉獻公在登位之前是有老婆的,是賈國的一位貴族之女,可是一直沒有子嗣,晉獻公一直都很發愁這件事情。現在自己終於登位了,孕育子嗣這件事就迫在眉睫了。於是晉獻公就打起了自己後母的主意。晉獻公的後母又是何許人呢?其實她是齊桓公的女兒,叫做齊姜,在當時也是個一等一的大美女。當時齊桓公看晉武公戰力強勁,如日中天,就想通過聯姻的方式拉攏晉武公。可惜晉武公死的太早,齊姜嫁過來之後沒多久就變成了寡婦。晉獻公覺得齊姜可是個美人啊,不能浪費了,於是晉獻公就和齊姜私通,生下了一兒一女,即是穆姬和申生。晉獻公對於齊姜異常疼愛,不顧大臣們反對,封齊姜為夫人,封申生為太子。晉獻公率性而為的性格為了後來的驪姬之亂埋下了伏筆。

重耳為什麼背井離鄉?申生為什麼自縊身亡?當時晉國發生了什麼?

齊姜這個人也不是個長命的人,生下穆姬和申生之後沒多久,也辭世了。晉獻公於是又從狄國收了一對姐妹花——大戎狐姬、小戎子,狐姬生下了重耳,小戎子生下了夷吾。《史記》中記載:“獻公子八人,而太子申生、重耳、夷吾皆有賢行。”我們可以看出來,晉獻公這三個兒子都算是品行兼優的人,重耳、夷吾的外公也是狄國重臣狐突,背景實力非常強硬。而太子申生就更不用說了,母親齊姜受寵,自己也是晉獻公手上的寶貝,並且申生的外公是齊桓公,背景也很強大,更重要的是申生這個人政績上也很出色,很有治國的方式方法。很多晉國大臣都覺得申生是很合適的天選之人,就連重耳、夷吾的外公狐突也經常誇讚申生,覺得申生比重耳、夷吾更有為君的風範。可是為什麼如此大好前程,最終卻落得自縊身亡的結局呢?

重耳為什麼背井離鄉?申生為什麼自縊身亡?當時晉國發生了什麼?

據記載,公元前672年晉獻公討伐驪戎,驪戎戰敗,獻上了兩個女子求和。這兩個女子就是驪姬和少姬。晉獻公回國後,非常疼愛這兩個女子,不顧重臣反對、不顧占卜測算,冊封驪姬為夫人,封少姬為次妃。公元前665年,姐妹二人都有了孩子,驪姬的孩子叫做奚齊,少姬的孩子叫卓子。子憑母貴,晉獻公對奚齊和卓子非常疼愛。對於申生、重耳、夷吾等人越來越冷淡。驪姬這個人心思深沉,尤其是生下奚齊之後,野心就更隱藏不住了,她想讓自己的兒子奚齊取代申生,坐上太子之位。驪姬雖然野心滿滿但是沒有好的辦法,於是驪姬把自己的苦惱告訴了自己的小情人優施。優施其實就是進宮唱戲的戲子而已,但是唱戲的確實很懂這一套把戲,於是優施就告訴驪姬:先離間他們父子之間的感情,然後把申生、重耳、夷吾分封到偏遠的地區,最後找個莫須有的罪名殺了他們就行了。

重耳為什麼背井離鄉?申生為什麼自縊身亡?當時晉國發生了什麼?

驪姬覺得優施講的非常有道理,於是買通了晉獻公的兩位男寵——梁五和東關嬖五,優施、“二五”合謀,在晉獻公面前獻計:讓太子申生駐守曲沃,重耳和夷吾分別去管理蒲城和二屈。其實那個年代大家都知道,如果分封了土地,那就基本等同於喪失了繼承權。驪姬想把申生、重耳、夷吾分封出去,就是為給自己兒子奚齊成為太子掃清障礙。面對如此不合理的要求,晉獻公卻覺得非常有道理,不單單把申生幾人分封了出去,連其他的幾個小兒子也一起都分封在了邊緣地區,身邊只留下了奚齊和卓子。大臣們雖極力反對,然而晉獻公不顧反對,仍然一意孤行。

重耳為什麼背井離鄉?申生為什麼自縊身亡?當時晉國發生了什麼?

把申生幾人打發走仍然不能讓驪姬滿意。驪姬覺得只要申生活在世上就是個威脅,於是她又心生一計:在申生進貢給晉獻公的食物裡下毒。並且誣陷說申生是懷恨在心,以此報復。申生百口莫辯,看自己父親被矇蔽至此,國家危矣。於是選擇了自縊身亡,想通過自己最後的掙扎,幫助父親看清楚驪姬的真面目。可惜晉獻公依舊不相信是驪姬設計謀害申生,反而相信驪姬所堅持的“二公子同謀”的說法,想一起把重耳和夷吾叫回來問罪。重耳和夷吾非常懼怕,不敢前來對質,於是重耳逃往蒲邑,夷吾逃往屈。晉獻公聽說兩個兒子都逃跑了,更加堅定的相信是他們與太子謀逆篡位,於是派兵攻打蒲邑,重耳沒有辦法,只有從蒲邑離開,逃往自己母親的國家——狄國,從此開始了長達19年的流亡。

重耳為什麼背井離鄉?申生為什麼自縊身亡?當時晉國發生了什麼?

當然,歷史的車輪不斷前進,晉獻公死後,奚齊繼位。但是奚齊既沒有能力,也沒有權利,等靠山晉獻公一死,大夫裡克就把卓子和奚齊都殺了,當然禍國殃民的驪姬也是難逃一死。處理完驪姬等一眾之後,大夫裡克去狄國,想把重耳接回去當國君,重耳拒絕之後裡克把夷吾接回去繼位,史稱晉惠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