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武術大師的真實功夫水平

文|霍真布魯茲老爺

1936年,當時的中國參加柏林奧運會,成績慘淡,回國途徑新加坡,當地報紙畫了一幅畫,在奧運五環旗下,一群頭蓄長辮、長袍馬褂、形容枯瘦的中國人,用擔架扛著一個大鴨蛋,題為“東亞病夫。“

清末以至民國,中國經濟落後,人民健康堪憂,那麼在一個人均壽命30多歲,被人稱為東亞病夫的國家,中華大地卻湧現了一大批武術奇才,我們不禁要問,這科學嗎?清末民國的武術家究竟是怎麼回事?

民國武術大師的真實功夫水平

一、從大力士們說起

讓我們先從武林大師們的對手說起,民國武術家的主要戰績既然是那些外籍武士們,我們就先從大力士們說起。李大釗曾在《晨鐘》報刊以《大力士偃旗息鼓》為題,記載了俄國大力士康泰爾被武術家擊敗的事情經過:

“大力士偃旗息鼓。所謂俄國大力士康泰爾日前發出廣告,在中央公園萬國賽武大會,原定十四、十五、十六賽演三天,乃僅一天即止。昨日有人前往觀賽,竟聞無人,探其原因,前日賽演之時,最初有中國武士多人登臺獻技,觀者皆甚滿意;其後俄國大力士登臺獻技,忽有數名中國人登臺,將外國力士號稱過萬斤或數千斤之鐵球等物舉起輪流舞弄,大有舉重若輕之態,於是相與一笑而散...最後,竟有一中國武士手推康力士撲地,於是康等大敗,愧怍萬狀,抱頭竄去,昨日遂不敢再登臺矣。”

現在的最高體重級別的挺舉舉重世界記錄也不過263公斤,這個康泰爾居然自稱力舉千斤,至少得500kg。看文中描述,康泰爾其實既無神力,也應該不通格鬥,只是一個來中國混口飯吃的騙子,很可能是沙皇倒臺後,來中國的白俄流浪漢,那時節,北京天津經常有餓斃在街頭的白俄。

這樣的人本來就是演員兼騙子,既是為錢而來,當然不會跟你拼命,事實上按照記載很可能連打都沒打。“旋康泰爾出場,先舉單鐵軌一條,人高體偉,赤背袒胸,胸前遍懸各國寶星,肉逾玉白,與月光相映。所舉鐵軌,經其舞弄,不勝戰顫若藤條然。復經3號鐵啞鈴高舉逾頭,旋擲地下,其聲如空。餘疑之,擬上臺一觀究竟。時臺上地位,均為穿軍服各兵士所據。我等穿著便衣者不得登。正彷徨間,見一著制服兵士,在臺上向吳君招呼,乃隨之上,其人則吳君在北海黎總統衛隊旅中所教練拳術之學兵也。及至前,觀其各種運動器具,均在足側,乃潛囑該兵士動之,彼恐力不勝。餘與吳君復前。其頭號啞鈴已在足下遮蔽,而令該士兵從足後腿隙處探手試之,不料一舉即起,狂呼“假的!”而康泰爾聞之,即赤背遁去。旋查各器械,如啞鈴則中空;沙袋而內實以木末;而鐵軌則為木製外包以鐵色皮耳。時觀眾大譁,群呼退票,兵士在臺上者則擲弄其各運動器械,由上而下,勢若弄丸。餘與吳君覺全場擾亂,恐召波及,乃退而欲出,經過 旁表演國技某武士側,謂之曰:“

你等在津時,何不與之角力?”彼操天津口音對曰‘咱不知道他是假的,若曉得時,早就與他比了”。”

霍元甲戰勝的兩個大力士,也都是不戰而逃,料來這兩個大力士也不是上臺面的貨色。

即使戰勝,又有什麼可說呢?職業格鬥家戰勝業餘騙子,豈止是勝之不武,簡直是 滑天下之大稽!倒是這天津的國術高手實誠,要是假的就跟他比了,若是真的,那十有八九是不敢比的!

事實上,所謂民國武術家們,大部分聲望是跟這些人刷來的。民國武術家所擊敗的大力士、武士們,大多數只在中國人的記載裡有,你找尋他們本國的記錄,幾乎都是杳無音訊。很可能跟康泰爾一樣,這些人既不有名,也不是什麼拳王,只是一個來中國撈世界的流浪漢,可能有幾個人學過一點拳腳,但也絕不是什麼職業武術家。

二、民國何以多武術家

其實看一下這些大力士的國籍,我們就可以窺見其中一些端倪。

韓慕俠在1918年以八卦掌勝俄國人康泰爾;

王子平在1919年以查拳勝美人阿拉曼、德人柯芝麥;

孫祿堂在1921年以形意拳勝日本人板垣一雄,1930年又在上海一次打勝6名日本武士;

佟忠義在1925年以六合拳勝日人山井一郎;

王薌齋在1940年以意拳勝日人八田一郎、澤井健一;

蔡龍雲分別在1943年和1946年於上海兩次打敗俄國人馬沙洛夫和美國人魯索爾。

民國武術大師的真實功夫水平

以上外國武士們,一多半是俄國人和日本人。近代以降,中國積貧積弱已久,為文明世界目之為東亞病夫,而俄日兩國是欺壓我國最甚的兩個國家。這就是為何民國何以多武術家,皆因國家太弱,幾乎每戰必敗,政府既吹無可吹,國人深以為恥,只能靠武術家來撐面子了。

於時,民國武術屆提倡“強國強種”,可謂應運而生,中國武術也立刻提升到國術的地位。國術必須行,國術要再不行,中國人就連最後的遮羞布都沒有了。

所以必須武術家必須要打洋人,必須要打俄國和日本的洋人。

而且要越吹越大,比如打敗板垣一雄,日本人就要給安上欽命武士一類的頭銜,至於到底有沒有,國人才不會管。而這其中,商人是特別樂意推波助瀾的,每次武術家挑戰外國拳師的勝利,都能帶來民眾愛國熱情的高漲,促進國貨的銷售,壓制洋貨。霍元甲很可能就是天津本地商人制造的一個營銷噱頭。

我特別喜歡徐克拍的《黃飛鴻之王者之風》,裡面的黃飛鴻贏了獅王大會,八國聯軍卻打進了北京城。也許,正因為丟了北京城,才特別需要打贏獅王大會吧,即使沒打贏,口頭上也是要贏的。

三、真實的武術水平

1929年,浙江國術館在杭州舉行國術遊藝大會,通俗點說,就是當時的天下第一比武大會。

比賽完後,當時的武功前十,幾乎全是北方國術館的少壯武術師。很多名家大師,紛紛折戟,和尚道士大批落馬,南拳不敵北腿,而北方國術館之所以能勝出,在於其中那時候北方國術已經很多人開始接受西方的理念,開始了一些接近現代運動員的體育訓練。比如亞軍朱國祿,也學過拳擊,有很多名家指出,他不合國術,結果朱國祿要求跟名家大師對戰,名家不敢應戰。而第一名王子慶學過摔跤,打法頗似散打,又身高力壯。所以,黃飛鴻和葉問電影裡,動不動吊打北方武師的場景,是不可能出現的。

如果他們出現在1929年的國術遊藝大會,很可能是這樣的景象:

是日又有江西一僧,帶二徒前來觀摩,二徒技癢,屢欲出頭,老僧知二徒不濟,即自挺身上前要求一比,適胡鳳山原與之比試而增此一對。上臺後

老僧乃先發制人,出手如連珠炮猛擊而前。胡鳳山則候老僧拳至兩腿作偷樑換柱式,飛出一右手崩拳,擊中老僧額上。該法做出後,黃文叔當即贊好,見此一擊,可以領悟棍法中這“拍拉”一詞。而老僧則因二力相撞於一點,頓時被擊之處頭骨塌陷,倒地流血不止,為停在一旁急救車救去。

哪有什麼民間武林高手,一上擂臺就露了原型。

民國武術家的真實水準從一個旁證也可以一窺其面目。

民國時,西北軍重視技擊,延請馬英圖、王子平、洪立厚、劉鴻慶、王桂林等武術家,把傳統武術融入軍事訓練,更大量訓練了大刀隊。二十九軍長城抗戰時,大刀隊被申報報道屢立戰功,時人更是創作了《大刀進行曲》,成為抗日名曲。然而在其中喜峰口的一次戰鬥中,真實情況卻是這樣的,29路軍一個500人的大刀隊夜襲日軍一個炮兵高地,日軍的炮兵尚在睡夢中,靠著炮兵和少量警衛部隊反擊,大刀隊500人僅20餘人生還,日軍傷亡30餘人。魯迅也在申報發表文章,質疑大刀隊的戰績。


長城抗戰停戰後,黃紹竑在上海與《申報》館的老闆史量才談起報紙鼓吹大刀的問題。黃說:‘新聞界不去鼓吹正規軍的新式武器,而來鼓吹大刀隊,不是又要演出義和團的老把戲了麼!’史量才只好說:‘新的沒有得吹,只好把舊的來吹吹。

是啊不吹舊的,還能吹什麼呢?只不過透過歷史的迷霧,當我們看清這段歷史,自然也能看出來,國家弱,什麼都弱,武術也斷不能獨善其身。

而同樣,不講究傳統武術,而習練刺刀術的舊日本陸軍,據八路軍老兵回憶,對上日本兵,早期抗日白刃戰常常要“三個對一個”。痛定思痛,共軍的白刃戰自然向日軍學習刺擊之術,只有痛過才知道該做什麼吧。

等到新中國建立,中國人終於打贏了幾場外戰,武術家們忽然就銷聲匿跡了,一個大國的國民,終於不用靠所謂國術來當遮羞布了。

所以,吹噓中國武術可以休矣,我們畢竟不是韓國人,再吹就要羞煞先人了,對他們也是不敬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