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了炒币和ICO吧!未来99%不上链的企业将被隐性淘汰

到目前为止,区块链领域能称得上杀手级应用的,第一个就是以比特币为首的加密数字货币,第二个可以说是ICO,这些基本都是在ToC的个人领域。

而在ToB的企业领域,区块链的特性决定了:企业间的数据共享有望成为下一个突破的方向,并且其对组织和企业的影响,远比数字货币要深远得多!

可以说,当下不积极考虑如何拥抱区块链应用的传统企业,日后极有可能会面临多年前放弃互联网企业相同的境遇。

企业间数据共享流变

决定一个企业盛衰兴亡的重要因素就是与当前生产力相匹配的生产效率。再剽烈的骏马也跑不过四个轮子。

很多人认为区块链技术改变的是生产关系而非生产力,在数据已经变得重要成企业生命线的 今天,抱持这样的观念无疑会让自己的视野受到蒙蔽。在通过重构数据共享提升生产效率方面,区块链可以说是天选之“链”。

在主流商业活动中,有很多流程是需要跨不同企业组织或者同一个企业内部的不同分公司。这时候需要在他们之间交换和共享数据,让我们回顾一下历史,大概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忘了炒币和ICO吧!未来99%不上链的企业将被隐性淘汰

从最早的邮寄或者传真纸质文档,到互联网出现后通过邮件发生电子文档,到现在的报文交换。

企业间数据共享新技术 - 区块链

采用区块链技术在不同的企业组织之间共享数据,利用区块链技术的实时数据同步,不可篡改,数据是加密的等特点。实时性,安全性更好,这是因为:

采用传统方式的问题,因为网络故障、系统故障、人工操作失误等情况下,会有数据不一致的情况发生,解决的办法一般是进行数据比对,如果不一致,进行补偿冲正。

如果采用区块链技术,因为各种节点上面的账本数据自动同步,应用层就不需要考虑数据的不一致问题。同时防篡改,可追溯等特点,更让它成为一种更好更先进的不同企业组织间共享数据的技术。可提高效率,降低费用,增加互信,减少争议。

采用区块链共享数据后带来的好处:

忘了炒币和ICO吧!未来99%不上链的企业将被隐性淘汰

一个栗子——国际间贸易

以应用区块链需求最强烈、条件最成熟的国际间贸易为例:如果采用传统信用证支付,需要经过一个巨复杂的流程——

忘了炒币和ICO吧!未来99%不上链的企业将被隐性淘汰

大概要经过上面图中6个复杂的大步骤:

  1. 买方和卖方签订买卖合同

  2. 买家信用证付款通知: 买家》买家银行》(通知)卖家银行》(通知)卖家

  3. 卖方发货

  4. 通知发货: 卖家》卖家银行》买家银行

  5. 付款: 买家银行》(通知)买家,买家银行》卖家银行》卖方

  6. 买方收货

面临的主要问题:

  1. 数据在各参与方(买方,卖方,买方银行,卖方银行,货运公司)无法实时同步,因为数据没有实时一致,每位参与者查看交易的视角都不同,需要花费时间精力确认,有时候还会引起争议。

  2. 同时从买家银行到卖家银行,涉及跨国转账问题,可能要几个小时甚至几天,收付款时间比较长,也就是延迟付款问题。

  3. 手动跟踪运输问题,花费昂贵。

采用区块链后:数据在各参与方之间实时同步,并且数据是反篡改的,加密的,可增加互信。这样可大大简化流程,如下图所示:

  1. 买方和卖方签订买卖合同

  2. 买方交保证金开信用证: 买家》买家银行》卖家银行》卖家

  3. 卖方发货

  4. 付款:买家银行》卖家银行》卖方

  5. 买方收货

忘了炒币和ICO吧!未来99%不上链的企业将被隐性淘汰

改变已经发生

全球第一笔用区块链技术结算的贸易诞生于2016年,结算由英国巴克莱银行完成。贸易金额10万美元,出口商品是爱来兰农场出产的芝士和黄油,进口商是位于离岸群岛塞舌尔的贸易商。结算仅用不到4小时,通常采用信用证方式做此类结算需要7到10天。

在全球供应链这一高达18万亿美元的市场里,此前,为了维持完成交易所必须的信任,中介机构和金融机构需要锁定数百亿美元的资金,这还未计入数据传递及审计所消耗的大量资源成本。

应用从单个结算环节突破到整个交易的速度很快。在今年1月,一艘运往中国的美国大豆船货成为史上第一笔完全通过区块链完成的农产品贸易,值得一提的是相关企业中有一家国内企业——山东渤海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忘了炒币和ICO吧!未来99%不上链的企业将被隐性淘汰

交易另一参与方——荷兰国际集团的主管van Vliet表示:“(通过在大宗农产品交易中普遍采用区块链技术)过几个月或一年,最多两年,我觉得这个世界会变得大不一样”。

而对其他市场的改变,也仅仅是时间问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