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了炒幣和ICO吧!未來99%不上鍊的企業將被隱性淘汰

到目前為止,區塊鏈領域能稱得上殺手級應用的,第一個就是以比特幣為首的加密數字貨幣,第二個可以說是ICO,這些基本都是在ToC的個人領域。

而在ToB的企業領域,區塊鏈的特性決定了:企業間的數據共享有望成為下一個突破的方向,並且其對組織和企業的影響,遠比數字貨幣要深遠得多!

可以說,當下不積極考慮如何擁抱區塊鏈應用的傳統企業,日後極有可能會面臨多年前放棄互聯網企業相同的境遇。

企業間數據共享流變

決定一個企業盛衰興亡的重要因素就是與當前生產力相匹配的生產效率。再剽烈的駿馬也跑不過四個輪子。

很多人認為區塊鏈技術改變的是生產關係而非生產力,在數據已經變得重要成企業生命線的 今天,抱持這樣的觀念無疑會讓自己的視野受到矇蔽。在通過重構數據共享提升生產效率方面,區塊鏈可以說是天選之“鏈”。

在主流商業活動中,有很多流程是需要跨不同企業組織或者同一個企業內部的不同分公司。這時候需要在他們之間交換和共享數據,讓我們回顧一下歷史,大概經歷了以下幾個階段:

忘了炒幣和ICO吧!未來99%不上鍊的企業將被隱性淘汰

從最早的郵寄或者傳真紙質文檔,到互聯網出現後通過郵件發生電子文檔,到現在的報文交換。

企業間數據共享新技術 - 區塊鏈

採用區塊鏈技術在不同的企業組織之間共享數據,利用區塊鏈技術的實時數據同步,不可篡改,數據是加密的等特點。實時性,安全性更好,這是因為:

採用傳統方式的問題,因為網絡故障、系統故障、人工操作失誤等情況下,會有數據不一致的情況發生,解決的辦法一般是進行數據比對,如果不一致,進行補償衝正。

如果採用區塊鏈技術,因為各種節點上面的賬本數據自動同步,應用層就不需要考慮數據的不一致問題。同時防篡改,可追溯等特點,更讓它成為一種更好更先進的不同企業組織間共享數據的技術。可提高效率,降低費用,增加互信,減少爭議。

採用區塊鏈共享數據後帶來的好處:

忘了炒幣和ICO吧!未來99%不上鍊的企業將被隱性淘汰

一個栗子——國際間貿易

以應用區塊鏈需求最強烈、條件最成熟的國際間貿易為例:如果採用傳統信用證支付,需要經過一個巨複雜的流程——

忘了炒幣和ICO吧!未來99%不上鍊的企業將被隱性淘汰

大概要經過上面圖中6個複雜的大步驟:

  1. 買方和賣方簽訂買賣合同

  2. 買家信用證付款通知: 買家》買家銀行》(通知)賣家銀行》(通知)賣家

  3. 賣方發貨

  4. 通知發貨: 賣家》賣家銀行》買家銀行

  5. 付款: 買家銀行》(通知)買家,買家銀行》賣家銀行》賣方

  6. 買方收貨

面臨的主要問題:

  1. 數據在各參與方(買方,賣方,買方銀行,賣方銀行,貨運公司)無法實時同步,因為數據沒有實時一致,每位參與者查看交易的視角都不同,需要花費時間精力確認,有時候還會引起爭議。

  2. 同時從買家銀行到賣家銀行,涉及跨國轉賬問題,可能要幾個小時甚至幾天,收付款時間比較長,也就是延遲付款問題。

  3. 手動跟蹤運輸問題,花費昂貴。

採用區塊鏈後:數據在各參與方之間實時同步,並且數據是反篡改的,加密的,可增加互信。這樣可大大簡化流程,如下圖所示:

  1. 買方和賣方簽訂買賣合同

  2. 買方交保證金開信用證: 買家》買家銀行》賣家銀行》賣家

  3. 賣方發貨

  4. 付款:買家銀行》賣家銀行》賣方

  5. 買方收貨

忘了炒幣和ICO吧!未來99%不上鍊的企業將被隱性淘汰

改變已經發生

全球第一筆用區塊鏈技術結算的貿易誕生於2016年,結算由英國巴克萊銀行完成。貿易金額10萬美元,出口商品是愛來蘭農場出產的芝士和黃油,進口商是位於離岸群島塞舌爾的貿易商。結算僅用不到4小時,通常採用信用證方式做此類結算需要7到10天。

在全球供應鏈這一高達18萬億美元的市場裡,此前,為了維持完成交易所必須的信任,中介機構和金融機構需要鎖定數百億美元的資金,這還未計入數據傳遞及審計所消耗的大量資源成本。

應用從單個結算環節突破到整個交易的速度很快。在今年1月,一艘運往中國的美國大豆船貨成為史上第一筆完全通過區塊鏈完成的農產品貿易,值得一提的是相關企業中有一家國內企業——山東渤海實業股份有限公司。

忘了炒幣和ICO吧!未來99%不上鍊的企業將被隱性淘汰

交易另一參與方——荷蘭國際集團的主管van Vliet表示:“(通過在大宗農產品交易中普遍採用區塊鏈技術)過幾個月或一年,最多兩年,我覺得這個世界會變得大不一樣”。

而對其他市場的改變,也僅僅是時間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