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常識初識180問(171-180)

道教常識初識180問(171-180)

171、問:韓湘子傳略如何?

答:唐時人,姓韓名湘,呂洞賓度之學道成仙。《酉陽雜俎》載,其為韓愈宗侄,性狂放,能奇術。湘欲度其叔愈,曾在初冬時數日內令牡丹花開數色,每朵又有 詩一聯,“雲橫秦嶺家何在?雪擁藍關馬不前”之句。愈不悟,湘乃別去。後愈以諫迎佛骨事,貶剌潮州,別家赴任,途經藍關,值大雪,馬憊於道。湘忽至,愈悟 曰:“子言驗矣”!然志忠於君,終不欲隨湘學仙。此為韓湘子度叔之事略也。

172、問:李鐵柺事蹟如何?

答:李鐵柺也稱“鐵柺李”。姓李名玄,曾遇太上老君而得道。一日赴李老君之約於華山,屬其徒曰:“吾魄在此,倘遊魂七日不返,方可焚吾魄也”。後徒以母 急病迅歸,六日即化之,李至七日歸,失魄無依,乃附一餓殍之屍而起,蓬首垢面,坦腹跛足,並用水噴倚身的竹杖,變成鐵杖,故名。

道教常識初識180問(171-180)

173、問:曹國舅得道之事蹟如何?

答:姓曹名景休,宋徐州人。據《續文獻通考》雲:“曹國舅宋曹太后之弟,因稱國舅,學道山岩間,遇鍾離權呂洞賓輩,引入仙班”。一日呂祖同鍾離權問曰: 聞子修養!所養何物?對曰:養道!曰:道何在?曹因指天。曰:天何在?曹又指心。二祖笑曰:天即道,道即心,子見本來矣!遂授以修真秘旨,令其修煉,未幾 道成,二祖來引之去。

174、問:藍采和之行略如何?

答:藍采和是唐時逸士,常著破爛衫,夏則加絮,冬則臥雪,氣出如蒸,時攜籃唱踏踏歌於長安市,歌詞多神仙意。其踏歌雲:“踏踏歌,藍采和,世界能幾何? 紅顏一春樹,流年一擲梭。古人混混去不返,今人紛紛來更多。朝騎鸞鳳到碧落,暮見蒼田生白波。長景明暉在空際,金銀宮闕高嵯峨”。後得鍾離祖師度引,在濠 梁間酒樓,酒醉乘鶴仙去。

道教常識初識180問(171-180)

175、問:何仙姑是何出處?

答:何仙姑名瓊,為唐廣東增城女子,住雲母溪。年十三,隨女伴入山採茶,俄失伴獨行,迷歸路。見東峰下一人,修髯紺目,冠高冠,衣六銖衣,即呂祖也。仙 姑亟拜之。呂祖與一桃曰:食此盡,他日當飛昇,不然只居地中也。仙姑僅食其半,祖指以歸路。仙姑歸,自謂只一日,不知已逾月矣,自是不餓,無漏。洞知人事 休咎,後尸解去。此為何仙姑得呂祖度化而成道之事也。

176、問:扁鵲是何來歷?

答:扁鵲是我國古代的名醫,《史記》稱其姓秦,名越人,春秋渤海莫人(今河北任邱)。他精通醫道,聞名天下,被譽為神醫。因醫術神奇,醫德高尚,遂被封為藥王。祭祀扁鵲的藥王廟(含墓)在河北任邱。

道教常識初識180問(171-180)

177、問:孫思邈是何來歷?

答:藥王中最有名的是唐代神醫孫思邈。《舊唐書》說其為京兆(今陝西耀縣)人。北周宣帝時,居太白山修道,後期隱居終南山,行醫濟世。著書《備急千金要 方》,北宋崇寧二年,贈封為“妙應真人”。孫思邈擅長陰陽術,主張治病必須“天人合一”,認為“天有四時五行,寒暑迭代”,人亦有“四肢五臟,一覺一寢” 與之相應;天轉運,“和而為雨,怒而為風,凝為霜雪,張而為虹霓”,謂此為“天地之常數也”,人“呼吸吐納,精氣往來,流而為榮(營)衛,彰而為氣色,發 而為聲音”,稱此為“人之常數也”。二者相結合,“陽用其神,陰用其精,天人之所用也”。提倡“良醫導之以藥石,救之以針劑;聖人和之以聖德,輔之以人 事”,最終使“形體有可愈之疾,天地有可消之災”。後人以此理論治病,救活了許多人,德蔭後世,享齡一百二十餘壽而羽化歸真,因此後人尊稱他為“藥王”, 又稱之為“真人”。

178、問:張三丰是何來歷?

答:張三丰本為宋、明間道士,名通,字君實,號玄玄子,因為他平時不修邊幅,人們又稱他“張邋遢”。據《王徵南墓誌銘》和《寧波府志》稱,北宋時的張三 豐北赴汴京的一個晚上,夢見真武大帝降臨,傳授給他一套奇掌神拳。第二天早晨,正好有一群強盜打家劫舍,張三丰便用此拳打敗了這夥強盜。此後,他來到武當 山繼續修煉拳法掌訣,並將所煉之術定名為武當內家拳,不久便以此聞名於世。明英宗天順三年(西元1459年)封其為“通微顯化真人”。明世宗加封為“清虛 玄妙真君”。

道教常識初識180問(171-180)

179、問:道教裡對龍是怎麼解釋的,對“神通”是怎麼解釋的?

答:龍是中國傳統的四靈之一,後被佛教借用為護法的八部眾。而且傳統上的龍與神仙及神話傳說一般都是分不開的。

神通,本來是形容通神的本領,後來引申為一些外顯的法術。神通不過是修行大道中的副產品。這些不是目標。所以道教認為只專門修行神通的人是術士,而這種偏離大道而專修神通的方式稱為旁門。

180、問:道教的現狀如何?

答:目前全國各地正式開放的道教宮觀有五千多處,全真派和正一派道士約三萬餘人,普通信徒的人數則難以統計。道教界有自己的全國性組織——中國道教協 會。各地還成立了許多地方性的道教組織。在北京有中國道教學院和中國道教文化研究所,各地也設立了一些道教教育和研究機構。中國道教協會辦有《中國道教》 雜誌,一些省市道協和宮觀也辦有道教刊物。改革開放後,道教界舉行了數次全真派傳戒和正一派授籙活動,使道教的傳承按傳統的儀軌有序進行。

道教常識初識180問(171-180)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