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不能再往古天樂臉上貼金

古天樂將助學公益默默進行了十年之久,在2014年5月,導演爾冬升貼出那份助學名單時,娛樂圈譁然,古天樂的善舉經過數多年的發酵,現在香味溢出,想掩蓋都掩蓋不住了。

無論公眾和媒體人,對古天樂讚譽有加,但卻有越來越往古天樂臉上貼金粉飾的趨勢,這並不好,如果大眾和媒體不能守住一個底限,前面就是一個坑了。

為什麼不能再往古天樂臉上貼金

先說說古天樂的黑歷史

古天樂一直低調行事,即便是被爆出公益助學之後,公開場合也很少提及這些事,相反對於自己的黑歷史倒是直言不諱,如果不說古天樂這個名字,我們只說一個人小時候玩火差點把家給毀了,弄得自己至今怕火,15歲就不再讀書學做搬運工、賣衣服、做保安、20歲又參與搶劫坐牢,這樣的人絕對會被人稱為社會渣滓。

古天樂20歲進牢時,託朋友照顧自己的女友,結果女友跟朋友牽手了,其後古天樂因此在牢裡打架被加刑,這個故事裡,女友被描述成了一個不顧情義的反派,但從女孩的角度來說,他離開一個正在坐牢的犯了搶劫罪的人,這應該是公眾願意看到的迷途知返呀,但到了古天樂身上就成了背叛。

事怕巔,理怕翻,而且站在那個被他搶劫受到傷害人的角度,他會反感別人把古天樂這段搶劫後的入牢粉飾成義氣和熱血,古天樂犯了錯,受到了他應得的懲罰,但是當被搶的人和古天樂放在一個天平上,大眾不斷往古天樂的一邊加砝碼時,古天樂就會變得虧欠於過去。

為什麼不能再往古天樂臉上貼金

古天樂的不敬業

古天樂有自己的“小”:混社會坐牢得到了應有的懲罰,不能和患難與共的黃紀瑩走到最後,對周慧敏把他當雜工“給我買杯咖啡回來!”的輕視耿耿於懷,耍懶不想當醫生,因為怕辛苦,沒想到當演員更辛苦,這些是一個有血有肉的人正常選擇,談不上對與錯,換成是我們未必做得更好。但古天樂不否認的,追捧的人曲折婉轉地表述,今人經常感到十分別扭。

除了這些,古天樂甚至是不敬業的。他的父母希望他成為一名醫生,但古天樂的想法卻是當醫生太累,古天樂說:“因為我懶,而且當醫生很不容易……但沒想到當演員同樣不容易。”

古天樂發覺了當演員並不比當醫生更輕鬆,他開始煩拍片,儘管他可以為了拍戲拼命,這只是出於職業道德,而非熱愛。

從一個不熱愛自己職業的人角度來說,他不是一個好演員,事實上我們大多數人都不熱愛自己的工作,但這並不妨礙我們認真的工作。

古天樂的性格決定了他與追名逐利的娛樂圈格格不入,他只是把演戲當成謀生的手段,他甚至一度想著賺點錢就不當演員了,古天樂對此直言不諱:

“我並不喜歡娛樂圈,毋庸說演戲、唱歌可以賺多少錢,我就是不喜歡呆在這個圈子裡。它讓我有窒息的感覺,我也沒想過要在這個圈子裡呆很長的時間。”不僅如此,古天樂甚至一度覺得娛樂圈也是個監獄,他認為自己的演員工作也是個偏門行業,不是一個正當謀生手段。

現在的古天樂很少再接戲,倒是他的廣告在網絡上鋪天蓋地無孔不入,我們笑話渣渣輝的時候難免會想到古天樂,這種時候,就沒必要過度粉飾他的演技與戲的熱愛了,不需要拔高得古天樂自己都夠不上。演得好就是演得好,爛片就是爛片,不能因為某方面的優秀而刻意拔高他的演技。

對娛樂圈的天生不喜,讓古天樂很難站到演藝事業的高處,做一項事業要接受這個行業的好與不好,娛樂圈的名利古天樂顯然沒有看透。

為什麼不能再往古天樂臉上貼金

古天樂要表達的人際邊界

古天樂為什麼對自己的缺點直言不諱,對自己所做過的公益常常輕描淡寫,一筆帶過。你要清楚古天樂所想要表達的人際邊界。

當古天樂施與的時候,他刻意低調不讓自己放在一個高高在上施與者的地位,因為這會讓受益者尷尬,這是古天樂心裡的人際邊界。昨天剛剛看到了一個短視頻,一個做公益的人給一個穿著破鞋山區孩子換下新鞋子,特意叮囑拍的人不要拍到孩子的臉。他的用意和古天樂是一樣的,做公益的同時儘量不讓受益者尷尬。

古天樂守住了自己的邊界,但大眾越界了。

明星和大眾之間群體邊界不清是經常的現象,最常見的表現就是瘋狂,過分熱衷於粉飾偶像,過度依賴偶像,過度保護偶像:劉德華和成龍當年如果宣佈婚姻,粉絲甚至為之臥軌,追星追得家破人亡並不少見。把維護明星當成自己的責任義務,邊界不清到了瘋狂的地步,過度依賴於偶像建立起的人格幻象,極致時轉而成了一種控制慾:我不許我的偶像不完美,

《莊子·人間世》中說“夫兩喜必多溢美之語”,樹一個道德偶像,然後心理上不斷貼金粉飾,直至偶像登上神壇,這就是粉絲群體的心理特徵。追捧偶像時,拿偶像與周潤發比,與劉德華比,與一切他們視線可及範圍內的公眾人物比,內心隱藏的一個訴求是我家的偶像比誰都不差,如果某一方面優秀會被無限放大,最後心理認同自己偶像強過所有人,這是粉絲群體最大的惡。

如同吳亦凡的粉絲花錢為之打榜,推上與之不相匹配的神壇,最後跌落也會格外尷尬。而當吳亦凡們越來越依賴那些粉飾與追捧,最後就真的產生了自己是超人的幻覺。

讚美越失真,對一個本來完美的人反而傷害越大。讚美是鼓勵一個人做好人,但過度的讚美會讓一個心存善意的人背上沉重的道德枷鎖,古天樂低調得刻意避免別人的評論,他不想讓自己活得不自在,也不想讓別人拿自己做作比。大眾的理性可以讓古天樂們活得自在一些,難得有低調做事的好人,對待一個心存善意的人,最大的尊敬就是讓他快樂的行善,不貼標籤。

讚美失真還會變成一種唆使,這隻會催生更多的陳光標,而讓想低調快樂的古天樂們覺得如刺在背。你的認知不是古天樂的認知,就像被捐助孩子心裡認為古天樂是個80歲慈眉善目的老人一樣,強加的溢美扭曲了古天樂自身想要表達的。

為什麼不能再往古天樂臉上貼金

過溢和虛名的尷尬

公眾不能只要求一個明星向大眾傳遞健康的價值觀,我們也要思考一下如何規範自己,向什麼樣的公眾人物獻上我們的掌聲,這一點來說,馮大炮所說垃圾觀眾才有了那麼多垃圾電影未必沒有道理,小鮮肉的天價片酬如果沒有受眾炒不起來。

公眾應該清楚一件事,你有格調低下的權力,但不要越界。當你越界時,古天樂們如果行善還要背上一個如何緩解心理的包袱,一個好人棄善就不遠了。為了迎合讚美而行善,為了自己的內心良知而行善,前者是強行綁架自己內心,後者施與的同時快樂。

說到底仍然是一個邊界的問題,偶像的粉絲常常是超越邊界的,追求完美的會讚譽的人和受讚譽的人同時變成強迫症,追捧者對偶像越來越充滿期待,而被讚美的人少有云淡風清者,過譽的迷失或者驕縱都是對他的惡。

在英國王妃戴安娜深受愛戴的那段時期內,所有英國女性紛紛效仿她,讚美她,但當有媒體問她:“你覺得你此生最大的成就是什麼?”

戴安娜說:“不屈服於壓力,不讓閒言碎語困擾我。”

許多人理解為這是王妃的謙遜,很少有人認為那聲名讓她承受著她不喜歡的壓力。戴安娜王妃需要的尊敬,而不是過度的讚美帶來的困擾和每天粉墨登場的生活。

為什麼不能再往古天樂臉上貼金

過度讚美是對一個心存善意的人最大的負能量

一個成功的公眾人物都會有這種為聲名所累的壓力,比如漢時李廣被人譽為“百發百中”、“箭無虛發”,為了保護這樣的虛名,李廣射箭養成了一個習慣,每遇敵非要等到相距只有幾十步,他確認能夠百發百中的時候才開弓,兩軍對敵瞬息萬變,這是拿命在維護自己的虛名,在我看來李廣終身不能封侯但也沒死在交戰中已經足夠幸運了。

許多公眾人物都會因為聲名所累,做出與本人意願相違的事,我們熟知的陳光標到了雷人的地步,而劉翔明知腳傷仍然參賽,兩次放了鴿子,何嘗不是聲名所累的結果。

當然,一個心存善念的人不會因你的喜歡與不喜歡變成惡人,但讓一個善者快樂自在,每一個人都有責任,儘量不去擾亂一個善者的生活,因為過度溢美中能保持平常心的人並不多,多數人會為了溢美之辭迎合討好,導致自身的失真不快樂,另一種是越發低調,將自己刻意隱藏,以求讓自己保持原來的初心。

所以,過度讚美是對一個心存善意的人最大的負能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