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老城:新地號地區變遷史

吉林老城:新地號地區變遷史

新地號一帶的制高點——神羅修院舊影,今築石小區南側



1937年5月,一群愁雲滿面、號哭啜泣的市民,在日寇和偽滿警察的驅趕下,自西向東穿過早春時節的吉林城,出現城東向陽屯和昌邑屯之間的荒冢野地。這些人原本是火車站西側朝陽街以北銘善衚衕的居民,他們祖祖輩輩居住的舊居剛剛被日本侵略者霸佔用以修建北寧裡鐵路日本職員住宅區。而這些原本的房屋土地的所有者,只能含屈忍辱,拉家帶口來到眼前這片荒僻之所,重建家園繼續在亂世求活。而這個地區,因分配土地時“劃地號拉街基”得名新地號。

和吉林城自然形成的街路不同,新地號自出現之日起,就帶著規劃管制的烙印。這裡的衚衕筆直,一條條“混合土”路面相互交織成棋盤狀路網。西起惠德街(後稱安東路,今嫩江街),東到廢棄河道,南抵吉敦鐵路線,房舍鋪陳向北直達巴虎屯南側。不過這一片所謂的新區卻遠不如鐵安裡、北寧裡、北安裡那些新建住宅區光鮮,除了今天遼寧路北側有一座二層民居小樓外,大部分住宅都是平房瓦舍的普通民宅。《昌邑區志》記載:當時放地號分兩種,一是所謂“遷移戶”買,每400平方米房號偽幣120元;另是租房號地,稱“活地皮”,每年繳納租金一次。由於這裡荒僻,鮮為“遷移戶”所願,只有拴車拉腳的李姓、開夫妻店的隋姓、人力車伕馬姓、掏糞工人藤姓四戶無親可投來此。可此處畢竟是新開發的地區,自然會新引來一些捕捉機會的人。


吉林老城:新地號地區變遷史

遼寧路近影



這片新區簇擁著一條南北向的主路,當時被叫做合江路,即後來的新地號街道。今天橫臥遼東小區和阿里山小區之間的遼寧路還是條無名土路,因新地號地區的居民越來越多,土路上最先出現了市場和臨街的買賣鋪子。日本人平喜、青山春平等人也跑到這裡開辦了生產醋和酒石酸的醋酢工廠。漸漸地人來人往的街景讓這一片略顯悲情的“新地”有了一些生氣。


吉林老城:新地號地區變遷史

惠德街即今天的嫩江街



在新地號地區西側的惠德街兩側則景象各異,在這條道路直到解放後,一直都是民宅與其他部門和建築的分界線。而新地號迎來翻天覆地變化,正式在惠德街悄然開始的。解放後,惠德街西側的滿鮮車輛株式會社被改建為吉林市機械廠,幾經變遷,最後成為吉林市組合機床廠的廠區;醋酢工廠則在1948年建起了吉林軍區供給部直營陶瓷廠,後來這座工廠轉給地方,改名為吉林市陶瓷廠;始建於光緒34年2月的振興鐵工廠(《吉林市檔案史料叢書——江城曙光》)也在上世紀五十年代初被擴建成吉林市木器廠;曾經培養的天主教神職人員的神羅學院,1950年開始就被改建成了昌邑十一小學,後來又成為吉林市四十一中學的校舍……

吉林老城:新地號地區變遷史

八十年代新地號街道舊影(《昌邑區志》)




配合建國初期工業建設,新地號地區也越來越熱鬧起來。在吉林市最早規定“內五區”指定六處雜業市場中,新地號自日偽時期建立的“第三民生市場”被定為“第一雜業市場”(《吉林市檔案史料叢書——江城曙光》)。在新地號東側青海路上,除了老字號“合發祥”藥店外,還陸續建起了合江飯店、百貨商店。直至新地號改建遼東小區之前,這一帶間隔不遠並存有合江副食和遼寧路副食兩家副食店,也從一個側面反映了當時新地號商業的興盛。

吉林老城:新地號地區變遷史

吉林市文史專家張海川先生提供的新地號郵局舊照


在這一地區的主街上,新地號街道辦公場所臨街佇立,合江糧店、新地號衛生院、銀行儲蓄所、土產日雜門市部、郵局等單位依次排列在乾淨整潔的道路兩側。連同散佈在其他交叉直路上的46中校辦工廠、街道燈泡廠、街道鞋廠、派出所等單位一起,見證著路面由土路變成有排水系統的柏油路——街道名稱由合江路改為合江街,直至1981年定名新地號街的全過程。

這一期間,新地號的居民結構和居住條件也在發生著巨大的變化。70年代,在今天民生衚衕南北兩側,修建了五棟四層的火炕樓(北側三棟,南側兩棟),被叫做一機械家屬樓。1984年街道又多方籌措資金,修建了有涼亭綠植的“巷中園”(《吉林市園林志》)。而我印象最深的是民生衚衕兩側樓前種植了很多桃杏樹,每到春季,枝頭桃紅綻放 ,枝下落英繽紛,是東關一處誘人的景緻。更讓這一代居民引以為豪的是直到新地號地區建設遼東小區前,新地號街及與其垂直、平行的其他衚衕,街道整齊乾淨,居民團結和睦,街道多年被評為全國紅旗街道。派出所也連續多次被評為紅旗派出所,直到今天仍有老居民懷念曾經歲月裡“每家基本不用鎖門就可以外出”的太平景象。

吉林老城:新地號地區變遷史

80年代新地號地區的地圖


1995年,新地號地區迎來了前所未有的鉅變,由吉林市聯吉房地產主導,將遼寧路以南的區域改建為遼東小區。經過緊張有序的建設,一片現代化小區聳立在在這片古老的土地上。值得一提的是,新小區並沒有破壞原來新地號地區的街巷格局,除扶余衚衕外(另有青海街後來被擴入解放北路),被大致保留,甚至一些街邊的樹木也有幸留存。

在當時,遼東小區的建設是吉林開發東部地區偉大樂章的一個重音,在不久之後,東部的水道遺蹟大溝成為直達清源橋的解放北路路面,龐大的新地號煤場被改為義德源鋼材市場和皇家花園酒店,新地號北側興建了阿里山小區,嫩江街路東的興建了築石小區……在新地號四周的廣袤平房被一點點建成樓宇和街道後,這裡古舊荒莽、市郊田園、工廠錯落雜糅的舊貌蕩然無存,在火車站東廣場、五洲花園酒店、歐亞商都的簇擁下,古老的新地號在新世紀真正得到了與“新”字相匹配的時尚容顏!



特別鳴謝:

吉林市昌邑區檔案局各位領導的支持鼓勵!

以及鄭偉波先生的悉心釋疑!

張海川先生提供精美老照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