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網約車時代打車反而越來越難?

移動智觀察


新一輪打車難背後:5倍處罰、司機搗亂、滴滴兩難


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原因:

司機不接單了,一些司機還在搗亂

雖然早在今年6月底,就有滴滴司機告訴36氪,從7月1號開始,滴滴會停止給外地戶籍的司機派單——不過滴滴內部人士稱,派單依舊正常。不過因為監管力度加大,很多司機不願承擔風險,所以不再出門拉活了。

36氪瞭解到,在北京、上海等一線城市,司機微信群裡開始流傳“執法地圖”,司機們在哪些地區遭遇交管執法部門,這些地方都會在地圖上被標註出來,以提醒同行們儘量避讓。機場、火車站、醫院、熱門商圈和白領寫字樓聚集的地方顯然是重災區,幾乎全都都在“地圖”上,而且新的地點還在不斷增加。

微信群裡,司機們的情緒也在不斷變化。7月初的那兩天,一些司機更願意在群裡分享和執法人員“鬥智鬥勇”的經歷,例如如何繞開了可能會被檢查和扣車的地區,但是隨著越來越多的司機被查,群裡的氣氛變得微妙起來。一些司機開始用侮辱性的字眼,還有一些群——司機們開始商量著如何反擊。

究其原因,因為滴滴目前用的是派單制,除順風車和預約訂單外,司機只能接受平臺派來的單子。如果司機頻繁地取消派過來的單子,就會觸發平臺的懲罰機制,甚至被封號。“如果平臺讓你去機場、去火車站,你只能去,但是去了就有可能被執法人員檢查”,上述快車司機說。

一名滴滴快車司機稱,從7月開始,他所在的300多人司機群裡,經常有人提議,所有司機都不許出去接單。最近幾天更是有司機在群裡鼓勵大家出去“釣魚”,在滴滴平臺上頻繁叫單,等司機趕過來之後再惡意取消訂單,或者是按照約定上車,不過下車後給司機一星差評,從而降低“不配合者”的信用度。

司機們看似在自己給自己搗亂,但最終目的正是讓滴滴改變自己的派單制度,以及給司機們提供更有保障的解決方案。

36氪瞭解到,滴滴司機端有“機場、火車站”的選項,司機可以通過它決定是否要接受去機場以及火車站的單子,如果不勾選,則接收不到平臺派來的相應單子。最近這半個月,幾乎所有接受採訪的滴滴司機都承認,自己取消了去機場和火車站的選項。這意味著,去這兩個地點的乘客很難叫到車。

另一方面,根據新政規定,外地車牌或者非京籍司機開的京牌車萬一被查了,面臨2-5萬元罰款,以及車輛被扣押一個月,並且每個月就得交4500元的停車費,“這是很大的損失,很不值得”。雖然滴滴一直讓司機保留好各種單據,以便平臺報銷罰款,不過多名滴滴司機透露,實際的報銷流程很慢,而且因為各地的運營和管理規定不同,最終未必能夠全部報銷。36氪瞭解到,滴滴目前對非法購買賬號、人車和註冊信息不匹配的司機不提供報銷。

所以嚴格的監管力度下,司機們大多選擇停止接單,躲避風頭。而對於乘客來說,這導致原本就供不應求的出行市場變得雪上加霜。多名滴滴司機透露,最近半個月以來單量巨減,從以前的最多一天能拉26單到現在最多十單。很多乘客一看等不起了會選擇改坐公交或地鐵,或者直接在路邊攔出租車。據他所知有些同行都選擇不繼續做網約車,有些同行選擇白天不跑晚上跑因為運管抓的特別嚴。


受處罰司機比原來多了5倍

北京市交通執法總隊行政處罰結果信息公示的數據顯示,因使用未取得《網絡預約出租汽車運輸證》的車輛,擅自從事或者變相從事網約車經營活動的,6月22日至30日被處罰的人數為53人,而7月2日至7月10日被處罰的人數為250人。

同樣的時間裡,受到處罰的司機數量變成了5倍。這緣起7月1日起開始正式實施的《北京市查處非法客運若干規定》。該文件規定,對無證從事網絡預約出租汽車(即網約車)客運經營的,將扣押車輛並處以罰款。

此前,北京市交通執法總隊副總隊長郭振躍在接受媒體採訪時曾表示,從7月1日起,北京市交通執法總隊將組織開展為期半年的打擊非法客運專項行動。

36氪瞭解到,兩種情況下司機有可能受到處罰:一種是未拿到准入許可證的區域,在這些地區,運管部門是有權利進行查扣的。另一種是在已經辦理三證的區域(網約車准入許可證,網約車營運證,網約車從業者資格證)沒有取得證件就進行運營的,也會受到查扣的處罰。

這意味著如果司機沒有網約車從業者資格證,就無法在北京等城市接單。要考取證書,首先要符合網約車新政的規定細則,而京戶京牌這個高門檻就可以刷掉絕大部分司機,並且,從業者資格證每次有名額限制,考試和拿證流程都較長,所以司機們想要快速拿證,顯然並不現實。

同時,車輛變更也難倒了大量司機。很多車主雖然符合網約車新政細則,但並不希望將自己的私家車變更為運營性質,因為不但需要上更多更貴的保險,受更嚴格的監管,而且一旦想日後賣掉,價格也不如正常的私家車。

所以雖然2016年10月網約車新政頒佈至今已經有近兩年的時間了,各地方的新政細則也陸續頒佈,滴滴等平臺在各地進入了最嚴的新政執行期,不過因為網約車市場的供不應求的需求屬性,很多不合規的司機依舊還在接單。當過渡期結束後,7月1日開始實施的《北京市查處非法客運若干規定》正在縮小這其中的灰色地帶。

“快兩年都沒有能解決的問題,現在讓滴滴一朝一夕解決掉,這也不現實”,一名滴滴內部人士稱。在今年5月初空姐遇害案之後,滴滴全面清理外地牌照車輛,之前的確存在外地車牌註冊為假京牌的行為。但是想要完全避免違規司機進入市場,依舊還是太難了。

以北京為例,如果讓外地牌照和外地戶口的司機全部從滴滴平臺上消失,那麼合規運力將遠遠不能滿足市場需求。另外,一些司機也會通過購買賬號、套牌、註冊信息和實際情況不符等行為規避平臺的管理,而這種情況往往很難通過技術手段查詢。

所以對於平臺來說,要保證足夠的運力,還要參與激烈的市場競爭;而對於司機來說,能出去接單才有錢賺,這雙雙導致了“打車難”的困境。


兩難的滴滴

“自從7月1號起,滴滴要給司機報銷的罰款成本就得增加至少大幾百萬。”知情人士稱。

而更隱形、也更糟糕的損失則來自單量的下滑。雖然滴滴官方表示不方便透露半個多月以來單量縮減的具體數據,不過一名內部人士則告訴36氪,光北京地區,這半個多月的單量至少縮減了30%。

對於通過司機和乘客端抽傭來維持網約車主體業務的滴滴來說,這必然是不小的損失,從營收角度來說,滴滴對單量有依賴性。更何況這家公司最近還在謀求上市,而單量等數據,以及在國內網約車市場的地位,一直都是滴滴給資本方和二級市場的信心保證。

不僅如此,這場嚴查,也讓司機和乘客都陷入了質疑的情緒中。“乘客打不到車,第一反應就是這是滴滴的問題,然後會通過各種渠道發洩,罵平臺”,一名滴滴內部人士稱。而司機也更願意將責任歸結為平臺本身,“一名司機在被交管部門扣車時大罵,為什麼要抓司機,直接把滴滴封掉不就行了麼”。

“之前美團做打車的時候,有人說網約車市場沒有門檻,有錢就可以進,但是進來做一下才知道這不是一門好做的生意”,上述內部人士稱。

陷入兩難的滴滴似乎沒有立竿見影的解決方案。36氪瞭解到,目前滴滴採取的主要措施是,加大司機端的補貼力度,尤其是早晚高峰和深夜時段,希望以此刺激更多的司機出來接單。

不過,不僅在北京,從准入門檻到法規政策的執行,近期全國多地對網約車的監管也都在趨嚴。所以打車難的情況不會在短時間之內消失,一段時間之內,滴滴可能也無法走出困境。


36氪


現在大家在“吐槽”打車難,那麼等到打車無比容易的時候,大家就該埋怨價格貴了。

作為用戶的立場上,既要便宜又能快速打到車,這個出發點是人之常情。但是大家都一味只追求這點,又要司機來得快,又要司機賺得少,那麼只能出現兩種情況:第一,司機不幹了。第二,公司倒閉了。

我們就只單說“難”這個問題,“難”是沒有絕對的,只有相對的。那麼,跟什麼對比之後大家覺得現在打車“難”呢?看問題的話重點就是“網約車時代”了。是不是因為現在明明可以網上預約,而網絡這麼發達,科技上來了,為什麼效率下去了呢?

那好,我們來看看非網約車時代打車為什麼容易些。

以前都是路邊攔車為主,也有些是留著司機的名片然後電話聯繫。這樣的好處是什麼,就是提高坐車成功率。路邊揮揮手,司機能不能帶,車上客滿不滿雙方示意一下就知道了;電話一打雙方几句話也就說明白了。

司機們能帶就帶,不能帶就拒絕,提升了雙方效率。你不能帶我我就叫別的,實在不行就坐公交地鐵了。

而現在,因為是網約車,很多打車的乘客都是偏遠不好打車的地方用軟件打車,司機的單都是自動接的。有時候千里迢迢往那趕,去晚了,顧客一取消訂單……白跑了。

而且現在的油價已經7塊多,如果一天做以前那樣的事,司機們是不是“掐自己的大腿”跟自己過不去?如果還遇上乘客只是按單趟收費的情況,然後返回就得跑空車……

所以司機有時候也不是不想快點接完上單跑下單,有時候看到一南一北,一東一西……乘客再給個差評,平臺的“只獲取單方面意見”,讓“出租車司機”這個行業變了味道。而司機的不滿不能發給上司,不好發給家人,所以很明顯現在司機的態度比以前差了好多,但又怕差評影響業績都是“繃著”的,或者就乾脆“破罐子破摔”。抱著我難你也難的心態,但這隻會惡性循環。

本來,出租車就只是交通工具的一種補充,而且現在的交通市場上商家都在爭取自己的那份蛋糕,網約車所屬的平臺更是得與“共享單車”“共享電動車”還有常勝不衰的公交車、地鐵等“抗衡”。

一方面讓百姓覺得實惠,覺得打的就跟坐公交一樣必不可少。那麼只能從司機這邊抽成,以至於很多司機不斷流失。

這也就導致“供不應求”了。所以要整頓的不單是司機,還有顧客問題了,畢竟人口越來越多……


鎂客網


雖然進入了“網約車”時代,但最近很多人也發現了一個問題:那就是越來越難打到車了。以前叫專車、快車,司機們接單很快,車也很多。但現在每次打開軟件都是附近無車,要不就是需要加價。就算是預約也是久久沒有回應。我們會很明顯的發現,用滴滴打車時等待時間比之前長了很多,為什麼?

車少了,也貴了。2017年下半年,很多城市像深圳、北京等經過了新政過渡期之後,開始正式實施網約車細則,包括嚴格限制車輛、司機、車牌等等。而目前大部分網約車和司機是不符合這個標準的。實際上無論北京也好,深圳也罷,出臺網約車細則,核心意義就是限制外地人參與網約車市場。所以新政的實施導致網約車平臺少了,符合條件的司機少了,車自然也就少了,而我們感受到的就是打車難了。其次,很多司機放棄了全職或者兼職來跑滴滴,因為越來越沒錢可賺了。平臺收費太高,補貼少了,司機們覺得不合適,也導致了網約車的減少。

打車難時代回來了嗎?的確,網約車剛開始發展的時候,方便快捷還便宜,隨便站在路邊就可以約到車,那對於乘客來說是一段愉快的打車生活。但今後網約車價格勢必高抬,關鍵是車輛減少了。而這些情況就會導致黑車等亂象重新抬頭,我們打車更難了。所以,已經有不少人開始選擇重新使用地鐵、公交等交通工具,或者打出租車。


獨角獸工場


想打快車、專車,周邊叫不到車;想打出租車,不加價就沒有司機接單……剛剛過去的春節,打車難再次成為輿論關注的焦點。雖然被上海交通委等約談後滴滴出行已於2月1日起在上海取消加價功能,但乘客紛紛吐槽:網約車平臺已從“滴滴一下,馬上出發”發展到瞭如今的“無人應答”。步入網約車時代,打車難緣何重現街頭?

市民:路上空車不少但就是不接單

今年春運開始前,有媒體預測今年火車票為“史上最難搶”。但很快市民發現,除了火車票難買,打車也變得很難。

“路過有好幾輛空車,但揚招就是不停。”市民李先生表示,年初三傍晚他們一家人從莘莊趕赴徐家彙參加聚會,在路邊等候了接近10分鐘,有四五輛空車駛過,但都沒停下接客。

李先生隨即打開手機呼叫滴滴專車,屏幕卻顯示“高峰時段溢價1.8倍”。他轉而又通過滴滴呼叫巡遊出租車,等了2分鐘依然沒有司機接單,平臺提醒“增加調度費司機更願意接單”,於是李先生先後從加價3元、5元,10元,最終加價20元后一輛強生出租車接了單。

新春佳節,叫車不是高額溢價,就是叫不來車,這讓李先生一家倍感無奈,感慨“又回到了打車難的時代”。

“你要是加價少於10元,肯定叫不到車;去機場、火車站,至少加20元才有人接單。”年初二,記者通過滴滴平臺叫車坐上一輛大眾出租車,司機王師傅表示,春節打不到車也正常,“一方面很多司機過節不出車,另一方面生意是好,單子多了就要挑挑揀揀了”。

據瞭解,打車難一直從節前延續到了春節期間。“這種情況節前就開始了,節前一週,出租車幾乎不加錢就打不著,不僅是早晚高峰,很多時段專車車費也出現浮動倍數。”市民徐小姐告訴記者,她往年打車,越臨近春節越好打,但今年春節前的這一週,她用滴滴叫出租車,必須增加8-10元調度費才會有司機接單。“因為出租車不是專車,基本都是本地司機,我覺得不應該存在打車難的問題。”徐小姐說。

徐小姐的遭遇並非個例。記者注意到,春節前夕,一篇吐槽上海打車難的文章《致滴滴,一個讓我出行變得不美好的互聯網平臺》在朋友圈刷屏。作為當今網約車平臺的龍頭,滴滴成為了眾矢之的。文章作者認為是滴滴的調度費和動態加價策略攪亂了出行市場,讓打車變得困難且昂貴,很多網友也轉發文章表達因打車難且貴而積累的情緒。

滴滴:“打車難”因供需失衡所致

針對平臺加價功能,市交通委和市消保委於節前分別約談多家網約車企業。市消保委副秘書長唐健盛說,近期網約車加價問題備受指責,其核心是網約車信息不對稱的問題,尤其在叫車的高峰期,使得簡單的消費行為變成沒有充分信息參考下的“價高者得”競價模式。“究竟車輛是否真的供不應求?經過了所謂的大數據後臺計算後APP不停地建議消費者加價,但事實上消費者的實際感受卻是‘滿大街都是空車’,感觀和數據的背離就使得大數據的真實性受到了質疑。”

對此,滴滴回應稱,大數據後臺並沒有經過額外人為的干預。在快車的部分,企業採取的是派單制,將加價的價格明示,並對加價的比例以及加價的總數有上限限定;在出租車的部分,由於特大城市的出租車常年供給不足,考慮到出租車採用的是搶單制,消費者加價的情況下可以被接單的可能性更大。

在約談中,當被問到滴滴讓更有需要的人優先乘車還是讓加錢更多的人優先乘車時,滴滴方面稱,價格是衡量需求的重要標準,用戶需求的緊急性可以用錢體現。

然而,根據《上海市出租汽車管理條例》相關規定,無論出租汽車駕駛員採用什麼方式承接業務,如超過計價器顯示金額收取相關費用,根據乘客的投訴,查實後均可按照多收費予以處罰。近期,上海市交通執法總隊已經開始針對拒載的專項整治,出租車企業和行業協會組織管理人員上路糾違,並將有關違規行為報送總隊立案查處。

好在,滴滴方面已做出整改。記者注意到,2月1日起取消了加價功能的滴滴打車軟件已經在滬上線。只要用戶重新啟動手機或重新下載軟件,都將獲得無巡遊出租汽車加價功能的滴滴“打車軟件”。

不過,雖然加價功能已取消,但正如滴滴方面所言,這可能也將給部分乘客帶來呼叫等待時間增加,打車成功率降低的影響。也就是說,滴滴此項調整,在滿足網友公平要求的同時,很可能會加劇打車難。

是什麼原因造成了這一波網約車時代的打車難?滴滴方面稱,春節期間司機在線數量下降了近25%,訂單數量則增長了30%。也就是說,一方面出現了春節用工荒,另一方面市民出行的需求卻在春節出現“井噴”,供需失衡導致了打車難,打車貴。

春節用工荒導致一時的打車難,市民或許都能接受,但廣大市民擔憂的是,這波打車難還將持續多久?會否成為網約車時代打車難的開始?記者注意到,去年7月,交通運輸部等七部門聯合頒佈了網約出租車管理辦法,隨後,各地根據新政制定了具體實施細則。以上海為例,網約車須滬牌、司機須滬籍,此外還對車輛軸距、司機上一年度交通違法次數等有具體限制。據統計,如果嚴格按照有關規定,符合要求的網約車數量將不足之前的3%。這意味著供需失衡問題將很難解決。

業內:供需關係之外平臺另有打算

除了顯而易見的供需關係,有業內人士指出,打車平臺設計的規則和運營方案也在控制著打車的難易程度。“在司機不肯接單、或者周圍沒有車輛的情況下,滴滴會提醒用戶使用加價功能以提升叫車成功率。而這一派單邏輯存在的問題就是:司機知道用戶可以多次選擇加價,於是司機選擇第一次不接不加價的單子,他知道你叫不到車就會提高小費,就故意等著。而最後導致的結果就是,乘客要反覆加價才能打到車,花更多的時間以及更多的錢。”

此外,業內人士表示,為了讓用戶打專車,滴滴可能沒有把訂單推送給的哥。“曾有很多用戶爆料,遇到過許多次加價都搶不到出租車,專車一喊就來的情況,但是有時候在路邊卻反而能攔到出租車,的哥還說根本沒有接到單子。由於出租車那邊滴滴拿不到分成,所以滴滴有可能並沒有給的哥推送單子,通過出租車叫車的糟糕體驗,把用戶吸引到專車那裡。”而此時,專車往往也會顯示動態調價1.5倍、2倍、甚至是2.3倍的情況,但專車司機表示,動態調價的那些加價費他們基本拿不到。滴滴從中分流了訂單,同時也能賺取加價費。

專家:增加供給、發展公交是關鍵

針對打車難問題,專家普遍認為,增加供給是關鍵。

數據顯示,目前,上海有2400萬人口,但每天運營的出租車只有5萬輛左右,出租車現有的規模顯然不足。

究其原因,目前上海出租車司機數量呈下降趨勢,出租車司機的平均年齡已達到48-49歲之間,每年沒有人開的停駛出租車數量成倍上升。據不完全統計,全市各家出租汽車企業裡,約有近3000部出租車沒人開。“原來運距短、週轉快,我們一天可以做35筆左右業務;現在運距增長後,車次減少,對於市民來說,肯定是更難打到車。”有出租車司機介紹道。

因而,專家建議適當增加出租車和合規的網約車數量。但目前因為出行市場還在動盪,一些正規企業不敢加大投入,這需要政府加強監管,穩定市場預期。

此外,從大都市的交通模式看,解決出行難的關鍵在於重點發展公共交通。地鐵和快速交通是最重要的交通工具,私家車和出租車等則是輔助。專家指出,最近,上海市的交通運輸方式和佈局正在發生變化。歷時一年多建設,傳說中的新版“巨龍車”——上海延安路中運量公交71路已開通載客試運營。作為上海市首條專道行駛、信號優先的快速公交線路,它貫通了上海中心城區極為重要的東西向交通走廊,必然會面臨大客流考驗。據悉,在設計中,中運量公交與大運量的地鐵、小運量的地面公交相對應,運能一般可達每小時1.5萬人次,可有效補充該線路原有的運能不足。

值得注意的是,上海多處地鐵站改造也已經開啟,上海地鐵人民廣場改造施工完工日期為2月10日。

至於地方新政對於網約車數量控制的影響,專家認為,儘管新政對相關平臺都會有影響,但樂觀的一點在於,目前沒有對網約車的數量和價格進行控制,意味著只要是符合標準的都可以。將來隨著造車技術的發展,車型問題會逐漸得到解決,那時考驗的就是平臺的管理能力和服務能力。


大衛獨舞


我從年前就不跑滴滴了,我是從一六年六月開始跑滴滴的,到年前一共跑了3700單。我以前從事出租車,感覺滴滴是大事所趨,就購買了一輛斯柯達昕銳跑起滴滴,都說出租車司機不容易,幹過滴滴司機,才知道滴滴司機更不容易。其中有委屈,有無奈,有失落,有氣憤。感覺滴滴公司就從來沒有把滴滴司機當做公司員工看待,甚至不把司機當人看待。滴滴司機在乘客面前沒有一絲尊嚴,簡直就像狗一樣的存在。讓我放棄滴滴司機的想法是年前一單引起的,一個乘客在小區裡叫車,系統指派給我。我電話乘客,乘客讓我去小區裡面接他。我因為擔心年底小區堵車,就問乘客方便到小區門口嗎?沒有想到的是,這個男乘客說叫滴滴就必須到樓下接他。要不就要投訴我,還叫囂要取消訂單。我聽他這麼說直接掛掉電話。就是這樣我還是跑到乘客的小區門口等了幾分鐘。想想自己跑滴滴司機真悲催,沒有人格尊嚴,為了個別沒有素質的乘客,為了幾塊錢,被個別乘客像狗一樣對待。下決心告別滴滴,遠離悲催,現在重新開出租車,最起碼天天看不到裝B的乘客。總結跑滴滴體會,遠離滴滴,心情舒暢。。遠離滴滴,長命百歲。


享受的寂寞


網約車也好巡遊車也好本質都是出租車,出租車本身就要消耗城市道路交通資源總量,所以按照發達國家大型城市的發展經驗,總量是需要控制的,而不是無需的增加數量,出租車數量太大了,就會大量佔用道路交通資源,導致城市交通流速下降。

滴滴的出現本就是異類,利用獎勵機制燒錢,反向刺激車輛資源增長,利用降低運價刺激乘客資源增長,製造了虛假的繁榮,導致原有公共交通的客源轉向出租車市場,引致城市交通惡化,滴滴的弊大於利。

對於滴滴的投資人,前期大量投入資金燒錢,資本是要追求回報的,現在行程了壟斷,壟斷的目的就是為了獲取暴利,所以現在快車專車都增加運價成本的分攤,貴很多就不奇怪了,有人說貴了司機就賺錢了,應該有更多司機出車呀,可是實則不然,滴滴一面漲乘客的運價,一面壓低司機的運價,中間獲取更大利益,這樣導致很多司機獲利降低,離開這個市場,運力緊缺問題就出來了,所以打車就更難了。


siwei1


這事無非就三點:

臨近春節,司機明顯比平時少,但出行需求不只不少還有可能還增加,這種時候難叫車是正常的,因為供需關係加價也是正常的,最近所有平臺價格都漲的很明顯。

網約車新政對價格肯定也有影響,尤其是上海清理了大量外地司機,影響最為嚴重。加上前一點,其實大城市價格影響最明顯,小城市至少我用過的覺得變化不明顯。

滴滴和 Uber 在國內加起來一共燒了至少兩三百億,這筆錢怎麼也要賺回來,做企業不是做慈善的。

另外補充三點: 理論上網約車價格一定比出租車貴,一是出租車可以招手停,且有車輛數量上限,所以一天能接個20多單很正常,但網約車司機一天10單已經非常牛逼了;二是出租車價格和油耗也比大部分網約車車輛低的多,成本在這裡。所以期待長期網約車能比出租車便宜,也是不可能的。

Uber 在中國燒的錢一直比滴滴多,且它的模式就是不可持續的,全球業務去年虧了28億美元, 而且 Uber 的估值已經虛高的非常嚴重,能不能融到後續的錢還不好說。要是用希望長期看到合併前的價格,那純粹是鄉愿,沒有公司會一直這麼做慈善事業。

叫車是個價格敏感行業,滴滴已經試探過價格底線缺乏盈利的持續性,我估計很難有其他公司在去試下限,長久來看,這個事情就是基本上要麼用滴滴,要麼就重新打出租車去。


雪野筱諾


各位看官,大家好,我是2016年6月6號那天開始跑的滴滴,在長沙,到現在5100多單,說下我的感受:每天跑10個小時到12個小時,跑到流水300到400。於2016年12月在高鐵南站被運政扣車一次,罰款2萬。跑滴滴壓力很大,長沙很多地方抓車,另外我想說素質好的乘客還是佔多數,他們都認為是一種出行方式,素質不高的乘客也有一些,比如帶寵物上車的,帶小孩在車裡面吃東西亂丟的,撒尿的,醉酒吐的,醉酒上車到目的地睡著的,各種指揮道路的,按滴滴內置導航走說繞路投訴的,到達預訂地點等待乘客10分鐘以上然後各種聯繫不上或者不接電話的,遇到要坐5個大人強制要上車的!遇到5個大人我拒載而乘客不取消訂單,自己取消訂單申訴失敗扣成交率的,遇到乘客叫車我快到預訂地點乘客取消訂單而扣成交率的!遇到一上車就各種指責的乘客!遇到各種送這送那的(快遞)!遇到各種進小巷子的(進退兩難)而車身被掛的。遇到很多坐霸王車的到現在也不付款的(問滴滴,滴滴還說訂單異常)大概有500左右沒有付款的。遇到同性戀對你動手動腳的!!!等 等!!!(此處省略 ) 上面這些都是我遇到過的,跑滴滴壓力確實大啊,滴滴搞一個服務分出來,服務分高的優先接單,我到目前服務分在88-90分之間,經常跑3-4公里去接單,不堵車還好,堵車的話要不停的解釋和安撫,接到乘客後還要賠笑臉再解釋,向乘客瞭解到她們說附近有幾臺車不派給他。另外我想說的是這個評價系統,給我的感覺明顯是向著乘客的,想提升乘客的用車體驗,但是滴滴你有沒有想過,一臺車每天要遇到那麼多的乘客(各種素質的),司機壓力可想而知,不是一般人還真吃不了這碗飯,參加多次滴滴邀請的調研,會不會推薦新司機進來,你說拿這點錢,抗這麼大的壓力,我會推薦嗎?這不害人嗎? 滴滴優步2016年8月22號合併開始 收入越來越少,乘客取消的補貼也是各種抱怨(這裡面很多的乘客原來是坐公交車的,現在取消了補貼,費用壓力大了)把不爽發洩到網約車師傅身上。讓乘客和網約車師傅產生矛盾。 平臺抽取師傅20%的管理費和5毛錢一單的派單費,這個費用是做什麼的不得而知,但是請顧及這些師傅們的感受,客服不在是擺設,就目前來說,沒有這些師傅存在,滴滴你依靠誰? 另外 跑過黑車的車友肯定也知道,這個平臺還是帶來很多好處(自己體會)。 對需要坐車的乘客來說,這個平臺也帶來了很多好處(自己去體會)。 大家相互理解 包容,其實乘客和網約車師傅都沒有錯。把這個乘客和師傅們的需求做的更合理一些。也希望平臺有人看到師傅們的心聲。 以上是一位還在堅持跑網約車師傅的體會。


月光的飛舞


打車難是因為要求太高,即要隨叫隨到,又要價格公道,司機難爭鈔票,乘客嘰哇鬼叫,交通管理低效,道路擁堵高調。要想打車不難,叫車耐心等待,小費合理存在,支持司機順帶,乘客調整心態,管理交通和諧,盡力堵點疏解,主抓公交發展,嚴抓網約亂像,大眾理解出租,出租服務大眾,只有共同努力,出行再也不難。


手機用戶來自青雲


今天跑了6.8個小時流水158元,接了10個單子,加油花了100元,累慘了,沒辦法堅持下去,只好收車回家,每個單子都是幾公里路程,需要十分鐘以上接客人,週五,下雨,擁堵太嚴重,跑了一半因為沒有按時到達,客人取消了3-4次訂單。力氣就算了,可是有錢補貼全部都讓滴滴公司收了。在接單,如果取消單子,我就被罰款每次8-10元不等。所以收車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