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镇远”舰不慎触礁,管带林泰曾自杀,北洋海军元气大伤

原创:“镇远”舰不慎触礁,管带林泰曾自杀,北洋海军元气大伤

镇远舰(网络片)

甲午战争爆发前夕,为加强海上正面防御,威海卫基地在威海港南北两口等处布设“水雷拦坝”,即以木材排列海口,以铁索相连接,以铁锚固定海底。木栏附近,遍设沉雷、浮雷、电雷等。威海南口由刘公岛东端的东泓至日岛设木栏1层,布水雷5层;由日岛至南岸龙庙嘴下设木栏1层,布水雷5层。北口由刘公岛西端的黄岛至北山嘴下设木栏2层,布水雷7层。两口共布水雷248颗。威海南北两口皆被堵塞,仅在东口留下一个600码宽的通道,用浮鼓做出标志。

11月14日凌晨舰队进港时,提督丁汝昌驻节的旗舰“定远”照例排在整个编队的领头位置,首先通过航道。舰首劈波斩浪,迎面而来的海水被分向两边,排水量7670吨的铁甲巨舰所产生的分水压力无疑是惊人的。“定远”舰通过入口时为了尽量避开水雷布设带,靠着刘公岛一侧航行。哪知被“定远”舰分开的海水不断涌动,竟将靠近刘公岛的那个浮标推离了预定位置,漂浮到近岛的礁石群之间。此时浮标的正下方和外侧下方海水中实际已经都是丛立的礁石,由于当时正值退潮,这些礁石距离海面的只有六米左右。

原创:“镇远”舰不慎触礁,管带林泰曾自杀,北洋海军元气大伤

北洋海军提督丁汝昌

跟随在“定远”之后进港的是姊妹舰“镇远”,舰上的官兵没有注意到海面上浮标发生偏移这一细微变化,继续依照“定远”的航迹,贴近刘公岛侧旁的浮标航行进港。由于满载煤水补给,“镇远”舰的吃水已经超过了六米……当“镇远”逐渐驶进航道后不久,发生触礁事故,左舷舰底破损进水。事后经查,弹药舱下,撞出三条口子,分别长6.5尺、3.5尺和9尺。帆舱下撞出一条长17尺的口子。煤舱锅炉舱下,也撞出三条口子,最长的一条达11尺。此外在水力机舱下,有一道宽2.6尺,长3.9尺的裂缝。海水顿时涌进“镇远”底舱。受损远超出想象。作为北洋海军柱石的两艘“定远”级铁甲舰,竟然有一艘受伤了!而且当下正值旅顺、威海防务吃紧,内则清议汹汹、外则寇氛日逼的特殊时期,北洋海军内每一艘能够航行战斗的军舰都万分宝贵,更毋庸说是“镇远”这样被视作擎天支柱的大型铁甲舰了。

原创:“镇远”舰不慎触礁,管带林泰曾自杀,北洋海军元气大伤

镇远舰坞修(网络片)

“定远”舰下锚旋泊停妥当后,丁汝昌立刻乘坐火轮舶板前往“镇远”,了解失事的具体情况。此时“镇远”舰已开始侧倾,幸亏军舰采用的是双层底结构,才避免了完全倾覆的噩运。情急之下,丁汝昌果断命令“镇远”驶往浅水区,以防军舰因进水过多沉没,并让各舰都派出人手帮助抽水,以图补救。

同日中午,丁汝昌用电报将“镇远”受损的消息报告给了李鸿章,初接到“镇远”受损报告时李鸿章心存侥幸,认为“镇远”的“擦伤”没有大碍,命令威海基地设法尽快修补。以“镇远”舰船底擦伤漏水的情况而言,彻底修理这样的伤情必须进干船坞脱水施工,威海基地根木没有这样的设施,大海对面的旅顺又局势险恶,拖航到旅顺修理的可能性也基木不存在,“镇远”的命运似乎已经注定了。

遭此巨变,身为北洋海军二号人物的左翼总兵、“镇远”舰管带林泰曾懊恼不已,既为自己管驾的军舰未战而白白受损倍感心痛,也为自己遇到的这个飞来横祸该如何收局焦虑不安。林泰曾生性懦弱内向,遇事犹豫不决。据“广甲”舰管轮军官卢毓英记载,林泰曾与刘步蟾是同届同学、同批留英,海军内的资历相同,刘步蟾的能力在林泰曾之上,但是每次保举晋升都会被姑丈是沈葆祯的林泰曾超过。刘步蟾为此非常不快,经常寻机中伤林泰曾,并奚落其胆小怕事等缺点。眼见左右翼总兵闹得不可开交,性格敦厚的丁汝昌为之居间说和,以刘步蟾的女儿嫁给林泰曾的儿子,但是二人的矛盾依旧如故。尽管心底对这位同学可能并无太多好感,然而此刻困于愁城的林泰曾,第一个想到的就是这位足智多谋的同学兼亲家刘步蟾,希望从刘步蟾处得到指点。

原创:“镇远”舰不慎触礁,管带林泰曾自杀,北洋海军元气大伤

镇远舰管带林泰曾(网络片)

但让人没想到的是,刘步蟾看到举止无措前来问计的亲家却冷言相对,表现足以令人吃惊,没等林泰曾开口,便顿足大声喝道:“‘镇’、‘定’两船系国家保障,朝廷多次明降谕旨,谆诫保护,尔奈何竟将裂坏,更有何面目见人耶?!”一派官样腔调,让林泰曾倍感失落与绝望,心理防线逐渐崩溃。

“镇远”触礁损伤后的第二天凌晨,彻夜难眠的林泰曾一人呆坐在“镇远”舰的舰长室内,面前办公桌上摆放着一盅鸦片鸩药。自责、愧疚、担忧、害怕……铁甲舰受伤所带来的如山一般的压力让他无法喘息。这位性格内向的将领最终还是没有能解开心头的死结,刘步蟾的话语对他而言简直犹如诅咒。“尔奈何竟将裂坏,更有何面目见人耶?!”又审视了一遍自己的船舱后,林泰曾猛然举杯饮药自尽,以一死了断一切,时年44岁。

客观而论,林泰曾对于“镇远”舰触礁并无直接责任,造成这位将领走上不归路的因素中,除了因“时棘船损”而痛不欲生之外,刘步蟾的冷言相对和他性格深处的缺陷也是这幕悲剧的重要原因。北洋海军左翼总兵愧疚自杀的消息很快传到李鸿章耳中,至此“镇远”触损事件已经无法在北洋的范围内予以处理弥合,于是电奏清廷和盘托出。光绪皇帝和中枢重臣们吃了一惊,光绪回复李鸿章的谕旨中,用了极不寻常的“不胜诧异”四字,通篇疑问,甚至怀疑是奸细勾通用计破坏了“镇远”,矛头直指已经死去的林泰曾,影射淮系的人事及内部管理问题。

对于针对淮系而来的质疑,李鸿章立刻回奏,称林泰曾是因为“向来胆小”,“内疚轻生,未必有奸细勾通,用计损坏”。光绪指责“既称林泰曾胆小,何以派令当此重任,则该大臣平日用人不当,已可概见”。明白被清流舆论左右的皇帝想借机生事,李鸿章索性实话实说,回敬皇帝,称选用林泰曾的原因是“林泰曾系闽厂学生出色之人,沈葆祯迭经保奏有案”。潜台词就是林泰曾是沈葆祯的亲戚,被沈葆祯屡屡称为出色,而且“保奏有案”,即使有用人不当的责仟,那也是沈葆祯的。而且沈葆祯的保奏又是皇帝批准的,倘若用人不当的罪名成立,光绪帝也会戴上用人不当的帽子。此后,清廷责难渐渐平息。

“镇远”舰的修复工作十分缓慢,因天气寒冷、风浪又大,水下施工极为困难。从上海请来外国技师抢修月余,虽勉强修复,但已无法出海作战和远行,被视为中坚的铁甲巨舰遭此重创,极大消弱了北洋舰队实力,北洋海军的士气进一步受挫,此后再也不敢出海作战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