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中山死後遺體差點被張宗昌燒燬,4年才得以下葬

孫中山是1925年去世的,他希望自己死後葬在南京忠山,當時情況緊急,沒有準備陵墓,所以在他死後遺體一直寄放在北京香山碧雲寺內,同時第二年開始修建陵墓。

孫中山死後遺體差點被張宗昌燒燬,4年才得以下葬

當時戰亂不斷,軍閥混戰不休,孫中山的勢力基本上在南方,北京地區基本上被奉系軍閥控制。1926年,奉系軍閥李景林和張宗昌組成的直魯聯軍,擊敗馮玉祥率領的國民軍,攻入北京。他們多數就駐紮在西郊,這隻部隊紀律最壞,常常有散兵遊勇去鄉里鄉間鬧事,孫中山的遺體幾次收到散兵遊勇的威脅,還好守衛的勇士誓死保護。

孫中山死後遺體差點被張宗昌燒燬,4年才得以下葬

最可怕的是1927年,隨著國民革命軍北伐戰爭的節節勝利,奉系軍閥直魯聯軍總司令張宗昌連連敗退。9月18日他到北平開會,居然給張作霖說“國民黨勝利是因為孫中山靈寢在碧雲寺,得了風水”,建議張作霖派兵把孫中山的遺體給燒了。

張宗昌帥兵,找到孫中山先生靈柩後,逼迫附近百姓搬運柴草,打算焚燬孫中山先生靈柩。守靈人飛報正在北京的張學良。張學良立即派騎兵飛馳救援。當時,柴草已經堆積成垛。就在張宗昌下令點火的瞬間,張學良的騎兵趕到,驅趕張宗昌殘餘,避免了毀棺事件。

孫中山死後遺體差點被張宗昌燒燬,4年才得以下葬

在這件事情以後,為了以防萬一,孫中山遺體從金剛寶座塔內轉移到水泉山洞裡,被藏了起來。

1928年國民黨軍隊進入北京,守靈衛士才把遺體從水泉山洞取出,重新放回碧雲寺靈寢中。

1929年,南京中山陵落成,孫中山先生遺體終於安然無恙地從北京轉運南京安葬。

整個過程,輾轉近4年時間,孫中山的遺體才得以安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