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如何把孩子越推越远?平时做一个“甩手掌柜”,你就成功一半

文|福林妈咪

越来越多的家庭由于生活压力,将孩子交由家中老人照顾。

论如何把孩子越推越远?平时做一个“甩手掌柜”,你就成功一半

“隔代教育”的冲突也让爸爸妈妈们不知道如何是好,自己工作忙,孩子照顾不了,交由家中老人,又说老人惯坏了,可现实生活就这么压制着,矛盾不断升级。

过年带着福林去一宝妈家做客,他儿子5岁,特别调皮,由于家里暖气暖和,孩子在屋里跟福林玩得嗨了,觉得热,便开始脱毛衣,然后跟福林说:“走,我们家冰箱有雪糕,分你吃!”我还没说话,宝妈便训斥起她儿子来:“吃什么吃?还嫌自己感冒轻?大冬天的你敢吃试试!”

孩子委屈地说:“之前爷爷就让我吃了,爷爷都让我吃,你为什么不让?”

宝妈一听火就冒上来了:“难怪你感冒!”看我在,宝妈也不好再发作。我就劝孩子说:“你看你都感冒了,妈妈是为你好,你这会儿热就歇一歇,咱不吃雪糕啊,福林也不敢吃,是不是啊福林?”福林很配合的点了点头说:“冬天吃雪糕,小心拉肚子呀。”这件事才算过去。

论如何把孩子越推越远?平时做一个“甩手掌柜”,你就成功一半

朋友整天工作忙,加班都是常事儿,一直都是爷爷奶奶带着孩子,她也跟我吐过很多“苦水”,说孩子越来越不听她的话,还没一吵他,就嚷嚷着找奶奶,我真的没辙了,越来越难管。

其实这种现象很多家庭都存在,但是老人帮忙带孩子,还不是因为孩子的爸妈没时间吗?

作为孩子父母的,慢慢地变成了“甩手掌柜”,然而却还喜欢事后问责,在孩子眼里,爸爸妈妈没怎么陪过自己,在一起,也总是指责自己身上的小毛病,长此以往,孩子能不叛逆吗?

相信大家都知道18年底发生的“湖南12岁小学生弑母案”,这件事引发了社会性的争议。

论如何把孩子越推越远?平时做一个“甩手掌柜”,你就成功一半

吴某康(弑母者)的外公陈某华是第一个到达案发地点的人,看到自己的女儿倒在血泊之中,身上至少中了二十多刀,头皮已经血肉模糊,两只手被砍断,都能看到手腕上的骨头,脖子上一道深深的伤口愣是让陈某华讲不出话来。陈某华跪在女儿儿身旁开始大哭起来。

这样的画面,单用文字表述出来,都感觉手法残忍,一个小学生竟能对母亲做出这种事情。

有人说这孩子变成白眼儿狼,跟老人溺爱脱不了关系,好好的孩子,被老人养残了。

“太溺爱,让孩子越来越叛逆,才会不服妈妈的管教。”“棍棒教育的后果……”

论如何把孩子越推越远?平时做一个“甩手掌柜”,你就成功一半

网友的评论当中充满了谴责、同情。谴责老人宠溺孩子,谴责妈妈的棍棒教育,同情这个家庭等等,网友们的说法都有道理。但是当我看了陈某华的一段陈述:

这孩子从小由爷爷奶奶带大,被宠坏了。女儿是这两年回老家生二儿子,才开始带吴某康,看到他身上有不好的习惯,就会去管教他。事发那天晚上,应该是吴某康抽烟,我女儿用皮带抽了他,所以他才会拿菜刀砍向他妈。我女儿确实有脾气,但是人很善良。

这段陈述中,知道了妈妈是为了要生二胎才回的老家,也就是说孩子几乎一直在爷爷奶奶身边长大,在回来之前,对孩子的管教也很少,更像是个“甩手掌柜”。如果换位思考,孩子原本在爷爷奶奶身边过得“逍遥自在”,很长时间没见面,一回来就打破以前自己的生活,心里自是不服的。

长期与父母分居两地,平时对孩子的管教自是没有每天带在身边的孩子那样多,即使挣再多的钱,关爱少了,亲情远了,对孩子来说对于自己的父母,并没有给自己多少安全感。原本已经叛逆的孩子,再遇上说熟又不熟的母亲的批评打骂,这样的“事后问责”,如何能接受?

论如何把孩子越推越远?平时做一个“甩手掌柜”,你就成功一半

再来说说“棍棒教育”,中国传统的教育思想根深蒂固,一时很难改正,但为什么别人家孩子不打不骂就能教育好,有的打了孩子,孩子听话了,为什么这一家打了之后,孩子却将教育自己的母亲杀害了?爷爷奶奶的宠溺确实让孩子变得叛逆不服管,但妈妈平时不在身边,现在才管,未免有些太晚了,况且方式还有问题。

孩子内心也许有一句话:“平时你都不管我,现在这样打我?你一定不爱我了!”慢慢地变成了“我恨你”。

论如何把孩子越推越远?平时做一个“甩手掌柜”,你就成功一半

平时“甩手掌柜”,却爱事后问责,孩子愿意服管才怪。况且案件中的吴某康确实被爷爷奶奶宠溺过头了,这样的孩子更需要慢慢地去引导,而不是上来就是一顿揍。

生活中也有很多父母,整天督促孩子学习、要有上进心,自己工作、娱乐打牌玩游戏,却从来没有真正的去关注过孩子的学习,只看最后的成绩,成绩出来考的不好会说:“你平时上课学的什么?你就用这点成绩报答我?”

也许孩子的作业你真的教不了,但是可以陪着孩子写啊,跟孩子一起学习进步,别抱怨没时间,看孩子写作业时多的是坐在一旁玩手机的家长,这样的榜样,孩子会愿意好好学习吗?

论如何把孩子越推越远?平时做一个“甩手掌柜”,你就成功一半

是应该给孩子自由生长的空间,可是孩子都是天性爱玩,现在的网络环境差、生活上又很难不去拿自己和别的同学对比,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父母平时不管、不加以引导,这让迷茫的孩子如何找到未来的出口?

有的孩子越来越自卑,“爸妈为什么不管我?”

有的孩子却觉得自己比别的孩子自由,自由是好事,但是自由过头了,就是放纵。

打架斗殴、吸烟喝酒,这样的未成年人一抓一把。虽然偷偷摸摸做父母不知道,但是为何有的孩子却很自律,不去学坏,更多的是父母教导有方。

道理说出来都懂,可就是做不到,生活中如果平时多观察多留意孩子,他做一个动作,就能知道他想干嘛。如今多数家庭的爸爸妈妈无法每天陪在孩子身边,相处时间甚短,也听到很多宝妈抱怨孩子的奶奶,奶奶总爱说的一句话就是“你再不听话妈妈就来打你了啊!”


这一句话硬是把宝妈变成了以前吓小孩用的怪物,比如“再不睡觉,妖怪把你抓走啊!”“不听话小心黑山老妖就来了啊!”等等这类的话,本来吓孩子本就不对,奶奶还总这样说妈妈,也让宝宝跟妈妈的距离慢慢疏远,变得害怕妈妈。

但是,如果无论是爸爸还是妈妈,平时多跟宝宝一起,陪宝宝玩、学习、成长,再有人说这样的话,他还会反驳:“我妈妈才不是这样的人。”也有不少孩子一天不怎么见爸爸妈妈,但是晚上妈妈回来了,却仍然喜欢跟妈妈睡,孩子喜欢妈妈,对妈妈的依赖一直不减。

怕得是“甩手掌柜”自己一步步把孩子越推越远,却又总爱事后问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