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再產險李曉翾:從“相互保”談追溯型保險產品的運作

10月中旬,螞蟻金服聯合國內首家相互制壽險機構——信美人壽相互保險社推出一款相互保險產品“相互保”,正式在支付寶上線。很多人的觀點認為這是新興互聯網模式對傳統保險行業運作方式的顛覆,我個人對這種論斷不敢苟同。

“相互保”這種產品形態實際上是一種極致的追溯型保險產品。

追溯型保險產品,在美國保險市場存在已久,主要被美國員工補償保險領域廣泛採用。

保險產品形態

保險行業內的人士都知道,保險產品形態如果從運作模式的差異上來劃分的話,可以分為

預期型保險產品(Prospectively-rated insurance products)

追溯型保險產品(Retrospectively-rated insurance products)。

1. 什麼是預期型保險產品?

大家所耳熟能詳的日常的保險產品絕大多數都是預期型保險產品。這種保險產品的特點是,投保人在保險起期前先交一個固定金額的保費,這個固定金額的保費不會隨著投保人在保險期間內發生的賠款多少而變化。

預期型保險產品的保費是由保險精算師根據精算統計原理以及通常說的“大數法則”確定下來的。

以一個骰子為例,如果骰子的六個麵點數代表了保險期間內的可能賠款金額的話,那麼保險精算師們通常會以骰子六個麵點數的均值(1+2+3+4+5+6)/6=3.5為基礎再附加一定的波動因素、費用因素等,來確定這張預期型保險產品的保費。

2. 什麼是追溯型保險產品?

然而,追溯型保險產品則不以這種方式來運作。以美國追溯型員工補償保險產品為例,投保人(一般是一個企業)的保費不是一個固定額,它會根據保險期間內發生的賠款金額的多少而變化。美國追溯型員工補償保險產品通常是這樣運作的:

投保人在保險起期前先交一筆最低保費,同時保險合同也會約定一個最高保費金額。

(1)如果保險期間內發生的賠款金額低於某個數值,那麼投保人以最低保費作為最終的保費,在保單到期時不需要再補交任何的保費。其中,最低保費中的一部分也會用來覆蓋保險公司的各種經營成本;

(2)如果保險期間內發生的賠款金額高於某個數值,那麼投保人以最高保費作為最終的保費,在保單到期時投保人需要補交最高保費與最低保費之間的差額;

(3)如果保險期間內發生的賠款金額位於某個區間段,那麼投保人在保單到期時的最終保費按照基本保費(為簡單起見可以視為最低保費)加上賠款額的一定比例來確定,投保人最後需要根據賠款額的一定比例來補交最終保費與最初已付保費的差額。

如果用保險精算師們喜歡的數學公式來對美國追溯型員工補償保險產品的最終保費進行表示的話,就是下面的公式:

中再產險李曉翾:從“相互保”談追溯型保險產品的運作

還是以骰子為例來通俗地解釋一下追溯型保險產品的設計。

根據骰子的風險特點,一家美國的保險公司可能會這樣設計產品:首先規定一個最低保費0.5,是投保人在保險起期前必須要交的,並規定當賠款低於1.5時投保人都僅僅需要支付最低保費0.5;同時規定一個最高保費4.775,這是投保人在保險期間結束後可能交的最高保費,並規定當賠款高於4.5時投保人僅需支付最高保費4.775;當賠款超過1.5但低於4.5時,投保人的最終保費等於最低保費0.5加賠款金額的105%。(這裡,我們假設了最低保費就是基礎保費。)

這家美國保險公司對追溯型保險產品的設計,會使得該產品的保費的數學期望值恰好與骰子點數的數學期望值3.5相等。

3. “相互保”是一種怎樣的追溯型保險產品?

若干年前,實際上我國有些財產保險公司曾經想借鑑美國員工補償保險的國際經驗在國內嘗試開發設計追溯型保險產品,但由於某些原因未能實現。

如今,螞蟻金服和信美相互聯合推出的這款“相互保”產品,實際上是一種極致的追溯型保險產品。

“相互保”實際上是將美國追溯型保險產品中的最低保費做到了0元,也就是說,當一個投保人群體在保險期間內不發生任何賠款時,那麼這個投保人群體在保險期間結束後的最終保費就是0元。

當一個投保人群體在保險期間內發生的賠款是L元時,這個投保人群體在保險期間結束後的最終保費隨著賠款的出現變為L*110% 元。當然,作為一種極致的追溯型保險產品,“相互保”也取消了美國產品那種對最高保費的規定。

美國追溯型保險產品是通過最低保費來覆蓋保險公司的運營成本,而“相互保”產品則是通過110%這個比例數來覆蓋保險公司的運營成本。

4. “相互保”這種追溯型保險產品給保險公司帶來的風險

作為一種極致的追溯型保險產品,“相互保”的運作對於保險公司來說也是有其風險的。

首先,與所有保險產品一樣,“相互保”需要一個“大數法則”能夠運營起來的投保人數量。“相互保”產品在產品說明書中提到了一句話,“運營3個月以後成員數少於330萬,運營方有權終止相互保”。不過從目前來看,“相互保”上線3天就已經突破了這個投保人數量,算是為“大數法則”打下了一個良好的基礎。

其次,“相互保”需要一個更具信用的投保人群體來支撐。由於追溯型保險產品的最終保費是在產品起期之後需要後期補交差額的,因此,一旦投保人群體的信用水平不高,在出現賠款後投保人群體出現大面積退保甚至個別的極端“賴賬”的話,將會對“相互保”的正常運營帶來很大的衝擊。這也是為什麼“相互保”要求只有芝麻信用分在650及以上的螞蟻會員才能作為投保人的主要原因。

再次,正如所有保險產品一樣,“逆選擇”和“道德風險”是“相互保”未來需要面臨的重要挑戰。

“相互保”這種極致的追溯型保險產品的定價與預期型保險產品定價不同,後者在定價時會先對投保群體的風險進行分類,並根據不同的風險群體進行差異化的固定保費制度。但是,“相互保”在定價中沒有類似的這種風險分類,這意味著可能在整個投保群體中的不同個體存在的風險差異。正如經濟領域常見的“劣幣驅逐良幣”一樣,如何保證“相互保”的投保群體的長期穩定,而不會完全變成一個“劣幣”的世界,也是“相互保”未來必須面臨的問題。

當然,“相互保”作為一種保險產品自然還有其它方面面臨的風險,上面僅著其重點略談一二,未盡其全部風險。

自然,由“相互保”引發的思考還很多很多,此處不能一一涉獵。作為一名保險精算從業人員,觀其未來之發展變化。

(作者:李曉翾,中國/北美/英國精算師,美國微軟公司認證系統工程師,中再產險首席精算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