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關羽大意失荊州”的7個原因,為什麼荊州會丟失!

“武聖”關羽,大家都很熟悉吧。關二爺溫酒斬華雄,秒斬顏良,後來過五關斬六將,水淹樊城威震天下,可惜因為荊州被襲,最終身隕,可惜了一代英豪啊。

解析“關羽大意失荊州”的7個原因,為什麼荊州會丟失!

都說關羽大意失荊州,那麼荊州丟失的具體的原因是有哪些呢?千里就來和大家討論討論。

1、關羽本身性格原因

諸葛亮的隆中對我們都知道,其中重點是讓劉備佔據益州,以天府之地為根基,荊州為前哨,外部連結孫權,內部積蓄力量,待時機成熟後,則由荊州出兵,一舉奪取中原。因此,荊州的歸屬關乎劉備集團霸業的成敗,所以劉備“借”到荊州後,便由諸葛亮親自鎮守,龐統戰死,才不得不奉命進川。

諸葛亮前往益州後,在劉備的指示下,關羽接過大任,駐防荊州。本來諸葛亮一直認為關羽感情用事、孤傲自負、沒有全局觀念不適合駐防,但劉備的交代,沒辦法。結果證明了,關羽的性格確實不合適。因為,最後糜芳和傅士仁叛變,劉封、孟達拒絕支援,要說和關羽性格美觀,可能嗎!

2、與東吳交惡

本來蜀漢的政策是“北拒曹操,東和孫吳”,因此劉備和諸葛亮要關羽注意和東吳打好關係。結果關羽卻自恃勇武,看不起孫權。後來孫權向關羽求婚,想要關羽之子迎娶他的女兒,雙方結成親家,以便於鞏固聯盟,結果遭到關羽羞辱。

然後孫權在呂蒙和陸遜的勸說下,開始籌備奪取荊州。

解析“關羽大意失荊州”的7個原因,為什麼荊州會丟失!

3、東吳有心算無心

關羽一直以為東吳要對抗曹魏,雙方是聯盟,他們也不敢輕易撕毀盟約。結果,呂蒙和陸遜針對關羽性格弱點,先是去其疑,換下呂蒙,以名氣不高的年輕人陸遜充任陸口前線指揮官,讓關羽放鬆對東吳的警惕。接著,增其驕,讓陸遜給關羽寫封謙卑恭維的信,給關羽戴高帽子,並求兩家之好,麻痺關羽,暗中卻派精銳水軍,趁關羽率主力部隊離開荊州攻打樊城之際,打掉沿江崗哨,奇襲了荊州。這也就是經典的“白衣渡江”。

4、糜芳、傅士仁的叛變

這兩人的叛變直接導致關羽失去後勤保障,而且本來關於麾下軍心就有些不穩,他們叛變之後,就讓士氣進一步降低了。

他們之所以叛變,也是因為這兩貨起初沒有做好出徵部隊後勤保障,結果受到關羽責罰,關羽還說取下樊城後再處治二人。那麼問題就來了,關羽攻打樊城時,還讓他們兩貨留守公安、南郡,給後方增加了不穩定因素。所以,後來糜芳和傅士仁因為懼怕關羽秋後算賬,於是孫權一策反,他們就立即投降,交出城池了。

5、陸遜的心理戰

陸遜在後期攻勢中加入了心理戰,通過“善待關羽軍中的荊州籍士兵留守家屬”,讓關於麾下軍心不穩,於是加劇了關羽的失敗。

解析“關羽大意失荊州”的7個原因,為什麼荊州會丟失!

6、劉封、孟達的拒絕支援

關羽後來退守麥城時,曾派廖化向附近上庸守將劉封、孟達請求支援。但二人強調“山郡初附”,人心不穩,拒絕出兵解救。實際是劉封對關羽反對他這個“義子”做劉備接班人的報復。後來兩人也為了避免蜀漢的究責,就投降了曹魏。

7、孫權對蜀漢的忌憚

在劉備佔據益州前,只有荊州,吳蜀聯盟基本都是以東吳為主導,但是劉備佔據益州後情況就不一樣了。劉備入川后,實力大增,讓東吳感受到了威脅。加上關羽當時水淹樊城,威震天下,曹操都差點遷都避其鋒芒。對於孫權來說,本來東吳最強的就是水軍,結果蜀漢現在有荊州水軍,還有益州根基,再不遏制的話,蜀漢比曹魏的威脅都大了。所以,東吳堅定了奪取荊州,鞏固自身實力的決心了。

大體上,千里覺得就是這幾點了,歡迎大家留言一起討論哈!關於劉備借荊州,大家可以看之前的文章《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