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的起源

春節歷史悠久,關於春節的起源有多種說法,但普遍接受的說法是:它起源於殷商時期年頭歲尾的祭神祭祖活動。虞舜時期,舜即位做了天子,在農曆正月初一這一天,帶領著部下人員,祭拜天地神靈。從此,人們就把這一天當作歲首。這就是農曆新年的由來。而關於春節一說的由來,則有這樣一則傳說一一相傳,祖乙當商朝國君時,有個名叫萬年的青年,看到當時節令很亂,就打算把節令定準。於是,他從樹影的移動中受到啟發,設計了一個暑儀用來測日影計天時,又動手做了一個五層漏壺用來計算時間。

春節的起源

經過長時間的觀察和研究,他發現每隔三百六十多天,四季就輪迴一次,天時的長短就重複一遍。他知道自己已經測出了日月規律,推算出了準確的晨夕時間,曆法也已經創建成功,就做了一首詩:“日出日落三百六,週而復始從頭來。草木枯榮分四時,一歲月有十二圓。”祖乙聽說後,就親自來看望萬年。萬年指著天上的月亮對祖乙說:“國君,現在正是第十二個月滿,請您給今日定個節吧!”祖乙說:“舊歲已完,新春復始,春為歲首,就叫春節吧。”據說這就是“春節”的來歷。

春節的起源

在不同的歷史時期,春節的日期並不一致。比如,夏朝用孟春的元月為正月,商朝用臘月(十二月)為正月,秦始皇統一六國後規定以十月為正月,漢朝初期沿用秦歷。到了公元前104年,西漢民間天文學家落下闊、鄧平等人制訂了《太初曆》將孟春正月改為歲首,後來,人們在此基礎上逐漸完善,慢慢地形成了我們今天使用的陰曆(即夏曆,又稱農曆)。因此,落下闊也被人們稱為“春節老人”。

春節的起源

同時,在不同時代,春節的名稱也各有不同。比如,在先秦時,人們稱春節為“上日”、“改歲”、“元日”、“獻歲”等;到了兩漢時期,春節又被叫為“歲旦”、“三朝”、“正日”、“正旦”等;到了魏晉南北朝時,人們稱春節為“元首”、“元日”、“元辰”、“歲朝”等;到了唐宋元明,則稱為“元”、“元旦”、“新正”、“歲日”、“新元”等;清代時,則一直叫“元日”或“元旦”。

雖然我國已有四千多年過春節的歷史,但真正把農曆新年正式定名為春節,是我國近代辛亥革命後的事。據說,辛亥革命勝利後,為了順應農時和便於統計,政府規定:在政府機關、廠礦、學校和團體中使用公曆,在民間使用夏曆。當時,中國國民黨曾試圖廢除春節,但不被中國人接受,後以失敗告終。1949年9月27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決定在建立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同時,採用世界通用的公元紀年。為了區分陽曆和陰曆兩個“年”,又因一年二十四節氣的“立春”恰在農曆年的前後,所以把公曆的元月一日定為元旦,俗稱陽曆年,把農曆的正月初一稱為春節,俗稱陰曆年。

春節的起源

春節,即農曆新年,是我國民間最隆重、最熱鬧、最富有特色的一個傳統節日,也是全年最重要的一個節日。據記載,中國人過春節已有四千多年的歷史。春節一般指除夕和正月初一,是一年的第一天,又叫陰曆年,俗稱“過年”;但在民間,傳統意義上的春節是指從臘月的臘祭或臘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五元宵節,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為高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