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巨匠――李四光

李四光(1889年10月26日-1971年4月29日),字仲拱,原名李仲揆。湖北黃岡人,蒙古族 ,中國著名音樂家、科學家、地質學家、教育家和社會活動家,是中國現代地球科學和地質工作的主要領導人和奠基人之一,新中國成立後第一批傑出的科學家和為新中國發展做出卓越貢獻的元勳,北京地質學院(中國地質大學的前身)的創建者之一。東北地質學院(現為吉林大學地學部)的首任院長。畢業於英國伯明翰大學並獲博士學位。首創地質力學。中央研究院院士,中國科學院院士,歷任中國科學院副院長、中科院古生物研究所所長、地質部部長等職。是中國地質力學的創立者。1958年加入中國共產黨。著作有《中國地質學》、《地質力學概論》、《地震地質》、《天文、地質、古生物》等。為中國甩掉“貧油”帽子,創立地質力學理論和中國“兩彈”的研發作出了重大貢獻。

科學巨匠――李四光

李四光名字的來歷:

在他14歲那年告別父母,獨自一人來到武昌報考高等小學堂。原名李仲揆,因報名時誤將姓名欄當成年齡欄,寫下了“十四”兩個字,最後將錯就錯,將“十”改成“李”,後面又加了個“光”字,“李四光”至此得名。

李四光小的時候,家裡很窮,兄弟姐妹7人,爺爺又臥床不起。父親是教書先生,收入微薄,媽媽一人種田,日子很艱難。李四光排行老二,年歲很小,但十分懂事。他平時看到媽媽一人幹活,心裡難過,就千方百計幫助媽媽幹活。打柴,舂(chōng)米、推磨、掃地、提水、放羊、割草等,幾乎樣樣事情都能幹。天剛亮,他就起床,把水缸裝得滿滿的; 上山砍柴,總要挑得滿滿的才回家。

李四光從小愛動腦。他幫媽媽舂米,用腳踩踏板,人小踩不動,他動腦筋用繩子綁在石杵 (chǔ)那一頭的踏板上,當腳往下踩時,同時用手使勁拉繩子,這樣石杵就動起來了。他和小朋友去荷塘採藕,小夥伴大多嘻嘻哈哈,打鬧取樂,半天只能採幾節斷藕帶回家。而李四光精明能幹,他先順葉踩到藕,再用腳小心地探出藕的方向,然後依著它生長的方向一點點把泥踩去,收穫一根根完整的鮮藕。

科學巨匠――李四光

下面說說李四光預言的四大地震帶:

李四光預言的是四大地震帶而不是四個城市。李四光說的四大地震帶,它們是:1,東南部的臺灣和福建沿海;2,華北的太行山沿線和京津唐地區;3,西南青藏高原和它邊緣的四川,雲南兩省西部;4,西部的新疆,甘肅和寧夏。

順便普及下常識:中國地震主要分佈在五個區域:臺灣地區、西南地區、西北地區、華北地區、東南沿海地區和23條地震帶上。

“華北地震區“。包括河北、河南、山東、內蒙古、山西、陝西、寧夏、江蘇、安徽等省的全部或部分地區。

在五個地震區中,它的地震強度和頻度僅次於“青藏高原地震區“,位居全國第二。由於首都圈位於這個地區內,所以格外引人關注。據統計,該地區有據可查的8級地震曾發生過5次;7-7.9級地震曾發生過18次。加之它位於我國人口稠密、大城市集中、政治和經濟、文化、交通都很發達的地區,地震災害的威脅極為嚴重。

華北地震區共分四個地震帶。 (1)郯城-營口地震帶。包括從宿遷至鐵嶺的遼寧、河北、山東、江蘇等省的大部或部分地區。

是我國東部大陸區一條強烈地震活動帶。1668年山東郯城8.5級地震、1969年渤海7.4級地震、1974年海城7.4級地震就發生在這個地震帶上,據記載,本帶共發生4.7級以上地震60餘次。其中7-7.9級地震6次;8級以上地震1次。

(2)華北平原地震帶。南界大致位於新鄉-蚌埠一線,北界位於燕山南側,西界位於太行山東側,東界位於下遼河-遼東灣拗陷的西緣,向南延到天津東南,經濟南東邊達宿州一帶。是對京、津、唐地區威脅最大的地震帶。1679年河北三河8.0級地震、1976年唐山7.8級地震就發生在這個帶上。據統計,本帶共發生4.7級以上地震140多次。其中7-7.9級地震5次;8級以上地震1次。

(3)汾渭地震帶。北起河北宣化-懷安盆地、懷來-延慶盆地,向南經陽原盆地、蔚縣盆地、大同盆地、忻定盆地、靈丘盆地、太原盆地、臨汾盆地、運城盆地至渭河盆地。是我國東部又一個強烈地震活動帶。1303年山西洪洞8.0級地震、1556年陝西華縣8.0級地震都發生在這個帶上。1998年1月張北6.2級地震也在這個帶的附近。有記載以來,本地震帶內共發生4.7級以上地震160次左右。其中7-7.9級地震7次;8級以上地震2次。

(4)銀川-河套地震帶。位於河套地區西部和北部的銀川、烏達、磴口至呼和浩特以西的部分地區。1739年寧夏銀川8.0級地震就發生在這個帶上。本地震帶內,歷史地震記載始於公元849年,由於歷史記載缺失較多,據已有資料,本帶共記載4.7級以上地震40次左右。其中6-6.9級地震9次;8級地震1次。

“青藏高原地震區“。包括興都庫什山、西崑崙山、阿爾金山、祁連山、賀蘭山-六盤山、龍門山、喜馬拉雅山及橫斷山脈東翼諸山系所圍成的廣大高原地域。涉及到青海、西藏、新疆、甘肅、寧夏、四川、雲南全部或部分地區,以及原蘇聯、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孟加拉、緬甸、老撾等國的部分地區。

本地震區是我國最大的一個地震區,也是地震活動最強烈、大地震頻繁發生的地區。據統計,這裡8級以上地震發生過9次;7-7.9級地震發生過78次。均居全國之首。科學巨匠――李四光

李四光的貢獻:

1.為中國原子彈和氫彈的研製成功作出了突出貢獻。

2.運用力學對地殼運動及其與礦產分佈的規律的研究,創建“地質力學”和“構造體系”的概念。預測新華夏構造體系三個沉降帶存有石油,後大慶油田、大港油田、勝利油田、華北油田等油田的發現證實其預測。

3.早年對蜓科化石及其地層分層意義有精湛的研究。對中國北部?類化石及其地層意義的研究是中國最早進行的?類及石炭二疊系研究。其創立的“?”字,用來翻譯Fusulinid(一種早已滅絕的有孔蟲,屬於原生動物),為中國古生物學界所沿用。

4.提出了華東第四紀冰川存在的理論。

5.地震預報:李四光認為地震是可以預報的。中國是一個多地震的國家,李四光為地震地質和地震預報做了很多開創性工作;李四光在晚年,為中國地熱的開發和利用也做了很多工作,開創了活動構造研究與地應力觀測相結合的預報地震途徑,晚年發表的“天文、地質、古生物資料”對中國學科大交叉的倡導產生深刻影響,對中國地質教育、地質科學和地質事業的發展作出了巨大的貢獻。

科學巨匠――李四光

對李四光的評價:

李四光是中國地質學家,地質力學的創始人。於本世紀20年代創立了地質力學,為地質理論作出了巨大貢獻。他運用力學觀點來研究地殼運動現象,將各種構造形跡看作地應力活動的結果,建立了“構造體系”這一地質力學的基本概念,為探索地質自然現象提供了新方法,為研究地殼運動規律開闢了新途徑,開創了地質科學的新局面,在國際上享有崇高聲譽。他的理論為我國石油勘探作出巨大貢獻。例如他運用地質力學分析我國東部地區地質構造特點,認為新華夏構造體系的三個沉降帶具有廣闊的找油遠景,從理論上否定了“中國貧油”論。大慶、勝利、大港等油田的相繼發現證實了他的科學預見。在地震地質工作方面,他強調在研究地質構造活動性的基礎上,觀察地應力的變化,為實現地震預報指出了方向。

此外,李四光早在20年代初,實地考察了我國太行山麓、大同盆地、廬山和黃山等地,先後發現第四紀冰川遺蹟,推翻了國際上許多冰川學權威斷言中國無第四紀冰川的錯誤結論。 李四光長期從事古生物學、冰川學和地質力學的研究,在鑑定古生物蜒科化石、發現中國第四紀冰川和創立地質力學諸多方面建立了卓越的功勳。李四光在科學史上的貢獻,莫過於創立了地質力學這一新興邊緣學科。他著有《地質力學概念》一書,認為地殼運動中發生岩石變形是由於地應力作用的結果。 1947年7月,他代表中國出席第 18屆國際地質大會,第一次應用他創立的地質力學理論,作了題為《新華夏海之起源》的學術報告,引起了強烈反響。從此,地質力學這一由中國人創立的新學科正式載入史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