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書法與日常書寫相結合,不忘書法初心

談到當下的書法教育,我想到一位朋友孫開仁,他長期任教於一線,目前在甘肅金昌少年宮教書法。青少年習書,一般都從楷書入手,臨習“顏柳歐趙”,孫老師也按照此模式對中小學生進行訓練。

將書法與日常書寫相結合,不忘書法初心

唐 歐陽詢《皇甫君碑》選頁

一個偶然的機會,他翻看學生的文化課作業本,讓他吃驚的是學生自己硬筆書寫的姓名、班級等字,全然沒有書法課上書寫的那種楷味。

再查內文,字體更是潦草,真把他嚇了一跳。要知道,該學生已經跟著他臨習楷書數年!這引起孫老師對當下書法教育狀況的反思。

中小學生迫於課業負擔,少有人用“顏柳歐趙”寫作業,書寫作業時只求速度,不追求字體的精美作業完成和書法訓練成為兩回事。

他為此調整了書法課內容:對學生先進行楷書訓練,大體掌握結構與筆法後,增加行書訓練,雙軌並置,以便於作業與書寫的對接。

將書法與日常書寫相結合,不忘書法初心

《張猛龍碑》選頁

在行書訓練中,不是把一個帖子按順序從頭到尾練習,而是根據學生實際書寫的需求,先訓練常用字。例如,先學“太”,再學“陽”,組成“太陽”一詞,接著學“少”,組成“太少”一詞。

組詞書法訓練與作業書寫緊密結合,不斷強化組詞訓練,以此深化書法練習。學生由筆畫到文字,由詞句到整篇,作業書寫逐漸被行書書法所替代。

將書法與日常書寫相結合,不忘書法初心

元 趙孟頫《洛神賦》

孫開仁的例子很有典型性。當下中小學生因為沒有受過良好的行書訓練,楷書又不適應於日常作業的書寫速度,他們的字體多類似課本上的宋體字,平不正、豎不直,可謂之“中小學生作業體”,幾十年如此,成為中國書寫的一種普遍現象。

“楷行雙軌制教學方式”正是打通二者關係的有效方式。

習書固然要追求其藝術性,但一定不要忘了書法與書寫的實用功能,這也是書法的“源頭”與“活水”,只有將書法與日常書寫結合,在實踐中使用書法,才能真正練好書法,才能將書法內化為一個人的修養,才能讓書寫者在日常生活中隨手留下漂亮的書寫體,這才是我們學習書法的初心。

內容選自《書法教育》2018年第5期

《學以致用 以用促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