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澄湖畔的青糰子來哉!豆沙、芝麻、蛋黃肉鬆……看餓了

相城的青糰子上市啦!

在蘇州感受春天

莫過於吳儂細語一句:

“青糰子來哉!”

而現在

相城第一波青糰子已搶“鮮”上市了

陽澄湖畔的青糰子來哉!豆沙、芝麻、蛋黃肉鬆……看餓了

豆沙、芝麻、雪菜香乾、

鮮肉、蘿蔔絲肉沫、板栗肉鬆、香蕉蘋果…

如今的青團餡兒那叫一個花樣百出

市場上還能買到飄著正統漿麥草香味的青團嗎?

一團團糯糯的糰子是怎麼來的?

製作現場有興趣圍觀嗎?

陽澄湖畔的青糰子來哉!豆沙、芝麻、蛋黃肉鬆……看餓了


陽澄湖鎮沈周故里

“吳門畫派”發源地

綠水、古巷、青糰子

麻餅、爊鵝、大閘蟹

陽澄湖畔的青糰子來哉!豆沙、芝麻、蛋黃肉鬆……看餓了

80後的沈小蘭,一早就到河邊割下製作青糰子的漿麥草。

陽澄湖畔的青糰子來哉!豆沙、芝麻、蛋黃肉鬆……看餓了

“聞味道,漿麥草散發著濃郁的青菜味;看葉子,它的葉子觸摸起來有粗糙感。”沈小蘭說,沈周村有做青糰子的習俗,沿襲至今已有百年曆史,而且這裡的青糰子一定要用漿麥草才正宗。

陽澄湖畔的青糰子來哉!豆沙、芝麻、蛋黃肉鬆……看餓了

割好漿麥草,用井水洗淨,再用石臼搗爛出汁。

對資深吃貨而言,一口舊石臼,是檢驗青糰子是否正宗的標誌。

陽澄湖畔的青糰子來哉!豆沙、芝麻、蛋黃肉鬆……看餓了

“這口石臼要100多歲了,家裡的老古董了。”舂漿麥草的是沈小蘭的父親,他說舂漿麥草是技巧活,要用巧力,讓汁液全部榨出。

陽澄湖畔的青糰子來哉!豆沙、芝麻、蛋黃肉鬆……看餓了

當翠綠欲滴的汁液流出,並不意味著馬上可以取用,還要用石灰水進行24小時的分離沉澱。

陽澄湖畔的青糰子來哉!豆沙、芝麻、蛋黃肉鬆……看餓了

這石灰水的比例可是家族“秘密”,放多了青糰子要苦澀,放少了色澤會有點黃。

陽澄湖畔的青糰子來哉!豆沙、芝麻、蛋黃肉鬆……看餓了

父親負責體力活,在廚房,母親和72歲的奶奶負責搓揉糰子和蒸制。手捏糰子是一項技術活。好的手工,捏出來的糰子,外形美觀,皮薄而不破。

陽澄湖畔的青糰子來哉!豆沙、芝麻、蛋黃肉鬆……看餓了

“這個沒有秘訣,熟能生巧,配料和火候是關鍵。”72歲的奶奶說,她打小就從祖輩那裡接過做青糰子的手藝,但配料沒有現在花樣多,“你看現在有芝麻、玫瑰豆沙、桂花豆沙、蛋黃肉鬆。”

陽澄湖畔的青糰子來哉!豆沙、芝麻、蛋黃肉鬆……看餓了

奶奶說,青糰子反映的是中國的文化傳統,是有典故的。

相傳蘇州有位後生,見清明節人們祭大禹都做精美的供品,認為這樣不配大禹生前節約的品格,因為清明正是冬小麥返青的時候,於是他跟大家商量用麥葉汁水和糯米粉做成青團,供在大禹治水碑前,以示不忘大禹治水之恩,久而久之,相沿成習俗……

陽澄湖畔的青糰子來哉!豆沙、芝麻、蛋黃肉鬆……看餓了

說話的片刻,蒸籠上冒著騰騰熱氣,空氣中都瀰漫著漿麥草的清新味。

“如果青糰子蒸熟,在表皮上會冒小泡泡,還有用手摸一下很鬆軟。”沈小蘭說。

青糰子出爐,一口咬下去,給了牙齒和舌尖極為柔軟的觸感。細細品味,依然能感覺到漿麥草微妙的顆粒感。


陽澄湖畔的青糰子來哉!豆沙、芝麻、蛋黃肉鬆……看餓了


青糰子雖然美味

但是!

吃起來卻也要當心

特別是老人和小孩

陽澄湖畔的青糰子來哉!豆沙、芝麻、蛋黃肉鬆……看餓了


每年醫院都會接收到因食用這些糯米食品造成窒息的患者,昨天上午八點五十分左右,蘇州市立醫院北區急診送來了一位因為吃東西窒息而暈厥的老太太,情況危急,好在搶救及時最終脫離險情。

陽澄湖畔的青糰子來哉!豆沙、芝麻、蛋黃肉鬆……看餓了


醫生提醒:

這類食物一定要充分咀嚼後再吞嚥,因為大部分點心都比較黏,很容易黏在咽喉部,特別是老人和小孩,吞嚥功能比較差,很容易造成窒息。

一旦出現窒息一定要平躺,第一時間撥打120,及時送往就近的醫院搶救。


資料:看蘇州、名城蘇州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