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年吃水餃,這已成為一種習俗文化,你認為別的美味可以代替嗎?

萬里雪飄74


過年吃水餃是中國人的一種飲食習俗,尤其是長江以北的北方人,由於當地的主產糧食是小麥,小麥加工成麵粉,麵粉是麵條、饃、水餃的主要原料。

每逢過年過節北方人都以包餃子來慶賀,或來了客人用水餃來招待客人,以示對客人的尊敬。

餃子分葷菜餡(牛、羊、豬肉)、素菜餡(大白茶、韭菜、芹菜等)、葷素搭配餡如豬肉白菜餡、三鮮餡等多種花樣,吃時用水煮,或用油煎,美味佳餚,方便簡單快捷,是不可多得的一款傳統美食。

過年時一家人有剁餡的、有杆麵皮的,大家圍坐在一起,有說有笑地包著餃子,其樂融融,一派祥和,充滿著濃郁的和諧氛圍,溫馨濃厚的親情氣氛,除夕夜邊包餃子邊守年,包完餃子剛好午夜,水煮水餃邊吃邊放煙花爆竹迎新年,歡樂、融洽、祥和。

北方人的水餃南方人也在吃,其實北方南方,只不過是地理分界,各族人民早以融合在一起了,水餃己成為一種飲食習慣,一種飲食文化,早餐、中餐、晚餐都能以水餃為主食,這種飯中有菜,菜中有飯的吃法,讓人非常喜歡,老少皆宜。

地無分南北,人人喜愛吃水餃。水餃是一種特別的飲食,美味可口,本身是一種無可挑剔的美食,是一種傳統,是一種象徵,其它美味無法替代它。



平安行者3


我想這絕非我一人是這樣,絕大部分南方人都是這樣的。上世紀八十年代以前,筆者所在湘西南一小縣城裡,全城一共三處賣飲食,正大街一家叫飯店,另外不通車的小街道有兩家叫飲食店,除了米飯外,就只賣麵條、包子、饅頭,有時賣餛飩,後來才偶爾賣水餃。麵條0.19元一碗,餛飩二毛,水餃三毛。水餃一碗十個,偶爾也會去嚐嚐鮮。但我住的那條街,沒有一家是會擀麵皮包餃子的,所以過年不會有誰家非得吃餃子。後來下了鄉,除了我們這些“城裡人”,鄉下人怕是連餃子長啥樣都不知道,更莫談過年非吃餃子不可了。

後來改革開放了,麵食逐漸多了起來,電視的普及,也讓餃子進入了所有人視野,出去當過兵的人,回來總不會忘了擼起袖子露一手,施展一下擀麵皮的手藝,但一頓最多的也就能吃上二三十個吧!後來聽說棋聖聶衛平一頓能吃一百個餃子,簡直要把我們這些人嚇傻了!一百個餃子,少說也有一大半臉盆吧,看著他個子也不大,難道北方人真的都是大胃王嗎?

我們這裡一般不產小麥,所以對面食從來就不感冒,吃飯了嗎?絕對只指米飯,不會指麵食。誰家要是過年只吃餃子或麵條,怕是要被笑死了,那麼窮啊,飯都沒得吃?走親戚如果只蹭得碗麵或幾個餃子,那絕對是被當成窮親戚被打發了,因為麵食只是當點心,偶爾裹腹當佐食而已。

我們過年吃什麼?就算是當年物質匱乏的年代,叫花子都有個三十夜,沒有四盤八碗,雞鴨魚肉,在正月十五前就斷了葷腥,那就是非常的窮苦人家了。那時,家家戶戶都是四門大開,端著碗串了整條街、家家檢查的大有人在,哪家吃了啥誰都瞞不住誰。一年到頭,忙的就是年夜飯,過年時,誰都會拍著肚皮,誇張的說,油水太重,吃不下了!


雲卷飛山


過年吃水餃,這已成為一種習俗文化,你認為別的美味可以代替嗎?

過年吃水餃(實際上已包涵著蒸餃子,炸餃子)這不但是一種習俗文化,而且是二千多年傳承下來的一種古老文明的中華美吃文化及禮儀文化和中醫學文化。小編這麼說,當然有它的歷史背景,如果不說,國人吃餃子真的是吃不知其味。

在中國人的飲食歷史中,每逢五月初五吃粽子是為紀念民族英雄屈原,而吃餃子則是紀念‘’醫聖張仲景"施捨‘’祛寒嬌耳湯"之恩。據傳說,東漢末年,張仲景(約公元150——219年,名機,字仲景,東漢南陽涅縣人,今河南省鄧州市穰東鎮張寨村人,東漢末年著名醫學家,被後人尊為醫聖。他寫有傳世鉅著《傷寒雜病論》。他確立的辯證論治原則,是中醫的靈魂所在。)在返鄉途中,見很多窮苦百姓忍餓受寒,耳朵都生了凍瘡,於是發明了"祛寒嬌耳湯‘’。他把羊肉、辣椒和一些去寒藥材放在鍋裡煮熬,煮好後再把這些東西撈出來切碎,用麵包成耳朵狀的‘’嬌耳",下鍋煮熟後分給病人吃用。人們吃了"嬌耳"和喝了"祛寒湯‘’,感到渾身暖和,兩耳發熱,十天後,人們凍傷的耳朵全部好了。為了紀念這名舍藥救人的‘’醫聖‘’,在每年冬至至春節,都模仿‘’嬌耳",用麵粉做出"嬌耳",也就是現在的餃子吃用,以預防凍瘡。從那時候起,冬至至春節吃餃子就一直流傳下,至今將近二仟年的歷史。在我國人民享受餃子的文化發展中,人們不只當作飲吃,而且當作待人接客的外交文化,當親戚朋友或貴客來臨時,必以餃子相待,以顯示主人對客人的尊重和熱情。

餃子文化經過一千多年的演繹變化,人們創造了很豐富的並富有寄意的餃子餡的配製配方。比如:羊肉餡——發洋財之意。豬肉餡——住財之意。魚肉餡——餘財之意。韭菜餡——久財之意。芹菜餡——勤勞發財之意。酸菜餡——算財之意。白菜餡——發百財之意等等,名目繁多,豐富多采。

從上面我們可以自豪地說,餃子文化是中華文明獨有的民族文化,他沉澱著深厚的民族文化的基因,不管任何時代,作為中華民族的美吃文化,是任何東西都不可代替的。

希望上面提供的能給大家美好的中華美吃文化享受,不足之處請大家能夠加以補充,以繼續傳承我們中華民族優良的美食文化傳統。











鄧工280


過年各處歷來都是吃最好的美食。各處的風俗不同,吃的東西大不相同。北方最喜歡的是吃餃子,餃子成了北方人最喜歡的大歺,因此,他們過年的時候都是包餃子,煮餃子,一家人團團圓圓吃餃子就是最美好的享受。





他們的飲食比較簡單,也好籌備,有時候全村人在門口雪地裡包餃子,大傢伙一起動手,其樂融融。


那麼南方人過年就複雜得多,各家的菜品特色烹飪繁多:雞、鴨、魚、肉、海產品、做的成品有多少種,數不勝數,一張桌子擺滿各種菜餚,市場上有的桌子上都有,而且,邊吃邊換菜,很少有家庭桌子上餃子。南方人的美味太多了,餃子是不可比的,有些家庭偶爾包點餃子當晩餐,它不是主角。

因此過年吃餃子是北方的習俗文化,南方人的生活真是豐富多彩,品種繁多。因此在春節的飯桌上的區別是很大的。不過,現在的南,北方的生活也逐漸融匯貫通了,南方人也開始吃北方的餃子,北方人也開始吃南方人的,燒、炒,烹、炸、蒸,溜,三鮮等菜品了。


崑崙之柏


如今,餃子是我們北方已成為春節不可缺少的食品,究其原因:一是餃子形如元寶。人們在春節吃餃子取“招財進寶”之音,二是餃子有餡,便於人們把各種吉祥的東西包到餡裡,以寄託人們對新的一年的祈望。民間春節吃餃子的習俗在明清時已有相當盛行。餃子一般要在年三十晚上12點以前包好,待到半夜子時吃,這時正是農曆正月初一的伊始,吃餃子取“更歲交子”之意,“子”為“子時”,交與“餃”諧音,有“喜慶團圓”和“吉祥如意”的意思。餃子成為春節不可缺少的節目食品,究其原因:一是餃子形如元寶。人們在春節吃餃子取“招財進寶”之音,二是餃子有餡,便於人們把各種吉祥的東西包到餡裡,以寄託人們對新的一年的祈望。

在北方,過年吃水餃,已成為我們這裡的一種習俗,大年三十晚上全家人團聚在一起包餃子,邊包邊說,其樂融融。餃子餡兒有得是有精肉白菜和各種調料組成,有的是雞蛋韭菜蝦仁組成,俗稱三鮮餃子。煮好了盛到碗裡,香味特別誘人。即使吃不了多少,也要做,因為要的就是這種年味風情。其它的美食再好也抵不過餃子,只有餃子才稱得上是年三十大餐的主角。大年三十吃餃子餃子,早已深入人心。若換成其他食品來代替,我想誰都不願意改變。我的想法和其他網友一樣,餃子是任何美味也替代不了它的位置。

有餃子才有北方特有的年味。





往事如歌99518


食水餃應該是北方人以前或現在的主食方式,一和粉搓好麵皮,白菜豬肉剁粒一伴一包一煮就可以食,加上粗麵條,都是平時主食了,過年三十一定餃子的,不過近十幾年受粵菜影響太大,去北京旅遊,見到都是各種北京改良式炒炆燉了,發生巨大變化。

餃子給我們廣州人印象都是北方蒙古人傳下來主食,傳聞是東漢著各醫師張仲景發明的營養食品,其實是可以有各種麵皮各種餡的,我住的廣州海珠中路以前舊兒童戲院,現在郵票紙幣交易中心旁邊一間餃子店就是滿族人開的,百分之一百正宗廣州人了,他們這些東北人種在廣州三百多年,比廣州人還廣州人,還有幾十萬回族人,全同化了,這間店玉米餃韭菜餃韭王餃冬菇肉餃最有名,十幾人不停包,人們排隊買,他們選料新鮮最好食,廣州任何一間菜市場餃子都比不上他們店,得閒嚐鮮換口味食他們店餃子吧。

廣州過年其實過年有炸油角的,用水餃麵皮包炒花生碎椰絲白糖芝麻醬一炸好食到飛起,等於炸餃了,還有茶樓著名的蝦餃同大隻肉餡湯水餃,都不錯的。

哦漏寫了最重要比較,廣州人年三十食團圓飯,一定要有白切雞燒鵝燒肉叉燒這幾樣中國人最古老烹調做法的食物,還一定要有一個幹蠔髮菜燒肉冬菇蝦仁做的過年發財菜,一定還要有個炒青菜,一煲豬板骨豬碾白菜乾木薯冬菇章魚乾瑤柱雞腎燉的老火湯,現在經濟好了,北方個個地方過年飯都是十幾二十個菜,餃子只是其中一種講意頭喜慶食物。


嘉哥64


三十晚上吃餃子,是北方百姓的一種習俗,更是一種文化,這種習俗,是其他食物不能代替的,體現出,百姓對未來的美好,幸福生活的憧憬,不過,這個習俗也有不可取的地方,比如,過去有的家庭會在餃子裡放入硬幣,認為誰吃到硬幣,誰就會在新的一年獲得好運,首先,這樣做不太衛生,也不安全,大過節的萬一因此發生什麼危險就不好了。另外,寓意有點狹隘,如果祝福好運,就讓全家都得到祝福不是更好嗎?最近這些年,我週週已經沒有在餃子裡放硬幣的習慣了,不知道其他地方還有沒有這個習慣?


柳生飄雪


過年吃水餃,已是中國廣大北方地區的生活習慣,也是一種飲食文化。

北方人說,“餃子下酒,越吃越有”,過年吃餃子,象徵著團圓、喜慶、財富、吉祥。

在從前,家裡再窮,過年也要吃一頓白麵餃子,就如歌劇《白毛女》中楊白勞唱道:賣豆腐攢下了幾個錢,集市裡稱下了二斤面,帶回家去包餃子,歡歡喜喜過個年。可見,過年吃餃子這種民俗在老百姓心中的重要性。

在當下,人們的生活水平有極大的提高,過年吃團圓飯除了上餃子,更是增加了很多精美佳餚,各種山珍海味也進入了尋常百姓家的團年飯,過年必吃餃子,似乎已成為了一種儀式感和一種民俗文化。


手機用戶1味覺世家


過年吃水餃這是北方人的習俗,南方吃年飯必定是一大桌子菜。我早些年,年三十晚上守歲,才會一邊看春晚一邊包餃子,過十二點後吃餃子。十二點是子時,交子交子,諧音餃子。沒吃完的初一早上吃,餃子象徵元寶,新年第一天吃餃子預示財運好。


雪蓮花157834530


過年吃水餃,是北方地區人們延續了多年的民俗文化,改是改不了的,也不會被其他美味食物代替。其實,既沒有改的必要,也沒有被代替的理由。

所謂民俗,是人們在長期的生活過程中形成的,大家普遍接受並且已經變為一種習慣的文化。

餃子不但好吃,更重要的是餃子製作的過程。包餃子可以很多人一起參與,從剁餡、和麵、擀麵皮,直到包餃子、煮餃子,大家齊心協力,各自分工,說說笑笑,一邊做一邊聊天,充滿著歡樂、祥和、融洽的氣氛,不是一般的吃法能夠做到的。尤其過年的時候,家裡人不管多遠都回來了,聚在一起,更增添了許多的年味。

要說餃子好吃,一定是全程手工製作的,才體現出它獨有的價值;自己親手做出來的食物,吃起來不一樣的味道,不一樣的感覺,不一樣的體驗,男女老少齊參與,可以包出各自不同的花色和樣式,特別有家的感覺和味道。

過年,你們那裡也吃餃子嗎?是買現成的還是自己親手包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